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羞涩的花朵”美丽绽放
——寄宿学校智障学生教育初探

2017-03-07 06:49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胡丹云
成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智障红领巾爱心

■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 胡丹云

让“羞涩的花朵”美丽绽放
——寄宿学校智障学生教育初探

■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 胡丹云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智障孩子的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必须送到正规的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和培养。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招收了一部分来自武昌区外的智障学生,包含湖北省外的少量智障学生。其中有40余名(约占全校总人数的25%)孩子寄宿在学校周边社区的“爱心妈妈”家中,每个“爱心妈妈”家庭照顾一名到几名寄宿的孩子。但他们与本地学生的地域差异和心理差距短,在时间内难以逾越:

第一,地域差异,导致沟通障碍。由于地域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这些来自不同城市或地区的孩子本身就存在年龄、性格、语言和习惯差异,所以沟通起来更加困难。而他们怎样在同一个屋檐下和谐相处,这不仅是“爱心妈妈”棘手的问题,也是班主任该操心的事情。

第二,寄人篱下,愈发感到自卑。俗话说: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如果说一个正常人寄人篱下会感到抬不起头,那么对于原本心存自卑的智障孩子来说,寄人篱下带来的自卑感和难以适从会更加强烈。

作为这些孩子的班主任,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寄人篱下的阴影,找到自信,在“爱心妈妈”家愉快的生活,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着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接纳,从心开始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背井离乡来到武汉上学的智障孩子,我必须用亲切的笑容、体贴的话语、细心的关爱去感染他们,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耐心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渐渐淡忘孤独和无助,进而从内心接纳我、喜欢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融入新的班集体,才会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

2009年,一名9岁的轻度智障孩子(脑瘫患儿)蔡某某从湖南岳阳来到我校就读,他被安排在我的班上,读二年级。当时其母与我交流了孩子的情况,我了解到他有一个智力正常的弟弟,为了两个孩子互不干扰,其家长决定将他送到我校就读,希望语言表达不清晰、写字困难、身体协调性差的他在我们学校读书能有所进步。至今我清晰地记得其母第一次对我说的话:“我把孩子送来这里,不指望他能成才,只求他能成人,成为可以生活自理、能够用语言与别人沟通的人,更希望他在这儿感受快乐!”正因为这番话,我小心翼翼地走进了蔡同学的世界,触摸到他内心的敏感与渴望,发现他不自信,不敢开口说,发音不清晰怕被别人取笑;非常害羞,经常脸红;刚寄宿在“爱心妈妈”家不太适应,缩手缩脚……针对他的现状,我尽量走近他:通过聊天(尽管他吐词不清,我慢慢适应他的发音、听懂他表达的意思)、手把手地教他书写笔画及简单的汉字、课堂上经常点他模仿说话并纠正发音,他渐渐地喜欢上学,喜欢上老师和同学,同时也渐渐融入这个集体。因为用心,我们彼此接纳。

前面提到的程某某,起初不愿寄宿在“爱心妈妈”家,一到晚上就不睡觉,哭着要奶奶。我反复与其父沟通,劝说奶奶陪她住一个月,等她接纳我、喜欢上我以后,再做她的思想工作;同时与“爱心妈妈”交流、探讨如何让她与同伴打成一片,渐渐淡化对奶奶的依恋。没想到一个月后,她顺利渡过了“断奶期”,适应了寄宿生活,喜欢上学,与同学们交流多了,开始学说普通话,哭鼻子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用心,我们彼此接纳。

二、信任,拉近距离

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信任可以理解为“信而任之”。我常想:只有信任学生,相信他们可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没有小瞧自己,因此干劲十足,如此一来不知不觉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蔡同学顺利融入班集体后,我发现这个孩子情商不错,能与同学、老师及寄宿在一块儿的小朋友和睦相处,还乐意主动帮助弱小的同伴。于是我将他的闪光点放大,让他成为同学们效仿的榜样,并有意安排他担任班干部,不仅告诉他要自己以身作则,还引导他如何帮助行为不够规范的同学。比如:整队、领操、收发作业本、帮能力弱的同学系红领巾等等。经过一到两学期的锻炼,他已经成为较成熟的班干部,性格开朗了许多,说话的清晰度逐渐提高,声音也响亮了,经常可以看到他灿烂的笑容,那个羞涩、内向的小男生已脱胎换骨。

三、奖励,增强自信

适当的奖励,是使人进步的动力。我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会交替使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当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我会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你真了不起”“你进步可真大”“真聪明”“太棒了”“掌声送给你”……当孩子们表现不太好时,我也会拐弯抹角地鼓励“你瞧某某同学多守纪律,你也可以和他做得一样好,试试吧”“你能改掉啃手指的坏习惯,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种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孩子认识到“我能行”“我很棒”!

