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佩琴吴红梅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河北 承德 067000)
民族团结视角下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御制诗联品评
于佩琴1吴红梅2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河北 承德 067000)
康乾时期,清政府在承德修建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塞北承德地处北京与蒙古之间,气候凉爽,在此地创建避暑山庄,便于清帝与北方众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往来。康乾时期清政府以山庄为基地,频繁接见、宴赏众少数民族首领,以怀柔结好蒙藏贵族,在山庄周围修建了众多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庙,满足来山庄朝觐的蒙古贵族瞻仰与拜佛的宗教愿望,密切了清政府与蒙藏等少数民族上层的关系,巩固了边疆的安宁与稳定,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康熙与乾隆皇帝,他们在驻跸山庄处理民族事务之余,撰写了许多与此相关的御制诗联。从民族团结的视角品读这些诗联,可以感受到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在清初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避暑山庄;外八庙;民族团结;稳定边疆
康乾时期,清政府在承德修建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塞北承德地处北京与蒙古之间,气候凉爽,在此地创建避暑山庄,便于清帝与北方众少数民族上层往来。康乾时期清政府以山庄为基地,频繁接见、宴赏众少数民族首领,以怀柔结好蒙藏贵族,在山庄周围修建了众多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庙,满足来山庄朝觐的蒙古贵族瞻仰与拜佛的宗教愿望,密切了清政府与蒙藏等少数民族上层的关系,巩固了边疆的安宁与稳定,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康熙与乾隆皇帝,他们在驻跸山庄处理民族事务之余,撰写了许多与此相关的御制诗联。从民族团结的视角,品读这些诗联,可以感受到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在清初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清政府与蒙藏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其中与蒙古王公贵族和西藏宗教领袖的交往表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结好蒙古上层人物,密切了清政府与蒙古各部落的关系。在清代众多的民族关系中,满蒙关系占据重要位置。虽然清政府最早与漠南蒙古结盟,但清初漠北、漠西蒙古部落之间还经常因土地、汗位等问题而不断发生纷争,对蒙古诸部还未实现有效的管辖与治理。清政府深知,要使蒙古成为我国北部边防的屏障,必须要笼络蒙古贵族上层人物,经常保持与他们的往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好感情。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兴建,为蒙古贵族“围班”朝觐,提供了适宜便利的场所。由于关内气候湿热,北方民族惧怕染痘,清政府为了扫除少数民族的思想障碍,制定了“围班”制,即未经出痘的人员,可在每年秋季到避暑山庄朝觐,并随同围猎。康乾时期,清帝每年到山庄来,主动与北方边疆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交往,而蒙古王公,更是络绎不绝,来到山庄觐见皇帝。清政府对朝觐的蒙古贵族则十分礼遇,赐宴款待,赏给丰厚的礼品。
这些在清帝御制诗中都有反映,乾隆皇帝所作《流杯亭小宴都尔伯特亲王策凌等》《宴都尔伯特亲王策凌乌巴什等于万树园诗以纪事》等诗作,分别叙写了乾隆帝在避暑山庄设宴赏赐蒙古诸部亲王、策凌、台吉、使臣的情形。如乾隆皇帝所作《流杯亭小宴都尔伯特亲王策凌等》,这首七言律诗叙写了乾隆帝在避暑山庄设宴赏赐蒙古诸部亲王、策凌、台吉、使臣的情形。乾隆十九年(1754),都尔伯特亲王策凌等人来到山庄,乾隆多次在山庄宴请他们。诗中写道:“宛转清流绕石渠,羽觞小宴欵康居。呼前手赐笑言接,喜可身循礼法初。荒略从来事杯饮,顷城那解饰虚誉。裹蹄锦段颁中禁,满载归教艳拂庐。[1]卷二十三·徕远一从这首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清政府与蒙古贵族之间的交往十分亲密,气氛融洽,彼此建立了亲密无间的感情。
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乾隆皇帝在山庄接见、封赏来自蒙古都尔伯特部的三策凌。亲王策凌通过接触,了解到准噶尔部的内部矛盾,为清政府铲除割据分裂势力做好准备。为欢迎三策凌的归顺,乾隆在山庄万树园举行盛大宴会,乾隆作诗以纪事。“万树参天焕曙霞,穹庐酒醴乐柔遐。熏风五月偏含爽,湛露三巡共拜嘉。天与人归宁可拒,茅分爵锡应自加。征召应律欢情恰,试听编钟设虞牙。渠搜何必镇天骄,来贺顷诚不惮遥。外厩马为中厩献,新宾人并旧宾邀。鑺鍝自可随方俗,冠服同教式本朝。避暑匪今廑惠远,千秋家法仰仁尧。”[1]卷二十三·徕远一乾隆朝不断有蒙古部落贵族归附,在山庄的这种宴赏也成为后来欢迎蒙古首领的惯例。从诗中看到朝廷对归顺的蒙古贵族,态度友好真诚,蒙古贵族也像亲人一样融入到这个大家庭。
