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黎锦记

2017-03-07 19:57王祥夫
民族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陵水织锦贝壳

王祥夫

有一阵子,我对织物十分感兴趣,包括去日本要专门看日本的织绵,去南京也想去看看那么大的楼子织机,遗憾的是却没看到,只去织绵博物馆看了看花样繁多的织品。织锦的华丽是其他织物无法相比的,而且也厚,穿在身上不会像绫罗一样有那种轻薄的飘动感,特别地厚重沉稳,好的织锦要有真金真银在里边,只要给一点点光便会马上灿烂起来。藏民的衣袖领口常常用织锦缘一个边,便有一种家常的富贵气,平淡的生活便有几分华丽。

这次到陵水,古民居是第一要看的,其实是旧的老的建筑差不多都已被拆掉,而新建的还正在建,要等新建的古民居变得有味道起来,还得等待风吹日晒的许多时日。陵水的好,不在于它的大,倒在于它的小,中国的城市化是让人讨厌的事情,所以,便让人喜欢那些古村落和小镇。小镇的好,在于它的不那么人声噪杂,在于它的安宁和慢节奏,时光好像一到了这种小地方就放慢了节奏,是真正的岁月静好。苗寨或黎寨,其实从北边来的我是分不清的,但我喜欢那种格调,建筑是传统的,而且样样依照古制来,所以连那一梁一柱都显得真心的好,是真情真意。建筑怎么会有情意?木柱茅草原是死物,而如果人们日常的劳作和一代代人的生生死死让它们也知情知意,在这样的屋顶下吃一片刚刚打出来的牛皮糖,味道便真是与在其他地方不一样,在这样的屋顶下喝杯茶,那茶的味道也像是格外有一番滋味。端坐在阳光里,忽然对面的楼窗洞开一缝,有歌声便春风雨露般地飘洒下来,歌声的迷人处在于它让你想到柴米油盐之外人的情事纷繁,而木柱茅草的建筑有情意,因为它已是被人类心灵久久打磨过的道场。在陵水,让人忽然感觉到的,人气烟火气原来也会是这样的好。生活节奏慢下来对人的身心好处想必不难诠释。喝过茶,往里边走,大树浓阴里,便看到几個老黎婆在那里织锦。

黎锦是海南的名物,从纺织锦的线开始,据说一段好的黎绵最少也要织一两个月,而它的历史却据说要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之一,据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有一种说法是黎绵在织的时候要把美丽的贝壳和闪闪发光的云母片织到里边做装饰,这便是海南的特色,要在其他地方,恐怕很难找到既小却美丽的贝壳。据说黎绵的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所以黎锦又可以说是中国棉纺织业的活化石。古代文献里即有黎锦与其他织锦不同的特点是在织的时候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想必古时的美女们穿上这样的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会熠熠生辉十分漂亮。所以说黎锦在工艺上和其他织锦有很大的区别。《后汉书·南宝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时,孙幸为朱崖太守,“调广幅布献之”,这可以说明黎锦在那时候就已负盛名。南宋时江苏松江纺织家黄道婆在崖州悉心向黎族人民学习黎锦的错纱、配色、综线、提花等纺织技术,于元代元贞年间才返回松江,将技术传播到江浙和中原。黎锦古称“崖州被”,纺、织、染、绣工艺繁复,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图案多为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起码是在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元朝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而那听听都让人觉着惊艳的在织锦的同时把云母片和贝壳织到绵里的方法却没有在中原被继承下来,关于这一点,来陵水之前就很想看到这方面的实物,遗憾的是却也没有看到,更有一说,是远在春秋时期,黎锦的编织是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以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又叫“吉贝”。持此一说者都说黎锦怎么能把贝壳和云母片织在里边?而我宁愿相信它有。

站在树下看上年纪的老黎婆在那里织锦,上边的图案虽是抽象化了的,但依然能让人想象到龙凤、青蛙、蝴蝶或水牛,还有跳着舞的人物。看着黎锦上的这些动物或昆虫的图案,真是让人倍感亲切。农耕时代的风花雪月像是只在昨天,却被一双双巧手和一丝一缕的交错编织凝固在那一片片的锦上。中国的一部纺织史,黎锦可以说占据着最最重要的篇章,因为它的古老和对中原纺织文化起到的影响。所以说,来海南,一定要看看黎锦,而这次来陵水,看到身上和脸上尚文有刺青图案的老黎婆在那里缓而慢之地织锦,一刹间,只觉时光迅速在倒退——古老文明其实是不会被时空禁锢在某一个特殊时间段,也可以说美是没有时空的。这穿透时空的美起码还能在陵水让我们看到。

所以说,到陵水,不经意中已是对美的一次回溯。

猜你喜欢
陵水织锦贝壳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传承
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
海南陵水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陵水错把大风吹过的地方当成故乡
陵水共青团组织青年学习红色书法文化
美丽的贝壳
贝壳巧变身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海南陵水:用丰厚文化家底为旅游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