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秀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生成及其现实意义
徐文秀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集体主义是我国所要弘扬的三大主旋律之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坚持集体主义的方向,需要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集体主义在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经过几千年的的发展,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不断强化,并且使人们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但是今天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何超越现实困境进一步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功能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集体主义;生成;现实意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集体主义实践的出现远远早于集体主义概念的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上,直到1877年在恩格斯写给意大利社会主义者的信《英国工人联合会和农村的集体主义运动》中,才明确出现了“集体主义”的概念。而集体主义实践的出现、集体主义思想的生成却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集体主义就在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不断强化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从而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集体主义的烙印。
(一)生存需要促使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生成
马克思曾经从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出发将社会发展分为“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三个阶段。在“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单个人无法取得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人们必须联合成一个集体才能生存,这就使得人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中国传统社会正是处在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性”阶段,人们为了生存相互依赖、结成集体,这就为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土壤。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华文明也因此被称为“大河文明”。黄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便于耕作的纤细的土地,中国处于太平洋的西岸,西南为印度洋,因此季风气候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少雨,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历代的统治者皆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长达几千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们之间必须互相协助才能不误农时。于是人们需要联合成集体共同发展农业生产,才能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满足自身存在的物质需要,这就使得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萌芽正是产生于这种由于生存需要而联合成的集体中。而联合成集体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婚姻组成家庭,家庭便成为最小的集体单位,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由于土地的不可流动性,依附其生活的人们的流动性也比较小。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共同耕种或开垦同一片土地,小的家庭便逐渐发展成为大的家族,集体的外延得以扩大。认识来源于实践,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的依赖关系促成了集体的诞生,集体主义的观念也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产生了。
既然个人的生存需要依赖其所在的集体,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便将集体主义观念加以强化作为统治人们的工具。“统治阶级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由自然经济所决定的人的依赖关系中,找到了维护其既得利益的工具和方法,这就是国家政权和整体主义的思想体系”。[2]学者朱志勇说:“整体主义是自然经济和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产物。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目的的自给性,再生产过程的自我完成性,对外联系的封闭性以及手工劳动的落后性,极大凸现了生产单位(家庭、氏族、庄园等)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每一个狭小规模的生产单位不仅需要而且完全有能力统治每一个成员。相应地,每一个成员必须对所属的共同体表现出绝对的顺从,方可被共同体接纳”。[3]在这里,整体主义即是指中国传统社会的集体主义。中国的自然经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每个人的思想经过其所在的生产单位及上级生产单位的要求和强化,逐渐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思维,进而指导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在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社会,人们之间因相互依赖结成的集体是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依靠,也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依靠,集体主义思想的产生便具有了土壤。统治阶级从人的依赖关系中发觉集体主义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其既得利益,便着重强化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促进了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生成。
(二)儒家思想推动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发展
儒家思想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4]儒家思想中有很多主张集体主义的论述,符合了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要求,因此儒家思想备受推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占据核心地位,推动了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发展。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由一个“人”和一个“二”组成,也即是要从二人关系中来理解“仁”。“仁”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哪一方面都显示出了对于他人感受的关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有利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核心“和”的实现。不论是“仁”还是“和”的思想都反映出对于集体的重视和考量。儒家希望处于集体中的人都能以“仁”待人,保持和谐的集体关系,以达到集体的安定协调,从而建立起一个大同社会。孔子还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集体的稳定程度,修身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家庭、国家和天下的稳定。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下,权力的中心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而递减,同时以尊卑等级的严格规定形成了一个从天子到庶民的等级统治秩序。由于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因此,从国家到家族,再到家庭在组织结构上显示出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国同构。家是国的原型,父为家君;国是家的延伸和扩充,君为国父。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这一特征。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拉拢一些大家族团结在自己周围,以权力带来的好处换取大家族的支持。在一个大家族中,家长掌握一切权力,数代家庭成员居住在一起,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财产也归家庭共有。因此个人既无经济上的独立,也缺乏人身自由,完全依附于其所在的家庭和家族,家庭的命运就是个人的命运。而个人的极大成功也会给其所在的家庭和家族带来巨大的荣耀及现实利益,个人同家庭及家族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这样,个人同家庭、家族以及国家的关系便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被联系在一个集体中,在这个集体中,个人、家庭、家族及国家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政治领域的这种状况使得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集体主义成为被需要的主导思想。而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方便了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传播集体主义思想来维护其既有利益,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忠孝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通过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发展。如前所述,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结合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子女对父母要尽孝道,要尊重和服从于父母。由于君是国之父,于是对君命的服从就具有了合理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忠君思想,忠君成为最大的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个人最怕的就是被冠上“不忠不孝”的骂名,因为他将无法得到所在的集体的认同而失去生存的依靠。忠孝思想使个人与家庭、家族和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动了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中,虽然朝代有所更替,但是政治格局基本稳定,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于是,中国传统集体主义在人们的头脑中不断强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无形中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成为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是社会所弘扬的主旋律之一,集体主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注重整体
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首要特征就是注重整体,强调整体的利益与功能。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倡导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如孔子提倡“畏天命”,在这里“天命”就是指自然规律。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5]这都是要求人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而不得违背自然规律。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万物有灵”的认知也都是教育人们要善待自然,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次,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注重整体的特征在政治观念上表现为“大一统”思想。在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下,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处在同一个集体中,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统治阶级希望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人们也希望国家这个集体保持安定统一,而不是动乱和分裂。纵观中国历史,虽然也有过短暂的分裂状态,但“分久必合”是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与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是分不开的。
