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忠
摘 要:通过作业、练习,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学生基础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答卷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实验题答非所问等造成了一些不应该的失分。教师也一直在反复强调,加强对学生规范性答题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但是同样的错误,学生还是在不断地重复出现。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教师只是完成了教学的过程和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关注度不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策略;效率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以适应新的高考考试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使知识体系与思维方法要求融合。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思维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总结,谈谈“思维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注重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与知识的生成过程相符合,提高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摩尔质量是学生在对物质的量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的新概念,但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摩尔质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学生熟悉的相对原子质量,得出两种原子的相对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结合1mol12C与其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推导,设计如下(简略):
1.复习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Mr=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比可得:=
2.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与12C、物质的量关系。
3.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通过知识的生成过程与思维的融合。完全理解了摩尔质量(质量单位为g)的定义,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来看,完全符合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使知识体系化的同时,学生形成了较为深刻的逻辑思维体系,形成了概念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
二、抽象概念理论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
高中化学除了抽象的化学概念外,抽象的理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选修四中的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该原理具有了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度,教学设计中应以具体直观数据为突破点,将抽象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设计如下: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LCO和0.1mol/LH2O(g),发生反应,平衡建立过程如下:CO+H2O(g)[?]CO2+H2
C(起始)0.10.10.10.1
C(转化)0.050.050.050.05
C(平衡)0.050.050.050.05
如向该平衡体系中再充如0.05mol/LCO,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浓度范围____。如将该平衡体系中的CO2移出,重新达平衡后,CO2的浓度范围______。
通过具体的数据关系,该原理可形象地概括为“对着干原理,但是不能一干到底”。使抽象的理论更加形象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注重思维方法的提炼总结,形成规范的答题思维模式
化学学科的特点:知识点多,不容易记忆。但如能使知识和思维方法有效融合,即便再复杂的关系,也会更加通俗易懂。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等。
例如:2012全国理综26(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题信息易知,该题为氧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其基本思路为:
找出化合价改变的反应物和对应的生成物:ClO-+Fe3+→Cl-+FeO42-
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3ClO-+2Fe3+→3Cl-+2FeO2-
4
再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为:3ClO-+2Fe(OH)3+4OH-=3Cl-+2FeO2-
4+5H2O
最后进行思维方法总结,使学生形成规范的答题思维模式。
四、通过特定的信息题,培养学生提取、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
不同的知识体系都有它的基本理论、解题思维方法作指导,需要我们通过例题的分析更加深入研究和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我的思维体系和规范的答题模式。但课堂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改變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的过程要以学生对课前学科必备知识的自学和理解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以必备知识为依据,在“思维”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从已有的思维层次入手,逐层深入,多角度,多层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延波,郭兴全.创新思维与能力[M].科学出版社,2004.
[2]赵玉清.课堂提问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5).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