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幸幸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意蕴和践行原则
刘幸幸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一直坚守的革命和建设信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承具有无法拒绝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各种思想潮流碰撞激烈,国内外思想环境也发生深刻的变化,此时坚定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是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转化为实践要求大学生意识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意蕴,并遵循一定的践行原则。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意蕴;践行原则
信仰,不同于迷信,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是对万事万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信仰是一种主张、主义或人、物十分尊重、信服、崇拜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自己以后的行动准则和榜样。
自从1918年李大钊同志通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做是获取智慧和精神动力的源泉,开展革命、争取幸福美好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则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历史上的一种新信仰。在当代,大学生要想真正做到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必须准确而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1]而目前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多指从广义上理解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恩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科学性、真理性的理论体系,更是一种争取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人们对这种理论的信奉和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指导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邓小平曾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作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真理,是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符合实践和人民的需求的唯一理论体系。第二,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性。它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原理上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奥秘和规律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的实践理论、主次矛盾理论等原理至今依然是合理的,仍然可以指导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中的实践,为他们答疑解惑,调整状态,寻找正确的方向和途径。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现实性。它的现实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现实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内在根据,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合乎现实的必然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最终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为现实生活服务。
总之,这三个特点又是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决定它的价值性,价值性决定了现实性,现实性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表现,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又决定了它的科学性。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上本质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必然会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
第一,从个人发展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有利于大学生充实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世界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准确认知。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去实践,改变世界,使世界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在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比如,毛泽东的《实践论》提出知行合一观,他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事物,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本质而理解他们”[3],这着重强调了亲身实践在认清事物的本质中的作用,有利于启发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勤于思考、增强动手能力。
然而,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一些问题,他们的信仰缺失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大学生群体信仰逐渐多元化,有些大学生信仰人物、精神、宗教、物质等都大有人在,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球星、影星、歌星、体育明星、自我等都可能成为其崇拜对象;部分大学生信仰正在弱化,不能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模糊,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信心不足;[4]大学生信仰逐渐功利化,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今后的就业、选拔、推优等有帮助,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此外,更为严重的甚至部分大学信仰缺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想法,把更多的时间荒废到在网络游戏上。有数据显示:“在‘有无信仰’上,明确选择有信仰的专科32%,本科19%。而‘信仰缺失’项在两个样本中都占最大比例,专科38%,本科更为显著达52%,如加上‘无信仰’一项的专科25%,本科22%,则共专科高达63%,本科达74%。”[5]由此可见,大学生信仰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紧迫性和艰巨性的任务。
第二,从国家建设发展层面上,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也是一个终将走向灭亡的民族,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信仰支撑,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人建立和建设中国的成功案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一种信念和思想内涵,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导着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目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执政挑战、改革开放的挑战、市场经济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持久的、复杂的考验。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主张文化平等,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它们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其目的上是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对我国输出文化的同时,也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企图来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所以,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可以牢固树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他们抵制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侵蚀,而且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应对当今社会全球思想多元化、西方文化侵略等问题。
第三,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是整个人类思想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覆盖了整个物质世界以及思维世界的关于马克思本人的全部理论、观点和学说,以及关于人类未来的社会发展形态的科学设想。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资本论》,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包括了“总特征”普遍联系论、永恒发展论以及“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内容都科学的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通、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和本质,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普遍、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贵的思想财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探究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的方法论。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毛泽东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6]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上升为理论,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的本质特点,能够经受住现实生活中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它具有高度的实践经验的概括性,不断地实践中形成、发展、完善的,并能够正确指导实践,使理论通过实践上升为现实。因此,大学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一,必须要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经典著作,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知识和科学体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全面性。第二,进一步充分发挥理论解释并指导现实的功能,用实际行动来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实现创新,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可通过访问、宣讲、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实践过程,自觉主动的接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洗礼。然后,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谛。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学会接纳自我,正视自我。人只有准确的认识自己,能进而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合理的定位。大学生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总结与归纳自身的优势和缺点,不肓目、不自大,用谦虚的心态来实现认识自我认知。其次,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抱负,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在行动上,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而科学的规划,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现实生活中,要在生活中积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建立和谐而友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大学生应该学会行思结合,科学规划。大学生将自己的信仰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目标,开始要从完成一个个小目标,逐渐实现量变的枳累,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能引起质变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要不断完善自身教育,坚持自己的主体教育,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完美的人生。
(三)坚持知、情、意、信、行合一的原则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为关键的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信仰,把内在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把实际行动转化为知、情、意、信、行相一致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主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要具有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者统一,首先做到以“知”为基础,大学生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内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从“情”入手,马克思本人为无产阶级解放作出突出贡献,为推翻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大学生应该树立对马克思本人充满崇敬和敬畏,充分燃烧对社会主义事业热情和自信;以“意”为基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过程中面对挫折和苦难要有坚强的意志,万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要有接受挫折和勇气和面对苦难的毅力;以“信”为目的,大学生要从内心追求和信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决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入侵;以“行”为途径,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要坚持知、情、意、信、行合一的原则。
(四)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以致用原则要求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更加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意义和目的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真理、社会科学真理及哲学和思维科学真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使大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性;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自身的价值性。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更有责任和义务掌握好、解读好、实践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自身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不断寻找新方式、新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内涵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内化为个人的信仰和追求,最后达到实现为我所用,学以致用。
总之,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实践性原则,坚持原则的坚定性,还要特别注意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创新性。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刘江宁.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陈慧敏.缺失与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信仰重建中的价值与实践,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22(2).
[6]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175245003)
刘幸幸(1991-),女,山东德州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