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

2017-03-08 10:04吴兆雪董丽娟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思潮思想大学生

吴兆雪,董丽娟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2.安徽新华学院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合肥 23008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境内,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乃至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产生着重要影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根源在于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精神折射。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急剧变动,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对立关系,反映了人们对种种对立关系的焦虑和两难选择的痛苦。它们观点各异,既有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有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既包含着许多消极、落后和腐朽的东西,也确有一些反映现代科技文明、工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即一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往往同时具有多元性、混合性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他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2]。因此,需要引导大学生对西方社会思潮加以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

1 清醒认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为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重要思想武器。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商业化运作不断推进,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断涌入我国,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已被一些知识精英所青睐。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等思想已对不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西方的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这些消极影响需要引导大学生们去清醒认识。

1.1质疑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弱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与竞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非常尖锐的,斗争的焦点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是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各种敌对势力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图谋,总是企图搞乱我国人民的思想,进而颠覆我国的人民政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已对我国民众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如民主社会主义表面上是鼓吹“自由、公正、团结”,实质上是极力推行改良主义思想,否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历史虚无主义则打着“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揭示历史真相”的旗号,为反动人物翻案,抹黑人民领袖和革命英雄,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主张“告别革命”“宪政民主”“全盘西化”等等。一些“精英人物”对西方“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感兴趣,盲目接受西方的政治主张,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指导思想上误入了歧途。还有各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思潮不断出现,也使一些青年学生感到的困惑和迷茫。

1.2抹黑我国的社会制度,影响大学生崇高理想的树立

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西方政治思潮鼓吹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符合人性的制度,借我国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大肆攻击和抹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建立一种西式的所谓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民主的新社会模式。总有那么一些人时而片面夸大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问题鼓吹“中国崩溃论”,时而又歪曲我国经济和军事发展的目的性鼓吹“中国威胁论”,动摇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后现代主义思潮宣扬理想破灭、主体消解、文化虚无、传统丧失、反本质、反规律等思想理念,还通过电影电视中的滑稽剧嘲笑传统、游戏人生,放弃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终极层面的探索。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理想危机、信仰危机和文化危机,对于大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健康思维的培养,崇高理想的树立,都是极其有害的。

1.3扭曲社会价值观,引发道德失范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反映着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思想意志和利益诉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市场经济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驱动的经济,因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严重影响和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甚至有些领导干部忘了初心,丧失了精神家园,动摇了理想信念,放弃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的追求,把假丑恶的现象视为真善美的东西。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门心思追求个人私利,比消费、比享受、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些人则丧失了社会责任感,跌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为满足个人膨胀的欲望和私利,却导致了集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可见,西方不良的社会思潮的输入,严重扭曲了一些人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4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确定、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多;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的敏感时期,各种深化改革措施必然影响人们的利益格局,必然导致一些人的不理解和不满,甚至导致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这就更需要加强正确思想的引领。但西方社会思潮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思想不断渗透,致使一些民众包括青年学生对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与困惑。特别是有些人鼓吹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借此歪曲和污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动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还有一些所谓民主人士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误导社会舆论,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现代化建设事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严重影响。

西方社会思潮也给青少年教育带来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对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影响。青少年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辨识力和自控力较差。在面对具有迷惑性的多种社会思潮时,往往是非难辨,很容易造成思想和道德上的困惑,产生偏激心理、偏激思想,进而出现过激的言论甚至出现过激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如果青少年的过激行为扩展到社会大众,后果将更为严重。西方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搞“颜色革命”就是首先利用青少年的单纯、无知和偏激,在青少年中灌输西方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发动青少年群体起来和政府对抗,进而引发全社会动乱的。

回顾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就极力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输入“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观。首先,苏联戈尔巴乔夫按照“全人类共同价值”即“普世价值”的新思维改造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结果造成了亡党亡国的悲剧,苏东国家改变了颜色。进入新世纪后,格鲁吉亚爆发了“玫瑰革命”,并迅速波及到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其他独联体国家。2010年底开始的北非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首先就是从突尼斯的一些大学生的抗议活动开始的,迅速波及到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多个国家。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新一轮颜色革命主要围绕中国展开的。如台湾发生了“太阳花学运”,香港发生了以“占中”为标志的“雨伞革命”[3],2011年一度在内地尝试的“中国茉莉花革命”,2014年境外策动准备和计划在内地实施的“天下围城”行动,都指明了“颜色革命”最终是针对大陆中国的。

