“两学一做”常态化体境下学风制度化建构逻辑

2017-03-08 10:04凌德政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制度化学风两学一做

凌德政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合肥 230031)

2016年2月以来,我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简称“两学一做”)。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1]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必然举措。现实中,真正落实好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然要强化学风建设,二者相互辅成,价值取向一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没有学风制度化建设,就难以保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本文就此语境探讨学风制度化构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2]关系着思想基本原则,被毛泽东称为“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党一贯重视学风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是党抓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牵引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作风建设切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把学风建设作为党的自身建设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党员和干部学习教育体制机制,使全党学风建设呈现出新的局面。但学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软实力,既不管戴帽子,又不管进笼子、摘帽子,不是一劳永逸的,具有反复性。为保障全党大兴学习之风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必须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

1 学风制度化建构的价值考量

学风制度化,就是将一些个别的、不固定的学风建设好的做法、成功经验,用制度方式规范固化下来,形成普遍、长期遵循的刚性约束力,从根本上解决学风问题。学风是人们对待学习、思考、践行的一贯态度和风气,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党风、政风和作风的一个写照。毛泽东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3]。“在哲学上,学风是认识论问题。对一个政党来说,学风是思想路线问题,反映着党的理论自觉程度,反映着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反映着党的精神面貌。”[4]“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中的学风制度化建设,不仅要解决所有党员和干部重视学习日常化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学习内容指向化,更要解决学习目标要求价值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建立一整套合理、适度、适用的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1.1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能延续政党生命力重视学风建设是我们党不断致胜的传承法宝,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支撑。改进党的作风必先改良学风,学风是前提,休戚相关。党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阶段,都严格规范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接受知识、理论、文化滋养熏陶。实践中,正反经验都证明,党的各项事业发展与否与学风建设成正向关系。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5]延安时期,整风运动的核心内容就是整顿学风和文风,为党的后期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石。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们党高举实事求是的思想旗帜,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强调“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学风问题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3]将“勤奋好学、学以致用”[7]摆住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改良之首位,作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定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学风问题看作执政党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在认识上、思想上、方法上,把学风建设融入到作风整顿、世界观改造、实际工作成效中,致力于常态化、长效化学风制度建设。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制定更加具体的学习操作规定和标准,做到细化、实化、量化、制度化,对学习进行一场深刻革命。基于学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弹性问题,唯有建章立制,将党内学习教育要求刚化成纪律、规矩,才能真正让党员和干部真学、学真、学做内化为信念、外化养成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持续积累风清气正的强大正能量,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2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能稳固国家昌盛力学风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进程。新常态下的中国,面对国内外、党内外的风云变幻,需要攻克的体制机制痼疾很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兼顾的利益也很多,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许多新生事物永远是“未知远大于已知”,“本领恐慌”问题是变化中不变的问题。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的必然要求,全党必须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在学习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推动改革实现目标的本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8]实践证明,只有构建学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把优良学风以制度方式固化下来,方能保障良好学风常态、长效。

1.3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能提升干部治理力学风制度化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加强党员干部学风建设与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统一的,干部队伍的学风状况,学习态度、水平的高低是与党执政能力水平成正向关系。新常态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落地生根,在某种层面上,在于抓学风建设的成效,在于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思想政治基础工程建设的力度。新局势下,客观上对广大党员和干部在把握政治方向、执政智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充分借鉴与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创新、集成党的理论成果,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党只有不断健全机制,端正学风,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使党员和干部方向明确,立场坚定,放宽视野,提高素养,有能力化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1.4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能锤炼党员修为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体境下抓党的学风建设,更要以讲政治、讲规矩、讲党性为基本遵循,力求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自觉垂范,修炼党志,“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9]学风问题不仅事关党员干部个人的素质能力、成败得失,也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党性问题。一个党员干部学风纯正,必然学习态度端正,理论素养、干事创业水平必然有所提高。学习是件修身养性的事,一个党员干部能静得下来读马列经典原著,必然能提升个人修为,识时适势,明辨是非,把握大局。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方会有真本事、真才学、好品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品正,人品、政品才能正。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必须用制度的方式巩固下来,形成惯常模式,使党内注重学习、调研、创新、实践蔚然成风,进而在良好的氛围中塑造灵魂、提升党性。

