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精英政党”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

2017-03-08 04:27仝双印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知识分子

仝双印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建设“精英政党”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

仝双印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民主党派具有精英政党的特点,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它的存在符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要求,为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确定找到了很好的切合点,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社会公众意愿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应对了各种社会矛盾,有效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政治运行模式。同时对民主党派而言,建设精英政党更体现着其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

民主党派;精英政党;协商民主

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和目标追求。这既是它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合作的前提条件,也显示出它在中国社会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各民主党派自觉尊重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选准方向提建议,为执政党的决策做好参谋,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尽职不越位,参政不旁观,帮忙不添乱,谨慎不怠惰。这充分反映出民主党派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定位。中国共产党一贯视民主党派为真心诚意的“诤友”,是经得起风雨考验的亲密友党。这彰显出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优势。正是具有这些特定的社会属性,民主党派才能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肩负起应有的使命,民主党派才能够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框架中,民主党派具有精英政党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顺利推进的实践证明,民主党派作为精英政党参政议政,对全面提升协商民主的整体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主党派具有“精英政党”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民主党派要发挥智力荟萃、人才聚集的优势,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前瞻性的建议。这既是对民主党派的充分肯定,又是热切的期望,从中透视出民主党派作为精英政党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一)相对的代表性

所谓相对的代表性是相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的。共产党由其党的性质决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而各民主党派则根据各自的章程及组织原则分别代表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即党派界别。比如民盟主要是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截止2014年底,民盟共有成员111785人,高级职称人员占42.4%,盟员中院士49人,大学校长139人,处级以上从政干部1225人。[1]其他各民主党派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分别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的社会群体,显示了民主党派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相对独立性。这一特点使得民主党派的组织和管理具有相对稳定性,以便充分利用其成员的优势,集中政党的智慧参政议政。同时利用各自政党所联系的群众,团结和带动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使执政党所制定的政策更好地付诸实施。

(二)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群体

我国的各民主党派都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其成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或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得他们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相对理性,对大是大非问题有较明确的判断,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又使他们易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屡屡显示了民主党派的这一优势。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正是这些民主积极建言献策,才使得许多重大决策得以形成并有效实施。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的民主党派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实际上发挥着人才库和智力源的作用,为确保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可靠的人力和智力保障。

(三)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民主党派不同于社会组织,它承担着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并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实际发挥其作用。作为民主党派来说,这样的社会影响力不仅是由党派组织来体现的,还由党派中的代表性人物来体现,这些人一般被公认为是社会贤达。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各个时期都有大批这样的人士,以他们的社会声望和能力赢得社会的尊敬,并由他们的积极参与而改变着社会,像大家所熟知的沈钧儒、黄炎培、费孝通等著名人士,都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以及建国后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影响力至今仍令人敬仰。

(四)严密的组织和自觉的纪律

作为政党必须有组织原则和纪律约束,而民主党派这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建国以后的各个阶段,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源很有限,要动员和团结各自组织的成员参与其活动,就需要强调组织纪律性,而且还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来确保其执行。尤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社会因素很多,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途径也日趋多样化,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民主党派的组织要求和纪律约束显得更加重要,它既是确保民主党派组织纯洁性的必要条件,又是民主党派得以发挥其作用的基本保障。我国的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任是基本的政治条件,民主党派自身的严密组织纪律性和成员的自觉遵守是主体性条件,它确保了民主党派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五)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有一种为民请命的使命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使得他们自然的具有社会责任感,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大夫”精神,鲁迅先生誉之为“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虽屡遭磨难但始终繁衍不息,正是有这样的精神支撑。民主党派正是继承了这样的精神才使得他们具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不依自己的得失论曲直,即使自己由于某种原因遭受不公,也会心系国家、关爱社会。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的趋利倾向日益严重,民众功利化的行为选择较为普遍,民主党派所具有的这种精神尤其难能可贵。这也是民主党派之所以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政治力量存在的现实必要。

