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3-08 12:57陈灵明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互联网+

陈灵明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增添了不少活力,同事也迎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浪潮。文章结合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网+时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的发展必须要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大学生是创新创业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力量源头。高校必须要把握机遇,将就业当作导向,将技术创新当作培养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教学内容单调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安排的课程内容十分单一,比如有的高校就是一本创新创业教材。教师教学的模式也比较简单,更多的是采取讲座或者是大课堂这种教学方式。除此之外,讲课的内容理论偏多,教学方法基本都是讲授,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授课的教师均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不具备专业的授课教师。而兼职类型的创新创业教师虽然自身专业知识丰富,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但是在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优势,可能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安排,因为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才讲解这门课程。所以,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探索的欲望,长时间下去,就会产生一种教师和学生相互应付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高校不具备一支高水平且具备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丰富的师资团队。

3.教育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性。在政治环境方面,没有应在一个支持创新创业的气氛;在法律保护层面,服务范畴和力度存在限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在政策支持层面,虽然相对偏重,但是具体提供的方便不足。在资金方面,整体上来讲杯水车薪,审批较为困难;在舆论宣传方面,还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的落实。

二、“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时代要求互聯网+传统行业,也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有机结合,制造全新的生态系统。对我国企业来讲,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种类型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达到转型的目的属于一个良好的机遇。针对这一背景环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端技术的结合,技术领域均争先恐后的获得主要突破。借助这个机会强化行业总体的竞争力。电商和微商以及云商来势越发凶猛,不断寻找着新的目标与方向,最大限度挖掘潜在的商机。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新常态经济的必然之选。高校也不甘落后,教育部门也组织了相关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引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2.是人才成才的需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根本的资源,经济科技之间具有十分激烈的竞争,最根本的竞争因素便是人才,其发挥专业关键作用。目前企业发展速度过快,拥有人才就相当于是拥有技术,依赖人才和技术获得胜利已经是现代商业成功的重要渠道。基于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不断更新,加快网络经济发展,每个企业均在正火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对于企业占有商机能够提供帮助的人才受到各大企业的欢迎。

三、“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

1.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首先,调整相关政策,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我国以及地方政府应该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通道,简单化一系列审核的程序,解决大学生生在创业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构建有关政策规定,使创客和企业以及服务和管理部开展的活动,能够公平的按照秩序进行,进而降低大学生创业创新风险程度。

其次,设置专项资金,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经济支持。政府应该提倡国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这些机构给大学生审批小额贷款,简化流程,在经济方面给学生提供相关便利,解决大学生因为经济无法创业的问题。

2.高校发挥培养功能

由于互联网不断加快发展,对于教育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部分高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方法这些转变均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微课教学使大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魅力所在,这对于高校组织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第一,创新创业这种类型人才培养,必须要拥有专业和创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网络和综合技术这些方面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而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基础。所以,高校一定要建立一支高水平且具有生机及时代特征的师资团队,促进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随着互联网逐渐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对于产业程序十分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招生、培养、就业和创新创业进行有效合理的对接。高校教学科研这些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给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应用平台。

3.企业发挥基地功能

企业属于培养互联网+创业创新人才的第二个基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要由企业作为支撑,逐渐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一定要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功能。在学生创新创业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应该运用各种模式,例如见习和实习以及岗前培训这些,给大学生达到学生到职业人改变过渡提供相应的帮助。企业对于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和素质必须要具有超前的思考和计划,组织个性化的入职培训,不断提升新进大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和认知。建立互联网+创业创业的平台,设置科研题目和科研以及人才教育相关的基金。培养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进而推动企业发展的脚步。并且,企业还应该加强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利用企业家走进课堂以及订单人才培养这种方式,参加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当中,补充高校人才培养不足的地方,不断加强学生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望秀,李华新,李丽华.“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80-83.

[2]吕金梅.“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6):72-75.

[3]李利荣.高校融合“互联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思考[J].留学生,2015(9):225-22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互联网+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