2 学风制度化建构的原则遵循

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体境下,推进学风制度化建设,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把握,必须围绕目标要求遵循一些原则推动党内学习常规化、思想化、高质化。

2.1坚持政治性原则加强党的学风制度化建设,必须围绕党的建设抓学习,把党性纪律规矩放在首位,党员和干部要秉承姓党信条,为信仰而学,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学。杜绝学习形式化、庸俗化、随意化,党员和干部讲学习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学习理论和弘扬学风是二位一体的。”[10]通过学习教育实践的持续推进,有目标有计划指导引领学,规定内容规范平台载体规约考核评价,再针对性结合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和工作实际团队学和自觉自主学,形成真正意义上学习型组织,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风,在学习中增强意志,培养党的意识。对党员和干部而言,学习是政治任务、政治责任,也是个人情趣、生活品味的标志。

2.2坚持科学性原则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必须讲科学,探寻科学方法,探寻学习教育的规律。“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8]这需要我们以科学精神和原则对待学习,改进学风。在学习上广博精深、兼收并蓄,原原本本地学,融会贯通地学,带着问题学。要向书本学,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好致胜的看家本领,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要放低姿态尊群众为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望闻问切,捕捉事物的本质,推进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使学习成果有效的转化为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

2.3坚持时代性原则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针对时弊,必须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趋势,学习必须与时代前沿发展相适应。坚持目标、效果导向,明确党员干部学习的目标任务,改进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努力学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克服“知识饥渴”、“本领恐慌”和“精神缺钙”,不断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学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素质、工作业务水平,努力做一个有学问、有素养、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的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

2.4坚持创新性原则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学习教育工程,不仅倡导学习,更倡导学习创新。在学习教育常态化中,党员和干部要不断创新其学习理念、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等。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真学、实学、学有成效,内容上紧跟时代,广学、深学、学有所成,静心研读,补缺补差,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改进学习的方法,要善学,会学,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做法,既坚持运用已有的好做法,又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集体学自我学、网上学网下学、纸上学实践学结合,发挥好示范作用,探讨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形式,努力提升学习效力。

2.5坚持实效性原则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推进党内学习教育常态化,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重在学习,贵在实践。不是为了学而学,搞成形式化、仪式化,学习是为实践服务的,带着实践中的疑问去研学,本着问题、目标、效果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学,围绕改造主客观世界学,学用相长。“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8]学习必须实事求是,制定制度要讲究实效,防止做样子胡差事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学习教育常态化就是要保证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改进谋划工作的思路、改良工作方法的本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党的建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高。

2.6坚持全面性原则加强学风制度化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必须强调党员和干部全面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树立全面学习理念,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要系统全面,在知识结构上不断完善,在理论素养上不断修正,在能力方法上不断改进,自我历练,全面发展,才能适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才能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全员学习理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体必然是党员,必然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党员和干部的身上,尤其是领导干部。追求责成由个体学习→团队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目标,党的良好学风才能蔚然成风。学习不是浅尝辄止,也不会一蹴而就,知识在更新,社会在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干到老,学到老,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习惯。

2.7坚持针对性原则党员和干部的学习教育必须遵循有的放矢,突出针对性原则。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学习主体多元性的需求,力求在党的理论和党性学习主基调下,“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8]。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学习的觉醒性,审时度势,前瞻性的储备知识,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习教育计划制定要有针对性,要有针对性地细化分类,适应不同干部的不同学习要求。党员干部需求共性之外既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又深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等各种条件和规范的影响,从而显示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党员干部行业不同,岗位职责不同,学习的重点、方向、方法等,既要有共性要求,也要有个性特点。要健全需求调研制度,综合考虑事业发展、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科学权重学习计划,合理设置学习教培项目。管理激励要有针对性,越是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干部,越是工作骨干,越要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针对需求有的放矢加强管理和激励。