二、民主党派精英化的社会基础

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现实的政治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同时作为具有先进性的执政党,又拥有执政的政治优势,很容易吸纳社会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在目前8000多万的党员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中的精英人士中,优秀共产党员所占的比例居于绝对多数。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为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提供了更有力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这使得共产党可以更好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共同努力。而且改革开放越深入,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变化会越明显。在这种社会结构的调整中,知识分子的行为选择尤其值得关注。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爱国情怀,拥有独立的人格精神,不流于世俗又彰显个性,这种秉性使得我国的知识分子能理性地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他们面对目前的社会变革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其行为选择较少受功利性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政策导向下,在整个社会趋利倾向普遍化的环境中,对于权力和财富等现实利益的考虑相对理性,自然地选择了更适合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而对于那些依附权势谋取不正当利益嗤之以鼻。他们的政治倾向一般不以执政党的优势而随意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加之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而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使得他们对现实社会有了更实际的考虑,这为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客观上提供了社会条件。

我国民主党派的定位比较适合知识分子的政治倾向,民主党派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又对他们具有实际的影响力。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更多的社会贤达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知识分子利用民主党派的平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更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种政治力量来共同参与,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这就客观上使民主党派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也为社会精英人士加入民主党派提供了现实的必要性,民主党派通过组织发展聚集人才,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参政议政能力。尽管从绝对数量上看民主党派所吸纳的知识分子无法与中国共产党相比,但就相对数量而言,民主党党派成员中的知识分子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就党派的界别而言,他们吸纳的优秀分子在各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比如民盟的成员中,高等院校占23.7%,科技界占9.0%,医药卫生界占8.6%,文化艺术界占4.9%,新社会阶层占6.5%。[2]

三、民主党派“精英政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强调民主党派的“精英政党”建设,是要进一步强化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来考虑组织建设的问题。现实地看,目前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中出现了精英化失偏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过于注重于成员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等方面,忽视了党派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影响力,将一些真正的社会精英排除在组织发展的可能范围之外,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中自己人为地设置了障碍,缩小了组织发展的选择范围。二是总体上看民主党派成员呈低层化趋势,许多民主党派为了扩大组织成员的规模,在发展新成员时更多地吸纳社会低层民众。这一现象在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发展中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的有效发挥。比如民盟近年来组织发展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并不高,2014年民盟组织成员中,中级职称比例为34.2%,高级职称比例为17.3%。盟员界别分布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23.7%,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占31.2%,而在2014年新发展的盟员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5%,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占23.3%。[3]这种状况在其他民主党派中也有所表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受以下诸方面的影响:一是民主党派自身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当今的民主党派已不具有精英政党的优势,或者认为提出精英政党会招致政治上的麻烦。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民主党派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曾经是精英政党,尤其是民主革命时期表现得很突出,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则不具有精英政党的势力,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相比显得力量式微。许多民主党派成员也认同这一观点,在实际的行为上往往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因而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对参政议政态度消极。民主党派内部有人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已经巩固其执政地位后,民主党派强调精英政党会招致执政党政治上的不信任,使得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受到限制。二是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选择范围有限,加之基层社会人员由于受教育、参与机会等条件的限制,整体上参政议政的素质不高,加之基层社会人员流动性较强,组织发展的群众基础不太牢固,真正能够符合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要求的人选很有限,于是许多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为了扩大其成员数量,便降格以求吸纳一些较低层次的成员。这些新成员的确有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对组织的热爱,但受到其社会环境的影响,参政议政的经验和能力都不足,难以在参政议政中真正发挥实际的影响力。三是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的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孕育了一大批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参与社会活动,在各领域都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扩展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其实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在我国目前社会处于矛盾多发的特殊时期,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阶段,新社会阶层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转移了民众对民主党派的注意力,分散了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群众基础。

有鉴于此,我国各民主党派必须认真研究组织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从参政议政的要求出发,时刻关注现实社会环境的变化,切实从自身特点出发,以“精英政党”的自觉意识全面加强党派建设,培养更多与党派的使命相适应的优秀人才,为推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3]民盟中央组织部.民盟组织发展情况统计表册(2014)[G].

(责任编辑:刘亮红)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93(2017)02-0013-03

仝双印,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授。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7.02.003

猜你喜欢
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知识分子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