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加强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实践路径探析
郭晓东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特别是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快速增长,并日益成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如何将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发、调动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创造激情,成为当前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加强新时期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以增进政治共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以搭建工作载体、发挥网络作用以拓宽参政渠道、创新统战方式以提升工作效能。
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党外知识分子已经占据知识分子总量的大半壁江山。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截至2015年底,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有1.7亿,其中党外知识分子超过1.3亿人,约占75%。[1]其中,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张尤为突出,这一群体在实现量变的同时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也在发生质变,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多重复合作用,当前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无法有效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升,不能停滞不前。统战部门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担当意识,根据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和成长规律,找准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发力点,做好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作,把党内党外、体制内体制外、国内国外的优秀青年人才积聚起来,为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持续高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交融,形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生态。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青年群体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感染。多元文化生态在丰富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在少数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去党化”“去中国化”的错误倾向。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新变化为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新任务,也为推进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空间。
增进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共识,就是要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坚守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这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多方面的协同配合。统一战线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职能部门,加强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责无旁贷。一是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人员反映出来的问题,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因人制宜、因势利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扩大宣传“中国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推动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不断学习、自觉接受、主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引导的培训机制。针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和规律,通过课堂与现场、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三是搭建平台,不断畅通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时事政策的认知渠道、党政领导的联系渠道、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参政监督的知情渠道、履行职责的参与渠道,把他们的政治参与愿望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政治参与实践中增进他们对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拥有高学历、高能力、高技能的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不仅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他们更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定性力量。然而,“青年”、“党外”的身份标签也导致这一群体处于社会“夹心层”的尴尬:既缺少“中老年”知识分子群体的资历、人脉、财富等资源优势,又缺乏“党内”知识分子的组织、政策、福利等体制保障。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很多青年人才因缺乏安全感而长期陷入“焦虑”之中。这就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个人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关心青年成长、服务青年发展、鼓励青年创新,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一)推进人才激励机制,提升获得感
能否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实现个人价值是青年群体所关心的普遍性问题。各级党政部门要敢于破除论资排辈、按职排序等陈旧观念,通过政策松绑、放权来最大限度地释放青年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让财富创造者真正成为财富拥有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性动力。同时,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要容人之异、容人之短、容人之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2],为他们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空间。
(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安全感
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措施已经日趋完善,但看病难、住房难、求学难等仍然是青年群体必须面对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相对于体制内仍然享有公费医疗、福利分房等优渥条件的知识分子而言,广大体制外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具有先天性不足,生活和工作“步步惊心”。为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需要建立健全对针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普惠性措施,对特殊的“高精尖缺”人才甚至可以进行政策性倾斜,为他们在创新创业道路上施展“洪荒之力”提供物质保障。
(三)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提升存在感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而青年群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之一。虽然很多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自我定位为“草根阶层”、“弱势群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重大社会事件的关注和参与社会治理的热度,并力图通过各种渠道来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就需要顺势而为,充分考虑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合法诉求和参与热情,积极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引导他们理性地、有序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正能量”。
缺乏组织归属感是当前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存在的一种普遍心态。虽然中国的新生社会组织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但具有一定官方性质的组织仍然存在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覆盖率低等问题,特别是体制外的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仍然长期游荡于有关政府组织的“盲区”,致使他们面临“身无所归、心无所依、才无所用”的境地。由于缺乏可靠的社会组织为依托,一些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只能以“游兵散勇”的身份参与到社会事务之中,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甚至导致政治参与失序。为了更有效地凝聚社会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所具有的组织网络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求同存异、包容共赢的政策优势,积极利用和搭建有效平台载体,将分散的、处于组织之外的青年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追求,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结成广泛的“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
(一)主动转变管理模式,激发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
当前,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日趋多样化、规模化、专业化。为了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造性转化,自觉按照《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既要防止“一管就死”,又要避免“一放就乱”,在确保社会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改革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积极培育等举措,激发社会组织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使其成为凝聚青年群体的载体、发挥青年人才作用的平台、化解青年群体矛盾的渠道。