3 学风制度化建构的技术路线

客观地讲,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持续推进的当前,党员和干部的学风已呈现良好态势,但也还存在着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忽视实际的教条主义,忽视群众的官僚主义,忽视效果的形式主义等问题,究此发生的根源与机理却有通约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缺少匡正学风常态化机制保障。在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机制匡正下的学风,需要各级党组织引领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形成一种正确的对待学习科学理论、对待理论与实际关系的政治立场、观点、态度、方法和行为,并且固化成相对稳定的学习精神与学习氛围,既具有世界观特征,又具有方法论意义,内蕴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外显自觉主动相互感染默化传承的良好风尚,直接彰显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

从我们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学风制度化建设的实践历程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按照体例化(点)→系列化(线)→普及化(面)→常态化(体)→制度化(体系)等主要步骤,依次渐进。

3.1系列化善于把各个地方、组织学习教育好的个体经验连接固化成线形成系列化,为建章立制积累实践依据。在加强学风建设实践中,各级各地各领域党组织在执行中央有关学习教育“规定动作”的同时,也探索出一些各具特色、颇有成效的“自选动作”,加以概括提炼,形成的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为推进学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3.2普及化把线上的做法普及化在面上推广,检验形成规章制度的实践依据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各地各领域党组织情况差异性大,各自在实践中形成的学风建设系列化做法往往是局部的,能否适用于全局,需要实践检验。要把系列化的成功做法在面上推广,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完善,使之普及化,从而具备作为常态化机制制度的基本特质。[11]

3.3常态化把面上的做法以常态化方式固化下来,解决普及做法能否长期坚持的问题。学风常态化制度,重在健全改进,贵在长期坚持,形成长效化。根据以往经验教训,有些具有普遍适用性做法却没有持久性,只能坚持一段时间,因或需要解决许多相关具体问题。要把成功的普及做法常态化,需要在常态化的过程中检验,不断发现影响相关做法得以长期坚持的矛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使之不断完善、长效。[12]

3.4制度化把常态的做法制度化成机制体系,把成功做法、宝贵经验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刚性化,并不断健全改进,形成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长效的问题。[12]通过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看哪些经过实践检验是好的,必须长期坚持;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并上升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哪些需要结合新的情况继续深化。”[9]将常态做法制度化是艰苦细致的过程,必须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坚持因地、因时制宜,有的放矢,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可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遵从党章和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前提,有效衔接党纪国法,从各级各地各领域党委(组织)的实际出发,使学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长期有效,成为鞭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改良学风的不懈动力。

4 学风制度化建设的应然机制

“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9]。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有效防范学风矛盾问题,必须坚持以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风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律学”、“育学”、“督学”、“激学”、“优学”等应然机制,使之相互衔接,形成耦合化的能规约匡正学风的完整闭合圈,使全党有健康的学习生活学习文化学习生态。

4.1应然机制之一:健全“律学”机制事业有成,必是学业有成。学习是党员干部的从政之本,也是基本功。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健全学风他律、自律、律他的养成机制。

一是健全落实好层层“述学”制度。述学是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举措。是党员的都要定期述学,尤其领导干部,既要述职述廉也要述学。向组织述学向群众述学,既向上级述学,也要向下级向同级述学。各级党组织、各个单位、每一个党员都要年前有学习计划,年中有学习小结,年终有学习汇报,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把述学状况作为评价一个党员、一个领导、一个班子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二是健全完善“评学”执行制度。评学是建立在述学基础上的,学的怎么样,最后要有一套评价体系,把学的成果显示出来,并加以运用,作为党员和干部的考核、提拔、升迁的重要依据。评价体系的制定,既要有定量指标,也要有定性分析,与党员干部民主评议、民意测评和个别谈话结合,与思想认知接轨,与工作成绩实效挂钩,做到民主、公开,定期将评学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不仅要对每一个党员进行评学,还得建立一套机制对各级党组织进行评学,这样才能让评学制度执行到位。

