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钦
摘 要:教具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传统的教具往往千篇一律,难以满足越来越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制作、使用个性化的教学工具。从几个角度探讨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教师能够更合理地运用自制教具。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制教具;使用方法;思考建议
教师通过科学地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个性化的教学工作,并且以此为基础,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自制教具的使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大部分的时间都必须要用来进行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学习,所以留给学生学习生物的时间并不多。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比较复杂,相对来说也比较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制教具作为突破口,通过自制教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比如说,在教学半透膜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因为半透膜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而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话,效果并不理想。而利用显微镜进行教学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使用显微镜进行教学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总体来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观察,所以实际情况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差、学习的效果也不太理想。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之前,会给学生大量的文献,让學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寻找制作半透膜的相关材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会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半透膜的模型,因为模型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所以学生对具体的内容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因为亲自动手了,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比较高,这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不断地优化这一教学模式。
二、利用自制教具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物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学习是基础,但是在理论学习以外,动手实验也是必需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学生才能够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而自制教具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起到比较大的帮助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实验,比如说在教学细胞的结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植物细胞的学习是重点内容,如果强制性记忆的话,效果可能并不太好。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安排学生来制作相关的模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我会让学生在课前对植物细胞的内容进行预习,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图片以及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的功能要有比较细致的了解,然后我会让学生寻找相关的材料,学生如果寻找不到的话,我会给学生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在上课的时候,我会对细胞的模型进行具体的讲解,然后和学生一起制作细胞的模型。因为工作量比较大,我还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这部分任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制作教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但需要指出的是,所制作的教具应该蕴含了所学知识,并且制作流程并不复杂。否则,教学的重点就变成了如何制作教具,而非如何去学好生物知识。
比如说在教学分泌蛋白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会根据教具的制作流程给学生分组并安排不同的任务。比如让第一个小组来制作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模型,那么第二个小组就需要去探究运输的全部过程,并且把运输过程制成示意图,因为运输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我又会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再进行分解,让不同的小组去完成这些任务。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学生在完成以后,我会让每个小组都派出一个代表来总结自己的小组收获,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就可以彼此学习,与此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
在现代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尝试使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自制教具的使用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选择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只有做好这些方面,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承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4(4).
[2]朱红.试析自制教具与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结合[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6):127-128.
编辑 谢尾合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