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平
(河南省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作为临床上常见病症,同时也为脑梗死发作征兆,具有起病急促﹑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因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系统短时间内供血不足所致,可引发患者短暂性失语﹑可逆性瘫痪等临床主要症状,但均可于30 min~24 h内恢复[1-2]。目前临床普遍认为TIA发生与血栓栓塞﹑低灌注以及微栓塞等关系密切,同时因血小板作为血栓重要组成部分,故其在该类患者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3]。目前药物治疗是TIA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此积极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以延缓病症进展极为重要[4]。鉴于此,本研究将灯盏花素注射液对TIA患者血小板活性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TIA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53例。观察组:女21例,男32 例;年龄 42~76岁,平均(57.48±4.16) 岁;病 程 11~62 h; 平 均(35.85±14.26)h。 对 照组:女 23例,男30例 ;年龄 44~75岁,平均(56.89±4.02) 岁;病程 14~65 h;平均(36.41±14.55) h。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5]中相关的TIA诊断标准;②经磁共振与CT检测无明确梗死改变;③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由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2 排除标准 ①对本研究相关药物不耐受者;②伴有精神异常﹑言语表述不清者;③严重肝﹑肾器官功能异常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临床依从性较差﹑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者。
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吸氧﹑抗感染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291)治疗,100 mg/次,1次 / d;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5 000 u皮下注射治疗,1次 / d,连续使用7 d。观察组则加以灯盏花素注射液(山西恒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904)治疗,将40 mg灯盏花素注射液稀释于葡萄糖注射液(5%﹑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连续用药治疗14 d。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指标与不良事件(再次发作﹑心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发生情况等。临床疗效依据患者TIA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进行判定,其中显效:积极治疗后TIA被全面控制且30 d内未复发;有效:积极治疗后TIA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未治疗时改善50%以上;无效:积极治疗后并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恶化,用有效﹑显效之和得出总有效。治疗前后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并置于二乙醚溶解,待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置于-70℃环境中待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血小板聚集仪(美国海伦娜公司生产)测定两组血浆α颗粒膜蛋白(plasma alpha granule membrane protein,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及血小板聚集率等。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GMP-140﹑PAF及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P-140﹑PAF及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观察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活性指标对比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活性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GMP-140/(g/L) PAF/% 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对照组 53 45.68±10.47135.36±27.4182.47±10.25观察组 53 45.24±10.08134.74±26.9181.98±10.47 t值 0.220 0.118 0.244 P值 0.817 0.904 0.795治疗后对照组 53 40.15±8.26 121.36±25.67 59.86±9.47观察组 53 33.69±6.21 95.48±21.05 46.33±5.81 t值 4.551 5.676 8.866 P值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例(%)
近年来,受到我国对心血管病防治力度的加强﹑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影响,TIA临床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TIA为临床脑血管疾病较为特殊类型,对人们日常生活与生命安全影响较大[6]。TIA为缺血性脑梗死独立高危因素,临床研究发现,TIA患者于发病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几率>11%,而尤其在TIA发作48 h发生脑梗死风险更高[7]。目前TIA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晰,但临床诸多学者普遍认为微血栓学说,认为微血栓的反复脱落为TIA发生重要因素[8]。微血栓的发生可于短时间缓解,但由于其反复发作,这将造成脑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进而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9]。
从中医角度出发,TIA因脑部淤血阻滞﹑机体气血不畅,脑髓﹑五脏失于营养,故引发神机散乱,清明难以内持而致该病。灯盏花素为一种从中药灯盏花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血栓﹑防治细胞毒性﹑保护神经元﹑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与提升心脑血流量的作用,同时利于清除活性氧类,降低组织氧化反应,在临床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张杰[10]研究证实,灯盏花素注射液可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并可有效改善临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TIA效果确切,利于降低病症反复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同时观察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为该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作为临床上治疗TIA较为理想药物。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GMP-140﹑PAF及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GMP-140﹑PAF及血小板聚集率,这对减少TIA再发作次数﹑预防脑梗死均具有积极影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改善。
综上所述,灯盏花素注射液有助于改善TIA患者血小板活性指标,减轻疾病对患者的身心损伤,安全高效。
[1]宋蒙蒙, 田立, 孟庆阳, 等. 自拟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阴虚阳亢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4): 725-727.
[2]王利, 卞光荣, 乔本玉. 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3):3566-3568.
[3]付生弟, 谢辉, 邹昌群.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J]. 医学综述,2016, 22(7): 1424-1426.
[4]周辉飞, 谢波, 秦理, 等. 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1): 101-103.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11, 3(3):84- 93.
[6]罗羽慧, 封杰, 崔坤, 等.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中国药房, 2017,28(2): 222-224.
[7]宋金梅. 瑞舒伐他汀依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6): 859-861.
[8]蔡冰冰, 郭勇, 杨自更. 活血通络清脑饮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8): 854-856.
[9]刘春洁, 郑海亮, 李晓晴.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医药, 2016, 11(7):1008- 1011.
[10]张杰.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2):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