第二,结好西藏宗教领袖,“以一众志”。清政府在山庄不仅与蒙古诸部频繁交往,还十分重视与西藏宗教领袖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清政府与西藏地区的友好关系,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联系与管辖。
康熙、雍正、乾隆执政时期,在西藏、内蒙等地区先后册封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章嘉等一大批国师、禅师、呼图克图。这些宗教领袖人物,在当地具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宗教权威,受到朝廷与民众极大的尊崇。清政府将地处塞外的避暑山庄作为第二个政治中心,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辉煌的藏传佛教寺庙群,使塞外承德也成为了清政府处理民族事务的宗教中心。
从五世达赖进京朝见顺治皇帝到六世班禅赴承德为乾隆祝寿,西藏宗教领袖对清王朝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顺治帝是以“敦请”形式召达赖进京,六世班禅则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来京”,六世班禅来承反映了清政府与西藏地区的关系日益紧密。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以西藏政教领袖的身份,来山庄为乾隆祝寿,表达了西藏各族人民对清中央政府的敬仰。六世班禅是八世达赖的老师,佛教造诣很深。乾隆按照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来京觐见顺治皇帝,在北京修建西黄寺的先例,决定仿六世班禅在西藏后藏日喀则的住所——札什伦布寺的形制修建此庙,作为班禅驻锡之地。班禅抵达承德,乾隆在山庄举行了隆重的朝拜大典。接见仪式完毕,乾隆帝即兴赋诗抒怀:“祝釐远至鬯宗风,三接欣於避暑宫。敬一人而千万悦,垂名册亦乃予同。雪山青海胥增忭,色罽精金许献衷。初见宛然旧相识,本来如是匪神通。”[1]卷二十四·徕远二六世班禅跋涉二万里来到承德,为乾隆皇帝祝七十岁万寿,乾隆三次派员迎接班禅,并赏赐金顶御轿,金丝袈裟等。六世班禅是黄教德高望重的领袖,深受藏族同胞和蒙古贵族的敬仰,乾隆尊重他,藏族、蒙古族及各少数民族无不欢欣鼓舞,影响巨大。为迎接他的到来,乾隆还特意学习了藏语。对乾隆皇帝,班禅更为崇敬,朝觐祝寿,献吉祥哈达,行跪拜礼恭请圣安,乾隆亲自扶起,并用藏语问安。与班禅初次见面,就像老相识一样,感觉很神通。清政府与西藏上层人物的关系日益紧密,六世班禅在西方殖民主义者企图入侵西藏的情况下,为促进多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历史贡献。
六世班禅在热河行宫的四十天里,每天率众僧为乾隆皇帝诵经祈福,乾隆帝多次亲率太子与公主到行宫看望班禅大师,并多次隆重设宴款待,为其多次举行了盛大的蒙古包宴及隆重的宗教活动,厚礼相待。乾隆在《于万树园宴班禅额尔德尼成什纪事》记载了班禅朝拜清帝御容的情景:“圣僧永佑小栖迟,神御巍临欲觐时。今佛云当拜古佛,古时希有见今时。旧藩新部益生敬,设席承筐共受釐。中外一家逮葱岭,大清万载巩天禧。”[1]卷二十四·徕远二清朝典制规定:喇嘛入觐,惟令跪,不受其拜。“今佛云当拜古佛”表达了班禅对此的态度,他认为:“此古佛,宜行拜礼。”班禅到永佑寺御蓉楼跪拜此处供奉的康熙、雍正画像。乾隆认为班禅对清帝的敬诚之心实在可嘉,这是吉祥盛世的象征。这首诗表达了西藏政教领袖对清帝的尊崇与敬仰。
六世班禅在承期间,主持了许多佛教活动,为各少数民族王公、满蒙大臣、皇室宗亲摸顶祈福。可以说,班禅东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反映了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清政府对班禅、达赖两大喇嘛,皆尽心尊崇笼络,效果显著,两大喇嘛都竭尽全力维护祖国统一,听从清政府的命令。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建立,不仅密切了与蒙藏等上层人物的往来,而且还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康熙初年,清王朝面临险峻复杂的政治局势,具有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果断平定了南明的反抗和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及时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了北部、西部和西南边防。为巩固北部边疆,康熙帝开始北巡、举木兰秋狝、兴建避暑山庄。对蒙古采取抚绥政策,铲除准噶尔分裂势力,抵御了严重威胁我国边疆安宁的沙俄帝国主义入侵。清帝北巡与避暑山庄的营建,使清政府政治上达到了绥抚蒙古、安定北疆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山庄的兴建具有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
玄烨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巡幸塞外,出古北口时作《古戍三绝》,抒发了渴望边疆安宁、各民族和平统一的愿望。“隐隐山头皆古戍,中原民力尽边城。曾闲父老经年战,回首生灵血泪盈。”“金瓯永固识人和,万里烽烟发兴多。设使山林有暗晓,更须太息论如何!”“旧日山中罢马叹,今时避暑乐清风。穷兵岂若为观德,仁义无私八表同。”[1]卷二·天章二古人修筑长城、戍武守备,目的是防止与边疆的众少数民族发生冲突,然而,尽管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但是争战还是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康熙对待众少数民族的态度,与以往的你这不同,既反对采取修筑长城的军事隔离政策,也不赞成以武力为主进行征服。在康熙看来,结好怀柔蒙古民族,既能团结少数民族,又可以北部边疆的蒙古民族为屏障,抵御沙皇俄国的入侵,实现清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康熙“怀柔远人”的民族思想及其政策,收到了卓著成效,促进了边疆的安宁与稳定。
