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对我院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17-03-07 01:49屈小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家族史降糖安全性

屈小琴

山丹县中医医院,甘肃张掖 34100

糖尿病(DM)具有发病隐匿、健康损害、社会危害、无自愈等特点,长期代谢紊乱、高血糖可影响组织器官、神经功能,超重/肥胖、吸烟、缺乏锻炼、蔬菜与水果摄入不足、血脂或血压异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不良、家族史等为DM危险因素。我国DM控制率呈现出明显分级特点,三级医院为50%左右,二级医院约为25%,而我院服务中心仅达到10%左右,血压与血脂控制效果不理想[1]。DM患者众多,大型综合医院难以全面控制血糖与防控并发症,因此要充分重视我院DM防治,纠正我院DM用药误区,提高我院DM控制率。本文评价了阿卡波糖(AG)对我院DM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我院2013年2月—2017年11月治疗的119例DM患者,119例均为本我院的常住居民,语言表达流利、意识清楚、生活自理,能固定就诊,随机血糖或2hPG≥11.1mmol/L,有多饮、多尿等典型DM症状。排除躯体功能严重损害,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老年痴呆、循环障碍、恶性肿瘤、甲状腺肿、甲亢、脑梗死、精神异常,高渗或急性乳酸昏迷、酸中毒,依从性差、流动性大、可能失访,沟通障碍、表达不清、认知障碍,对AG不耐受或过敏,试验期间中止服药者。分为AG组、参照组,AG组63例,参照组56例。AG组男42 例,女 21 例;年龄 47~75 岁,平均(64.4±5.7)岁;肥胖33例,超重14例,正常11例,偏瘦5例;体力活动:一般步行24例,中等强度27例,剧烈12例;频繁饮酒22例,频繁吸烟34例;DM病程<5年17例,>5年46例;有家族史35例,无家族史28例。参照组男40 例,女 16 例;年龄 42~73 岁,平均(64.1±5.4)岁;肥胖32例,超重12例,正常8例,偏瘦4例;体力活动:一般步行26例,中等强度21例,剧烈9例;频繁饮酒20例,频繁吸烟31例;DM病程<5年15例,>5年41例;有家族史32例,无家族史24例。参照组、AG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AG组、参照组时均注射胰岛素(诺和灵30R),3 次/d,餐前 0.5h 注射,0.3U/次~0.5U/次;同时给予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基础干预,戒酒戒烟,对症给予降脂、降压治疗。治疗AG组时加用AG,初始剂量50 mg/次,餐时嚼服或餐后0.5h服用,3次/d;治疗3d后可根据血糖控制效果酌情增减AG剂量,确保剂量≤100mg/次。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DM治疗效果,观察记录了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以评价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1.4 疗效判定

HbAlc<6.5%,FBG<7.0 mmol/L,2hBG<7.8 mmol/L,多饮及多尿等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尿酸、体质指数、血压与血脂正常,无DM进展,临床控制。HbAlc为6.5%~7.5%或HbAlc比治疗前降低>1%,FBG为7.0 mmol/L~7.8 mmol/L或比治疗前降低>30%,2hBG为7.8 mmol/L~10 mmol/L,症状缓解,好转。HbAlc>7.5%,FBG>8.0 mmol/L,2hBG>10 mmol/L,无效[2-3]。

1.5 统计学

采用Epidata软件核对统计资料,用SAS9.15分析参照组、AG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差异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AG组有效率90.48%,参照组有效率73.21%,参照组低于 AG 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

2.2 安全性评价

两组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正常。AG组腹痛4例,腹泻3例,头痛1例,低血糖1例,头晕2例,腹胀5例;参照组腹痛3例,腹泻2例,头痛2例,低血糖3例,头晕1例,腹胀3例;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症状较轻,患者均可耐受,治疗未受影响,治疗1周~2周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DM可破坏免疫功能,相关病症包括高血压、血管病变等,治愈难,危害大,高血糖负荷容易损伤眼、肾、脑、心等器官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血流与血容量,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或认知障碍,可致盲、致残、致死。减少DM危害的关键在于结合运动疗法与饮食控制、合理用药控制血糖与纠正紊乱的代谢机制,平衡代谢过程,降低DM患者的HbAlc水平,减少高血糖损伤、急性代谢性并发症。治疗DM时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应选择安全性高、降糖效果好的药物,避免肝肾损伤或我院患者拒绝用药,确保我院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减少非正常停药。AG为我院DM防治基本用药,应用广泛,能竞争性抑制糖甙酶、淀粉酶,延缓淀粉、麦芽糖、蔗糖、多糖等糖类物质在肠道内的分解速度、吸收速度,降糖特点为消峰去谷,使餐后血糖缓慢升高,可高效降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值,使餐前餐后血糖值维持稳定,避免血糖水平高低值差异过大,能减少或避免发生低血糖。同时可降低外周血CCK、GIP水平与提高GLP-1水平,能保护胰岛细胞、避免β细胞处于过度疲劳状态,避免糖类化合物过度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改善IR作用,加快葡萄糖的消耗速度,降低HbAlc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及实现全面降糖,延缓DM进展[4]。AG能加快脂肪酸的合成速度与促使脂肪组织沉积脂肪酸,对脂类物质合成代谢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避免机体过量分泌甘油三酯,改善血脂指标,有助于降低或控制体质量。能提高胃肠道酪酪肽与胆囊收缩激素水平,改善胃肠道菌群构成,提高双歧杆菌构成比,可降低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缓解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反应、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阻止氧化反应与应激反应不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缓解内皮损伤与保护内皮功能,降低NO与eNOS水平,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控制血压水平及防治高血压,抑制脂质沉积与血管斑块形成,同时稳定或逆转粥样斑块,降低心血管病风险[5]。DM代谢途径以胃肠道为主,肝肾代谢量极少,有助于保护肝肾功能,对机体CD8+、CD3+、CD4+、CD3+/CD8+水平的干扰较小,能避免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免疫抑制问题,安全性高。AG为口服用药,给药方便,对于血糖值较高的DM患者,联合应用AG与其他降糖药物,可以增强降糖效果。

[1]吴爱成,王礼,唐恒锋,等.2型糖尿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2017,32(10):849-852.

[2]王奕,陈雪辉,陈红兵.2型糖尿病发病进程中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03表达的临床意义 [J].安徽医药,2017,21(10):1840-1843.

[3]姚亚兰,王金霞,阚春明,等.单次大剂量对比多次小剂量STZ诱导昆明小鼠糖尿病肾病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12):1786-1790.

[4]陆炯,李函,邢茜,等.基于角膜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测的角膜基底神经变化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7,37(9):863-866.

[5]张艳丽,胡丽格,冯建军,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8):48-50.

猜你喜欢
家族史降糖安全性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