(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形成统战合力
人民团体既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相关界别、相关专业、行业人士的桥梁纽带,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功能,对于推动统战工作持续开展和不断壮大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重视支持各人民团体在联系、宣传、服务、教育群众中的统战功能,继续发挥它们各自对界别性、行业性、专业性、学术性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联系、沟通、团结、帮助、引导和维权作用。党外青年知识分子对于工青妇、工商联、青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大都持有肯定态度,并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统战部门要与各人民团体协同配合,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形成统战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把党外青年知识分子吸收、纳入到各人民团体之中,使他们由“社会人”转变成“组织人”。
(三)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组织,扩大组织覆盖面
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以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各类群众团体为主要形式的新社会组织因其更为宽松、多样、包容,更能体现个体意愿和价值追求而被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所青睐。同时,新社会组织来自民间、植根于社会各界群众之中,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包容性,是统一战线的天然“同盟军”。因此,要通过创造性发挥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和谐的功能,扩大统战对象的覆盖面,开辟统战工作的新渠道。要以统战工作组织化、社会化为导向,鼓励、支持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主动加入到各类新社会组织之中,并以新社会组织为抓手,帮助排忧解难,反映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引导他们服务于社会。同时,在新社会组织中开展统战工作必须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外青年知识分子虽然身处“党外”,但普遍认同党的领导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多人始终坚持“入党”的初心。这就需要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通过建立或挂靠等渠道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穿于新社会组织建设之中,将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互联网3.0”时代,中国的网民数量急剧扩张,而青年群体是其中的主力军。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在年龄结构方面,20~49周岁的网民占到68%。[3]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党外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别是新媒体从业人员)与网络的关联性更强,因而对网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更高。作为一种工具性存在,互联网导致社会治理临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一,面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处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阶段的青年群体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误导和蛊惑,甚至可能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其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所产生的“技术赋权”[4]效应使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将网络视为最主要的政治参与途径。网络在扩大了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参政渠道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他们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其三,网络存在“群体极化”[5]现象,加大社会治理的难度。网络所具有的互动性、及时性、扩散性等特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原本分散的、原子化的社会个体聚合为整体,使原有的个体不满情绪迅速传染、膨胀为集体不满情绪,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
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因此,要树立网络思维,实现工作方式由“面对面”向“键对键”的转换,自觉将网络发展成为与青年群体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服务青年人才成长的新途径,成为青年群体参政的新渠道。
(一)善于利用网络抢占领新阵地
要开创性地探索体现统战特色的新媒体宣传模式,提升统战话语权。丰富宣传内容,制作一批能够体现统战正能量的、喜闻乐见的、现象级的作品,增强统战理论宣传的引导力;改进宣传形式,将“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统战理论生活化、具体化,并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传达给对方,增强统战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创新宣传手段,制作富有统战特色的“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平台,提供具有新闻、服务、社交“三位一体”功能的客户端产品,增强统战理论宣传的渗透力。
(二)善于利用网络把握社会新动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的迅速发展为青年群体表达民意提供了新的“集散地”和“扬声器”。这就需要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从而能够准确把握他们的新脉搏、新动向。
(三)善于利用网络满足群体新诉求
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并不是天生对政治抱有冷漠或者抵触心理,他们同样对政治参与充满渴望,只是缺少参与渠道而已。调查显示,有84.6%的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通过参加咨询会、社区协商、社团协商等方式参与过民主协商活动。要根据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倾向于网络参政的社会现实,积极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系统为他们的政治参与活动提供“机会之窗”,使他们可以更加便捷、直接、有效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从而激发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真正成为人民民主政治的主体。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青年群体必须树立法治意识,个人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要合法、合规,坚决抵制、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相对于其他已经纳入统战范围的对象而言,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全党的一项新课题,“没有‘先生’可问,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先验’可鉴。”[6]这就需要统战部门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首先,加强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推动统战工作可持续发展。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代表性人士面临人数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均等问题,特别是体制外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归国留学人员中的代表性人士更是凤毛麟角,影响到统战工作的号召力、凝聚力。要通过善于发现、强化培养、注重使用、加大宣传等制度化措施,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其次,分类施策,增强统战工作的针对性。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庞大、构成复杂、利益多元,不同群体之间既有共性,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在利益诉求上不仅存在体制内外之分,还存在行业之别,本土与海归之间也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做他们的统战工作决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简单方式,而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诉求分众研究,分类施策。再次,主动“走出去”,加强联谊交友。由于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统战工作存在陌生感和疏离感,对相关统战政策缺乏充分了解,因而与统战部门接触的主动意愿不强。这就需要有善于“拆墙”的自觉性,不是坐等上门,而是要主动融入其中,与青年群体交流交心交友,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1][6]同言.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这篇大文章,孙春兰给出新思路[EB/OL].http://tyzx.people.n/n1/2016/0627/c396781-28481679.html.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2016-06-27/2016-11-20.
[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016:11-15.
[4]〔新加坡〕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M].邱道隆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3-6.
[5]〔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责任编辑:朱小宝)
D613
A
1009-2293(2017)02-0043-04
郭晓东,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江苏研究基地成员,法学博士。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7.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