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芳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外语人才需求趋势及对策研究
刘丽芳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信息技术产业需求在外语、计算机应用、外语口语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但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改变目前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外语人才;需求趋势;对策研究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酝酿着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然而,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从高校培养来看:一直以来,高校的培养模式都是基于基础学科理论进行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看:目前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IT产业外语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用人单位与日俱增的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质量方面的矛盾非常严峻。每年真正可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不足20%,而且用人单位招聘来的毕业生至少要经过3~6个月的岗前培训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研究如何使信息技术产业专业人才和外语人才有效融合非常必要。
外语教育应多学习外国文化,重视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广泛文化视野、扎实专业技能、良好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强、有思辨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在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践中大多数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教材的选用比较陈旧,教师在课堂教学角色定位上把握不清晰,教学成果评价体系还有待提高,同时在一些实践性科目的教学上不够深入。因此,高校要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与企业展开合作,探求适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2016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增至750万人,而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只有30万~40万人。不能满足市场每年100万缺口的人才需求,况且重新对40万毕业生进行外语方面的再培养更是浪费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近几年,我国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特别迅速,已经形成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研发中心三大产业类型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针对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上的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精通软件开发又精通外语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适应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改革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教育者要思考的课题之一。
3.1 走访学生实习基地、就业单位,了解市场导向
设计毕业生反馈资料,通过毕业生反馈的就业城市、就业背景、岗位需求及工资待遇等基本情况判断了解毕业生就业的状况。通过对用人单位回访发现,除本人的专业外语以外,使用英语与外界沟通的例子也不少,所以除了自己的专业语言,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学习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必不可少。另外,根据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来看,单纯的翻译岗位已经越来越少,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如:金融、财会、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外语人才非常受欢迎。我校外国语学院运用“双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实践也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两种语言是可行的。通过学生的就业反馈及就业率来看,运用此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就业率稳步提升。从而确定培养信息技术产业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即“双语+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语指 “英语+本专业语言”。
3.2 校企合作的开展
通过深入与相关企业合作,在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上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适时适势地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日服务外包市场提供合格的“双语+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 第一,统一全体专业教师思想,明确专业发展、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建设任务,集思广益地深入探讨、开拓可提升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特别是对日服务外包行业对“日语+信息技术”人才的就业需求,联络、联合能够将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与企业用人需求间发挥桥梁作用的知名度较高、信誉良好且愿意以服务学生、企业为主要宗旨的企业,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与合作企业充分研讨,对专业教学计划施以相应的调整。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与企业的切实合作,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走进企业学习,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利用企业在员工培训等方面积累的经验,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第三,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一方面以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为基础,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应用性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性质等进行课程建设,例如:积极申报各级精品课程,探讨建设校企共建课程,切实开展、开发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类实践性课程;另一方面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在有效导入在线课程,开展慕课、微课教学的同时,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在教学方式上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为宗旨的灵活高效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第四,通过与企业的切实合作,将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类课程放到企业之中来进行,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业务需要密切联系起来,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就业。
3.3 改变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语言输入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语言输出环节,即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外语课堂基本都是小班授课,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优缺点都比较了解,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在人前说外语的自信心。对经常用外语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对其优点及缺点进行点评,使其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多举行学生第二课堂赛事活动,如:演讲比赛、配音大赛、朗读大赛、讲故事大赛、外语知识大赛等,提高学生语言反应速度及语言组织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使外语专业从重视理论教育向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改革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组建完善的实训平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充分展现人才培养的专业价值,有效摆脱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对接的困境,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切实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率,使其更好的为社会创造价值。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弥补教师在“互联网+”“外语+”方面的不足,据此改善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展现专业教师的社会价值。最后,对信息技术产业用人进行人才定制,满足了在成本可控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人才的需要,为用人单位节约成本及时间。
[1] 牟海涛.大连地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条件下[J].辽宁高职学报,2016,(03):36-37.
[2] 智毅,李辉.大连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建议[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53-56.
Research on the demand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n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LIU Li-fa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demands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who have certain ability in foreign language,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foreign language oral expression.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still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hich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on the talent. Therefore, to change the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 mod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Demand trends;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2017-04-02
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109)
刘丽芳(1982-),女,硕士,讲师。
H319
B
1674-8646(2017)13-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