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连续对沙俄作战,在击败沙俄入侵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康熙二十九至三十七年(1690-1697),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平叛后实施了对蒙古诸部落的管辖与治理,巩固了北部边疆。“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1]卷二十六·行宫二遥远的北部边疆,战争停息了。临近山庄之南,紧挨着佳美的沟壑。“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笳。”[1]卷二十六·行宫二前朝古人靠武力镇守边疆,烽烟不熄。如今兵卒不吹军号,边疆的战争停息了。大清帝国的边境,因战争停息而呈现出稳定的局面。这些记载,表明创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避暑山庄,正值大清王朝边疆稳定时期。
山庄建立以后清帝每年在此频繁接见蒙藏上层人物,朝廷与少数民族民族上层的友好关系波及到边疆地区的广大民众,他们崇敬皇帝、心系朝廷、向往和平统一的安定生活。此时边疆地区出现了和平稳定的局面,百姓安居乐业,特别是蒙古诸部,臣服于大清帝国,并且十分敬重当朝皇帝。每次清帝出巡行围,附近数百里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和牧民,携带全家妇孺,赶着牛羊驮马,在围场附近设帐驻居或随同行围,或等待召见。康熙二十年,玄烨出喜峰口巡视察塞外,曾在拜察、和尔和、乌兰冈安(皆蒙语地名)等处停留,四月二十二日曾赏赐和宴请来朝见的蒙古各部的首领及其属下。“龙沙张宴塞云收,帐外连营散酒筹。万里车书皆属国,一时剑佩列通侯。天高大漠围青嶂,日午微风动綵斿。声教无私疆域远,省方随处示怀柔”。[1]卷十三·巡典一这首七言律诗,表现了北部边疆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欢乐气氛。
康熙亲政以后,经过南征北战,巩固边疆,消除割据,实现国家稳定和统一。在征战的过程中,这位精明的皇帝,深知发展经济、改善财政收入,及至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均离不开农业。康熙深知要维护边疆的稳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开发荒地,发展农业。因此,在巡幸塞外期间,不忘沿途了解下层民众的生活习俗,教养蒙古民众,当他看到塞外可开垦的土地很多,而蒙古族有不善于耕种,于是征集东北及关内无地无业的贫民来塞外垦殖,鼓力蒙古牧民从事农业种植,解决牧民的粮食短缺问题。玄烨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七月甲辰出古北口,奉皇太后往盛京(今沈阳)祭陵。看到设屯耕种初见成效十分欣喜而写成这首五言古诗,并表示要坚持施行这种屯田办法。《口外设屯耕植聚落渐成》“沿边旷地多,弃置良非策。年来设屯聚,教以分阡陌。春夏耕耨勤,秋冬有畜積。霜浓早收黍,暄迟晚刈麦。土固有肥硗,人力变荒瘠。山下出流泉,屋后树豚栅。行之无倦弛,定能增户籍。古来王者治,恐亦无以易。”[2]3这首诗表达了康熙关心百姓、关心生产,希望大清帝国兴旺发达的思想感情。历史经验,使他认识到国以民为本,如果不关心民生,不重视农业,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是难以持久的。作为大清皇帝,为改善牧民生活的一片良苦用心及其“以民为本”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为促进国家统一和稳定所发挥的作用。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建立,不仅密切了与蒙藏等上层人物的往来,维护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而且还促进了热河地方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内地与边疆民族人民和睦相处。
清政府是以少数民族满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具有宏伟抱负的康乾二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民族的团结,清帝把山庄作为联络各少数民族的中心。“车书恒此会遐方”[1]卷二十六·行宫二,“车同轨,书同文”,充分表达了希望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美好愿望,表明清政府对稳定国内诸民族友好关系的高度重视。因此,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是他政治抱负中的重要内容。