三是健全完善“考学”责任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作为党内学习教育组织支撑,应担负起组织学习、考评学习的责任,书记应作为第一责任人全力履行职责。遵循党章,切实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承担起关于党员学习的计划、组织、指导、检查和主持调研等各个事项,打破书记无职无权的误区,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大作用。层层落实责任制,下一级组织定期向上一级组织汇报考学情况,上一级组织要定期对下一级组织学习的规划、内容、措施、进展效果和完成调训情况以及第一负责人在开展理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及个人学习情况进行督查。

4.2应然机制之二:健全“育学”机制提升党员素质与能力,一靠教育,二靠学习。教育培训是一种组织灌输的过程,学习则是主体消化吸收知识思想的过程。教育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发生作用,产生效果。党员干部学习成效如何,取决于对学习的认识、秉持的理念、掌握的方法、养成的习惯和所在组织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13]需要健全的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健全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定期调研、学习教育和培训制度。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替党分忧,报效祖国,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责无旁贷,需要全体党员与时俱进,提升政治修为工作能力水平,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必然选择。党员和干部能够“看齐”,必须充分研读认知认同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显然常态化的严学调训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健全党员和干部思维能力提升的培养制度。思维能力决定工作能力,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1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15]思维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训学和实践,党员干部必须善学善思,以科学思维方法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善做善成。

三是健全知行结合的教培制度。学习教育常态化必然要求党员和干部教育和培训常态化化,必须严肃严格党的生活制度,规范执行每一名党员和领导的集中学习时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严格党校送学制度。充分发挥党的学校培养忠诚于党的干部维护党的英才,党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的主学任务,用好培训资源,丰富载体,创新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理解,让理论深入人心,武装灵魂,养成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习惯。

四是健全训学成绩与组织选用挂钩制度。选用干部虽然不能唯学习论唯分数论,但学习是自我修养和干事创业的前提基础,应当把党员干部每次受训的学习成绩和党性锻炼情况作为选任的凭据,体现组织的鼓励和信任,激励学习的主创性,弘扬好学风传递正能量。

4.3应然机制之三:健全“督学”机制以严格的制度督促学,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政治责任、大局意识,形成既抓党风、作风,又抓学风,既分工又协作的督学体系,以强烈的使命感保证学习制度的落实。[16]各级党委(组织)将加强党员干部学风建设视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对党员干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加以改进,努力形成上级管理、同级制约和广大党员、群众、社会、舆论监督的新格局。

一是健全改善学风的民主监督机制。党的学风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评价权。因学风是里子,作风就是面子,里子不好,面子自然好不了。要有好学风,必须强化监督,健全规范党自体内外各个层面的监督体系,设计好相关的衔接配套制度。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党员的权利也是义务。每一名党员和干部在学习教育中,都要自愿接受监督也要主动监督他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上级党组织的建议,形成党员干部之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良好局面,传递爱学习比学习的正能量,造就党的良好学风生态。

二是健全改善学风的法治保障机制。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注重解决学风问题尤其党内学风问题,国要立法党要立规,激励约束党员和干部的学习教育,端正意识形态,提升治理能力,构成学风养成的法治保障,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凝心聚魂,阔步前进。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构及各级组织要担负起领导、指导和监督责任,发挥组织感召力,形成优化学风的组织保障。

三是健全改善学风的实绩评估倒查机制。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更好的工作,能把党的理论、决策部署在现实中立起来。那么评估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学风是否纯正,就看其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的怎么样,看其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敢于担当,是否积极带动下属养成良好学风,对下属的不端苗头有无及时发现,敢抓敢管,在重大决策时,能依据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就是评价一位干部好学风与否的写照。而且通过实绩衡量评估学风,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纠正,形成一套围绕决策及其落实监督党员和干部端正学风机制。

4.4应然机制之四:健全“激学”机制学习观直接反映党员干部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学习观与学风和领导行为是正向关系,决定着政绩,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树立科学的学风观评价标准。科学的学风观评价标准,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更是对党员干部的个人要求。在考核中要注重考察党员和干部有无学习的意愿、动力、志向、危机意识,有无干事创业的眼光、思路、担当能力水平等。科学的学习观考核指标和标准,应当能反应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全部面貌,有重点但不能偏颇。必须区别“真学”和“潜学”,更加注重前者,避免诱导干部产生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