最后,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注重整体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和重视人伦的道德要求。在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指导下,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坚持义以为上,不能为了个人的私利而违背公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6]同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伦理要求的提出都是为了规范人际关系,其出发点就是为了保证社会这个整体的稳定。
(二)追求和谐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与注重整体的特征相适应,注重整体必然会导致对于整体和谐的追求。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
首先是追求个体自身的和谐,也就是身与心的和谐。身心和谐主要是要求个体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操守,以平和、恬淡的心态来看待世间诸事。儒家非常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认为普天之下的个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对于儒家的理想人格形象“君子”更是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其次是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社会主张以和为贵,儒家还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要求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孟子更是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的看法,体现了他对于人际和谐的重视。在儒家文化中,“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荀子曾说“人无礼不立”,而礼的作用正是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以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最后是追求社会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型社会,在大同社会下,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大家庭,在这个集体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显示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这一理想的社会符合了中国人内心里对于集体和谐的渴望,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社会理想。
(三)开放性
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特征除了注重整体、追求和谐之外,还有就是其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在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指导下,人们将自己归于其中的集体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集体的外延是可以向外扩大的。小到三两人组成的小团体、小家庭;大到民族、国家和天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家庭、亲族这样的小集体,而当外敌入侵的时候这个集体就扩大至整个民族和国家,有利于团结全国的力量。由于人们观念中的集体范围是可以向外扩大的,正是在此逻辑之下才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追求。这种开放性的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要求,不是用机械的、不变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而是用辩证的、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
(一)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消解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得到逐步确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施行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市场经济在飞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消解。
市场经济所追求的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一些人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原则。“金钱万能论”、“道德无用论”等言论甚嚣尘上,“一切向钱看”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经济效益成为唯一的目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逐渐蚕食了集体主义观念在人们心中的领土,由此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和资源的极度浪费。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不惜危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头脑。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舶来品,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价值哲学基础的,这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根本上是相互对立的。正如现实所表现的那样,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消解,因此如何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相契合是当下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危害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也趁机进入我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中,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存在主义等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与集体主义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个人本身具有最高目的性,社会只是个人实现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的传播使得“个人至上”、“个人本位”的思想在社会中不断蔓延,甚至有一些人反对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忽视了个人的利益,束缚了个人的自由,压制了个人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否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如哈耶克指出集体主义“谎称它们有能力直接把类似于社会这样的社会整体理解成自成一体的实体……这类实体乃是独立于构成它们的个人而存在的”。[9]而存在主义者认为个人有绝对的自由,上帝、道德、理性等都不能控制和约束个人,个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作出“自由选择”。由此可见,这些西方思潮崇尚个人主义,否定集体主义,把集体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这些思想的蔓延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造成危害。
既然中国传统集体主义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消解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危害这种现实困境,那么如何超越这种困境、巩固和发展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一)坚持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观
马克思曾将集体分为“虚幻的共同体”和“真实的共同体”。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中,阶级、国家等集体仍然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虚幻的共同体”,对被统治阶级而言依然是剥削和压迫。马克思还指出了“虚幻的共同体”所产生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及由此所产生的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真实的共同体”。在“真实的共同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马克思思恩格斯也曾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1]而现在,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代表的是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集体是“真实的集体”。坚持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观,发挥集体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弘扬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理论本质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人对集体主义本身有着误解,认为集体主义就是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完全不顾个人利益,是集体对个人的压制,因此对集体主义持反对态度。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楚集体主义的本质,因此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体主义的理论本质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真实的集体”中,国家所代表的是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难免会出现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个人要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最终也维护了个人的根本利益。第二个层次是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系统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都是这个系统中的要素,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集体利益是由集体中的个人利益构成的,集体利益的增加也是集体中的个人利益的增加,而个人利益的增加也会促进集体利益的增加。第三个层次是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而且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抵御西方思潮对集体主义瓦解的渗透
自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便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快捷和频繁,资本主义社会趁机加强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哲学的资产阶级思想观念通过经济贸易、新闻媒体、文化产品和学术交流进入我国,逐渐瓦解着集体主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对于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首先我们一定要仔细加以辨别,绝不能够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西方思潮,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警惕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认清西方思潮的本质。其次,西方思潮的传播往往采用隐性的的传播途径,通过广告、电影、文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对此我们一定要看到貌似中立的传播方式背后所隐藏的资产阶级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思潮的入侵。最后,国家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也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需要。我们要筑牢思想的主阵地,坚决抵制西方思潮的侵蚀,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2]耿步建.集体主义的嬗变与重构[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97.
[3]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54-5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5]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5.
[6]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
[7]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9]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1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