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云先,叶春福,李志坤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广东 深圳 518109)
十二指肠炎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和继发性十二指肠炎[1],其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和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症状相似[2],例如腹痛﹑反酸﹑恶心呕吐等。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奥美拉唑和第二代PPI兰索拉唑治疗[3],雷贝拉唑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本院此次对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效果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科收治的150例十二指肠炎患者,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25~74岁,平均(62.35±6.17)岁。150例患者中原发性十二指肠炎91例,继发性十二指肠炎59例。纳入标准:①均经过胃镜检查和两名及以上主任级医师确诊;②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16岁或>75岁;②孕期和哺乳期妇女;③对相关治疗药物过敏者;④合并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经统计检验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数据可比。
入院后常规行消化道胃镜检查,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胃黏膜基础治疗。观察组于早晨空腹口服20 mg雷贝拉唑(雷贝拉唑肠溶片,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91),1次/d,连续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于早晨空腹口服20 mg奥美拉唑(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93),1次/d,连续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止服用其他对药物疗效有影响的其他药物,治疗期间每2周行胃镜检查。
①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治愈:临床症状均完全显示,在内镜检查下病灶消失;显效:恶心呕吐﹑疼痛及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大幅度缓解,内镜下病灶范围缩小>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内镜下病灶范围缩小>7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病灶范围缩小≤7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②临床症状评分:分别对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及黑便4项因子采用0~3分4级评分法,0分:症状消失;1分:症状较轻,对日常生活无影响;2分:可明显感觉到不适,对日常生活有影响;3分: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5.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观察组疼痛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黑便3个因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总分为(4.08±0.68)分,低于对照组的(4.58±0.7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疼痛 恶心呕吐 消化不良 黑便 总分观察组 0.85±0.120.64±0.081.25±0.171.34±0.184.08±0.68对照组 1.05±0.090.70±0.091.45±0.221.38±0.204.58±0.73 t值 2.286 0.698 1.931 0.529 2.614 P值 0.035 0.723 0.066 0.818 0.017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用药后出现1例头晕(1.33%)﹑1例轻微腹泻(1.33%),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用药后出现1例睡眠紊乱(1.33%),2例头痛(2.67%),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3,P =0.106)。
十二指肠炎的发病不受季节变迁影响,且具有反复性﹑周期性及疼痛具有节律性等特点[5],其发病疼痛程度较重,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十二指肠炎的致病因素较复杂,包括生活方式不合理﹑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及长期饮酒等,十二指肠炎可能是单一原因导致,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6],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胀满﹑黑便﹑消化不良及反酸等,这些症状和慢性胃炎等疾病十分相似,所以临床常需借助胃镜以确诊。
十二指肠炎患者在发病时分泌大量胃酸,胃酸是由胃内壁细胞分泌并经过H+/K+-ATP酶运输,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的作用机制是抑制H+/K+-ATP酶活性[7],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并发挥药效。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PP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其在发挥药效时可抑制肝脏细胞色素P450活性,对于肝肾功能障碍和老年患者使用有一定限制,常需减少剂量。而雷贝拉唑为新型PPI,可和抗生素合用,具有起效迅速﹑抑酸作用强等优势,临床研究显示其治疗消化道溃疡有效率可达95%~100%[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33%,说明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疗效确切,作用效果强。治疗4 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为(4.08±0.68)分,低于对照组的(4.58±0.73)分,说明雷贝拉唑能够显著改善体内微循环,在抑制胆汁反流﹑促进胃排空和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方面具有较好效果[9]。此外本次研究调查显示,观察组63例(84.00%)患者服药1 h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说明其起效迅速,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国外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雷贝拉唑代谢物能够经粪便﹑尿液排出体外,副作用较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且停药后不良反应即消失,和其他学者研究相似,高文等[10]研究显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说明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延喜胜.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9): 130-132.
[2]胡乃中. 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的临床研究和评价[D]. 安徽医科大学, 2011.
[3]Suzuki T, Matsushima M, Masui A, et al. Irsogladine maleate and rabeprazole in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21(16):5023.
[4]储波, 蒋丽蓉, 周莎, 等. 儿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内镜和病理改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28(10): 1288-1291.
[5]练敏, 郝理华, 刘志峰, 等. 结节型十二指肠炎21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 337-338.
[6]陈晓, 万芝清, 韩根成, 等. 六君子汤合左金丸治疗小鼠急性放射性十二指肠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 39(2): 278-284.
[7]李志, 何明顺.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3, 42(5): 520-522.
[8]顾鑫, 邓盛齐, 张亦斌, 等. 稳定的新型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 [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6, 41(12): 935-941.
[9]Yasar NF, Polat E, Duman M, et al. In vitro effects of rabeprazole on human pylorus tone[J].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5, 21(2):217.
[10]高文, 胡伏莲, 成虹, 等. 国产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对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效果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4): 2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