由热河行宫到避暑山庄的发展过程,使承德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略之地,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行政地区,这在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热河行宫兴建之初,这里本来是蒙古族牧马场,人口稀少,随着避暑山庄的兴建与发展,这里成为清政府的第二政治中心,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城镇的规模已初步形成,人口也由原来少量的蒙古族而逐渐形成满、蒙、汉、回多民族聚集的超过几万人口城镇。“春归鱼出浪,秋敛雁横沙。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土厚登双谷,泉甘剖翠瓜。”[1]卷二十六·行宫二表面看是在赞颂避暑山庄,实际上是含有康熙发展农业、繁荣经济的理想成份的。“生理农商事,聚民至万家。”[1]卷二十六·行宫二老百姓各自都有谋生之道,农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
清帝兴建避暑山庄的举措,不仅使这里成为清政府的第二政治中心,而且还推动了口外移民,促进了热河的开发与经济繁荣,呈现出满蒙汉回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大好局面。乾隆十四年(1749)秋,弘历有感于皇祖父爱民育民恩情之深远,成诗三首,叙写了游览热河街市的一片兴旺景象。“万家烟火较前增,丼邑纷添有卖蒸。可识圣人弘爱育,山庄小试有明征。”“避赋避灾离里閈,垦原垦隰艺桑麻。惭无为养因无禁,中外由来久一家。”“蚩眩喧闻列肆声,高楼纵目玉旻清。有秋市物翻增价,近利人言却至情。”[2]186以前热河有万家灯火,如今已大大超过,街市上挤满了做生意的人。这些可以看作皇祖父爱育百姓弘大之心的标志,只要到山庄一看就会发现这些明显的特征。表现了热河人口迅速增加,商业发展,市场繁荣的景象。为逃避赋税和灾荒,山东、山西的移民来到热河,开垦荒地,种植桑麻,我惭愧不能使百姓在家乡过上富裕的生活,对他们来到热河并不加以禁止。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一处,也由来已久了。指出热河移民的来源,鼓励各民族移民共同开发热河,垦荒种地,和睦相处。街市上欺诈之术令人迷惑,叫卖讨价还价不断传来。登楼远望秋高气爽。此时集市上除粮食外,其他物品都价格翻番,而生意人讲出的理由,却也属人之常情。这里通过热河街市商业市场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反映了清政府实施有效的民族团结政策,开发热河,发展农业,取得了促进经济繁荣成效。民以食为天,由于清政府鼓励移民垦荒种植,使得粮食增收,此间市场米价最平,解决了口外的生计问题。可见发展农业,大见成效,使百姓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
普宁寺建成后,经常举行大型的法会,承德已成为北方宗教活动的中心。不仅每年都有蒙古贵族前来朝觐,而且还吸引了大量蒙古牧民,许多牧民以把孩子送到普宁寺当喇嘛为荣,虔诚的牧民为祈求父母健康,从家乡一步一磕头(即磕拜香),赶到承德参加普宁寺的法会,承德已成为蒙古牧民向往的宗教圣地。“塞垣筏宝焕林殊,大聚衣黄偏袒徒。宗喀巴传慧灯耀,三摩耶式梵宫图。象龙步踏惟天力,老幼骈观与众娱。”[2]25乾隆推崇佛教,主要是为团结、治理少数民族。清政府在普宁寺上演步踏法事,朝廷官员与各少数民族王公以及各民族群众,男女老幼,一同观看,与民同乐,反映了清政府推行民族团结政策,所产生的巨大成效,以及促进各民族团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此后,一批批蒙古部落因不满其处境而纷纷请求内迁,归附朝廷。乾隆皇帝在承德频繁举行接见、宴赏、安抚他们的活动,进一步彰显了清政府实施民族宗教政策所带来的成效。
安远庙、普乐寺的修建则显示了新疆各民族对清政府的向心力进一步加强。乾隆二十四年(1759),准噶尔蒙古达瓦齐部请求内迁。乾隆帝为了安抚达什达瓦部,准许他们迁到承德避暑山庄附近定居,该部落两千余人于1759年5月长途跋涉迁到热河。为了安抚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重大牺牲的达什达瓦部,乾隆皇帝于1764年,决定仿伊犁固尔扎庙形式敕建安远庙。安远庙是外八庙中唯一一所为平民百姓修建的皇家寺庙。“竺乾云护三摩峙,朔塞风同万里绥。”[1]卷七十九·寺庙边疆少数民族同内地人民,都信奉佛教并能和睦相处。佛教在团结少数民族方面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现在承德市北郊狮子沟蒙古族的居民中,有许多是达什达瓦蒙古族后裔,他们把这座清帝为平民百姓修建的皇家寺庙,当作达什达瓦蒙古部族的家庙,这里凝聚了各族儿女的情感。时至今日他们仍同当地汉族、回族等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充分表明边疆的少数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情同手足,亲如一家。
总而言之,清政府为了缓解民族矛盾,维护边疆的安宁与稳定,适应清初历史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利用宗教广泛团结蒙藏等少数民族,创建避暑山庄及在山庄周围大规模兴修喇嘛寺庙,搭建了一个适宜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康乾二帝为团结边疆众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政治理想,创造性地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通过民族、宗教活动的逐步开展,各民族上层人物会聚塞外山庄,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密切了清政府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关系,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与安宁,促进了内地与边疆人民的和睦相处,为团结各少数民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而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和平。
