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
摘 要:首先分析了导致高中生在对化学题目进行解答时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以“如何应用错题反思策略,提高化学成绩”为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错题反思策略加以应用的方法,供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化学学习;错题反思策略
高中阶段开展的化学教学活动,关键目的在于对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夯实化学基础,并对自身的化学解题思维以及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希望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为高中生高效学习化学提供帮助。
一、导致化学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
1.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
高中生由于在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对化学题目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全面或是尚未完全掌握某项操作技能的情况,便较易导致理论被错用或是实验步骤混乱,进而影响解题的准确率与速度。
2.教师讲解不够清楚
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点进行系统并且科学的复习,学生便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清晰的化学知识脉络,在对综合性强、变化较大的化学题目进行解答时,出现错误的几率自然有所降低。如果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用了较为不恰当的方式,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导致不利影响在学生身上不断放大。
二、如何应用错题反思策略,提高化学成绩
1.养成反思的习惯
想要保证高中阶段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首先应当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是因为只有在错误中前进,才能够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合作学习法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首选,学生则应当牢牢把握此次机会,通过组织讨论小组的方式,在错题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实践结果表明,以小组为单位所开展的错题反思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反思环境,还能使学生主动开展纠错和反思的有关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成绩。
2.分析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
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强化错题反思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对错题原因进行分析,养成对错题出现原因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对高中阶段化学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高中化学更加偏重方程式、数字和实验这三个部分,在对相关内容或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学生应当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对错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正确答案进行仔细查看与思考,以此来达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巩固的目的。
例如:下列离子组中,无法在室温条件下大量共存于强碱性溶液、强酸性溶液中的是( )
A.Cl-、NH+4、NO3-、Cu2+
B.S2-、K+、SO32-、Na+
C.Na+、SO42-、K+、AlO2-
D.NO3-、Ba2+、Br-、Fe2+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化学知识点为离子反应,具体涉及离子间的络合反应、复分解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做题过程中,应当对“都不能”三个字引起重视,A选项中各离子组都能够在强酸性溶液中共存;B、C选项中各离子组都能够在强碱性溶液中共存;D选项中NO-
3、H+、Fe2+三者会在强酸性溶液中发生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OH-、Fe2+二者会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典型的复分解反应。因此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为D。
3.整理化学错题笔记
无论是对化学还是对其他科目而言,对错题进行整理都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对错题原因和正确解题步骤进行大量积累,才能对错题所涉及知识点的正确运用方法具有更加系统并且深入的了解。对高中生而言,在整理化学错题笔记的过程中,仅仅记录题目的正确解题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当对出现错误的原因和自身的反思加以记录,保证对错题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即使再遇到相同或是相似的题目,也能够避开可能出现错误的“陷阱”,保证解题的准确率。
错题笔记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学生应当在课余时间或是定期对笔记内容进行查看,分析每一道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其次,学生在对错题进行分析时,应当对导致解题出现失误的原因加以分析,例如,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个人马虎、教师讲解不够清楚等。再根据不同类型对错题进行分类,与其他同学针对错题原因展开交流和讨论。通过实践能够发现,这样做不仅能够巩固化学知识点,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通过对上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导致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教师讲解不够清楚这两种,想要杜绝由此而导致解题失误情况的出现,高中生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反思习惯,通过分析解题错误原因、整理错题笔记并对笔记内容进行定期查看的方式,将错题反思策略具有的作用进行最大化呈现,保证化学成绩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彭也涵.基于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的探究[J].留学生,2015(9):194.
[2]何茂林.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习惯的培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1):65-67.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