二是健全学风绩效考核机制。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要有权利激励与义务约束相统一的思想,要有一整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方法,最后效果是形成党内自愿主动积极学的良好氛围。健全的考评体系能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改善考察方法和手段,注重通过考察一些“细节”来了解党员领导干部学风。扩大考核评价民主,特别要注重群众的评价,要搞好上级考评,重视同级考评。把党员和干部学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干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综合分析机制,完善评价结果反馈制度,从而在学风考察中准确识别干部品行,评价干部政绩。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用依据,发挥激励效用。以权利激励与义务约束统一,确保党员干部常在“学习状态”。

三是建立考评结果运用机制。做到评用结合,考评只是手段,目的还是将考评结果落到实处运用。把党员和干部学风是否正派、学习成效等学风考评结果作为单位、组织部门奖励选用的重要依据。把以学风用人标准细化、量化、条文化、刚性化,使党员干部学风正派成为左右物质待遇和政治前途的重要尺度。激励与约束结合,学风良好的干部予以及时正激励,学风较差的干部应及时批评教育鞭策,对于不懂又不学、工作应付、不求进取的干部予以撤换。在用人能上能下上体现出良好的学风导向,把学风建设变成全体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

4.5应然机制之六:健全“优学”机制优良学风能否形成,不仅取决于主体、客体的改变,而且在于环体的优化,需要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学风作保障,必须健全学风环境促进机制。

一是营造促进党员和干部学风优化的经济环境。构筑精神家园是需要物质基础支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新常态下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建设创造了更多载体更好硬环境,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多元化利益价值驱使,腐蚀着一些人的灵魂信念,使之偏离了方向。党员和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集中精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统筹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攻坚克难,带领群众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营造促进党员和干部学风优化的政治生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体境下,构建学风制度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党的建设应然之举,必然能纯粹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养、政治意识,净化政治生态。反之,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会更有利于党员干部学风的锻造,更有利于凝心聚魂。必须通过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完善体制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推动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把优化政治生态与优化学风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在学习中思考工作,在工作中深化学习。

三是营造促进党员干部学风优化的文化环境。优化学风是一项塑魂工程,体现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把道德修养作为对为官者的首位要求。在传统文化力的感召下,无数先辈修身重德,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成为加强党员干部学风建设的思想宝库。新时期,党员干部学风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系统下形成的。党员干部的境界必然来自学识与修养,新常态下,必须秉承文化自信,党员和干部必须注重学习加强自我修炼,提高共产党人的品行修养,锤炼人格情操,在思想领域精神世界达到一种境界,成为有道德魅力道德感召力的党员,真正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好干部,自觉拥护的好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9]全党思想政治行动上的看齐,学习教育就是前提。需要各级组织时刻把学风问题放在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认真对待。学风建设不是虚化的慨念范畴,而是实实在在的党建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学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学风有许多新要求、新期待。需要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9]。“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需要各级党组织在认识上、领导上、机制上、落实上狠下功夫,健全层层责任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合理的制度保障、实用的方法推进党员和干部的学风建设达到新水准,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7-03-29(01).

[2] 习近平.学风关系党的事业成败是重大政治问题[N].人民日报,2008- 11-13(01).

[3]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4] 刘云山.谈谈端正学风[N],学习时报, 2013-04-08(01).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6] 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95.

[7] 胡锦涛.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8]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1).

[9]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22、77、80、78、75.

[10] 李景源.论学风[N].光明日报,1999-01-29(01).

[11] 凌德政. 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刍议[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9):7-12.

[12] 凌德政. 新常态下作风建设制度化向度探析[J].江淮论坛,2016(3):76-81.

[13] 蒋仁勇.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目标关系探析[J].理论探讨, 2015(6):116-120.

[14] 杨升祥.提高领导干部思维能力[N].天津日报,2014-11-03(09).

[15] 杨永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N].学习时报,2014-09-11(01).

[16] 徐业安.学风建设需完善三个机制[N].学习时报,2013-04-17(03).

猜你喜欢
制度化学风两学一做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学风就是质量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