观史可以照今。从戈尔巴乔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到当代中国一些人鼓吹的“普世价值”,不能不让善良的人们警醒。大量事实证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戴着“普世价值”的面具,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大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推翻不符合其意愿和利益的国家政府。我国那些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当作“普世价值”,并使劲加以鼓吹的人,正好适应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需要。对于这种按照西方普世价值观来影响我国青年学生群体,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企图,需要引导我国大学生提高警觉。

2 客观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4]。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我们既要引导大学生从本质上、整体上认识到,这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又要引导大学生辨别、吸收和借鉴其中所包含的有益成果,发挥它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积极影响。

2.1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关注现实、理性思考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内容非常广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宗教、哲学、生态等各个方面。如全球化思潮、信息化思潮、生态学理论等,是以全球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研究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探测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思考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是从具体的视角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索改革的方案和对策,试图解决现实问题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是从价值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和反思善与恶、美与丑、公平与正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进行质疑和颠覆的。分析这些思潮的有益内容,有利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拓宽分析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当前的各种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进行多向度的理性思考。

2.2有助于大学生增进现代意识,树立现代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信息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现代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思想文化是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这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传入我国,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互动,有利于我们提高比较鉴别能力,借鉴世界各国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为人们转变观念、创新理论和建设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传入我国的西方社会思潮,如人本主义思潮、生态文化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人权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其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对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观念、知识经济观念、民主法治观念、科学发展观念、生态保护观念、效率效益观念、均衡发展观念、绿色生产与消费观念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3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感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向世界各国传播资本主义文化信息,极力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并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明给予曲解和妖魔化,这种状况激起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愤慨和不满。由此,产生了拒斥和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追求和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强调本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积极价值的民族主义社会思潮;产生了意在通过揭露西方殖民者对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的歪曲,强调在文化领域里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和平共处重要性的后殖民主义思潮。引导大学生认识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所激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强烈不满,以及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我国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3 理性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互动不断加深。西方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也以不可阻挡之势涌入我国,深刻影响了我国各社会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构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理性应对。既不能如临大敌,也不能掉以轻心;既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中国已经从“追赶”西方、“平视”西方进入到“超越”西方的时代,我们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要有更强的自信,对待西方的思想文化也要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理性平和、多元包容的大国心态。我们应坚定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既要辨别各种思潮的政治方向,又要分析各种思潮的理论正误,还要研究每种思潮在我国流行的客观条件;既要坚决抵制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又要认真吸取其中的有益内容。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5]只有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去正确对待各类西方社会思潮,才能真正做到洋为中用,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1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思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体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真理。缺乏这“四个自信”,就会出现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面前人云亦云,甚至唯西方思潮的马首是瞻,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改造中国的现象。坚定“四个自信”是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理性应对西方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定海神针。

3.2坚持和而不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江泽民曾指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6]对于国外社会思潮,我们应肯定其平等存在权利,鼓励多种文化价值观求同存异、互学互补的良性交流。当代国外各种社会思潮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提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借鉴,有利于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4]。引导大学生把国外文化及社会思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3.3坚持阶级分析,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其政治指向性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将长期存在,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也不可能改变,对此要使大学生有清醒的认识。西方社会思潮总是反映西方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但它打出的旗号则往往是所谓追求民主、尊重选民、捍卫人权、捍卫人类共同利益等冠冕堂皇的词句,很能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从根本上认清各种社会思潮所包含的政治涵义和阶级实质,从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给予符合其本来面目的评价。

3.4坚持吸收优秀文明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对于西方社会思潮,既要看到其在总体上、根本上存在错误,又要看到其在局部上有合理之处,只有认真对待,科学分析,才能发现和抵制错误倾向,防止和消除消极后果,发挥其积极作用,并用以提升自己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学术研究中应鼓励百家争鸣,允许有不同观点的讨论、比较和交锋,在平等的对话与论辩中搞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在政治上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企图,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反对。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已在我国广泛广播,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它们,可以将其为我所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2).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吴兆雪,叶政等.利益分化格局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138.

[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6]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3-534.

猜你喜欢
思潮思想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