参考文献:
[1][清]和珅,梁国治.承德民族师专校点.钦定热河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12.
[2]钱树信,李文浦.康乾盛世避暑山庄诗选[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A Comment on the Qing Emperors’ Poems and Couplets in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Unity
YU Pei-qin1,WU Hong-mei2
(1.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e ,Hebei 067000, China; 2.Scenic Area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Summer Resort House and Surrounding Temples in Chengde, Chengde ,Hebei 067000, China)
The Summer Resort House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built by Qing government in the periods of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played great role for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border areas. Chengde enjoys an import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between Beijing the capital and Mongolia with a good climate, so the Summer Resort House built here is convenient for the northern ethnic nobles to seek an audience with emperors. The mountain resort is a center in the periods of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to receive the frequent visits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hiefs and grant them feasts, which show the emperor’s kindness. The emperors also had the splendid temples built to meet the religious needs of Tibetan and Mongolian nobles to pay worship to Buddha, as a effective method to tight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thnic tribes. This policy had strengthened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border areas as well as the authority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facilitated the unity of people of all ethnic identities.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who were highly literate, at the spare time in dealing with the ethnic affairs, wrote many related poems and couplets. After the reading of these poems and couple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unity, one can realize the great role that the Summer Resort House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playe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stability of border areas.
Summer Resort House; Eight Outer Temples in Chengde; national unity; border stability
I059.9
A
2095-3763(2017)-0007-06
10.16729/j.cnki.jhnun.2017.01.002
2016-06-06
于佩琴(1958- ),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研究方向为避暑山庄文化;吴红梅(1979- ),女,河北承德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文博研究馆员。
2016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御制诗联品评”( Z2016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