上学期,学校大队部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必须每天佩戴红领巾,有检查有记载。孩子们总是记不住,只能靠家长督促。可是,家长有时也会忘记提醒孩子,红领巾佩戴率不高。于是,我采用物质奖励(代币制)刺激学生:凡是佩戴了红领巾的同学每天可以得到一枚奖牌(用不同颜色的色卡纸剪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每次领到奖牌都要回答出它的形状和颜色(培养认知能力、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当积满10枚奖牌,就能兑换一支铅笔或一块橡皮擦。这项措施一出台,颇见成效,大部分的学生记得每天佩戴红领巾,少数学生偶尔会忘记。经过反复强化,两个月之后,我班红领巾佩戴率总是居全校榜首。这学期,不需要物质奖励的刺激,孩子们仍记得每天佩戴红领巾。

四、赏识,收获惊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赏识和尊重是每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每个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作为班主任,应该让赏识成为智障孩子头顶的阳光。

面对一群智障孩子,我该如何赏识他们?其实很简单:赞赏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改变,欣赏每个孩子的质朴与可爱,发掘每个孩子的长处与优势,力争做到发掘潜能、发挥特长、补偿缺陷。

蔡某某喜欢运动,我时常鼓励他大胆表现,并向学校篮球队、乒乓球队和田径队推荐,让他试一试。不料他被校篮球队选中,每周进行2至3个半天的专业训练,教练反馈他训练时非常认真、刻苦,不偷懒、不贪玩,进步很大。2011年,他参加了全国特奥篮球比赛暨东亚区篮球比赛,获得个人篮球技术C组第三名,全国排名前十名。这次赛前集训,不仅使他磨练了意志,还增强了体质,蔡某某身高猛增8厘米;这次比赛,不仅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增强了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月他参加的2012年东亚区特奥篮球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当他挂着银牌站上领奖台,自信的笑容洋溢在他黝黑的脸庞。

两年来,在奖励与赏识的氛围中,程某某的进步也不容小觑。当初那个体态臃肿、平衡性差、语言表达困难的女孩,现在不仅能够仿说字、词、短语,还可以自发说三个单字组成的词语,如:“打电话”“我会做”等,有时候还能说出“我戴红领巾”“奶打电话了”;当初连握笔都不会的她,已经会独立书写简单的笔画与汉字;经过体育锻炼,她不再肥胖,走路也不再气喘吁吁了,还学会了慢跑呢!

寄宿智障学生的成长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爱心妈妈”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家校教育保持一致,方能促使孩子健康、向上、快乐地成长,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家长定期探望或电话问候。孩子刚刚离开父母寄宿在“爱心妈妈”家时,家长都会放心不下,感到牵肠挂肚,会天天电话联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就渐渐习惯了孩子不在自己身边,放心地将孩子交给“爱心妈妈”和老师,电话少了,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两个月不打来一个电话。此时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心情,家长没有顾及。基于这种情形,我在开学初就与家长商量好:每周至少一次电话问候,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与牵挂常伴左右、无时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尽量在假期(如:“五一”劳动节或“十一”国庆节)抽空来探望孩子,这样做不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性,也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爱心妈妈”对待智障孩子“爱”与“严”并存。孩子寄宿在“爱心妈妈”家里,那么“爱心妈妈”无疑扮演着“妈妈”的角色,角色演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爱心妈妈”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怎样对待智障孩子。每当一个孩子开始寄宿时,我会与对应的“爱心妈妈”进行一次详谈:在最初的适应期必须用爱心、细心、耐心感动孩子,与孩子培养感情,使孩子慢慢信任你、喜欢你,愿意住在你家里;渡过适应期后就要给孩子提要求,让他听你的话,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根据孩子能力的强弱具体要求);接下来就得训练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教他们如何与同伴和睦相处,想方设法丰富课余生活(如:晚餐前打打球),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如:带领孩子到超市购物、学学买菜)……这一过程中,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有严格的要求约束孩子的行为,否则就会变成无原则的爱或放任自流,这会严重阻碍孩子的成长。

总之,在寄宿智障学生的教育中,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和“爱心妈妈”交流、沟通,共商教育策略,便于及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尽快遏制、逐步引导。如果发现孩子的特长或好的变化,也能及时肯定、赞赏,加以培养,促其更快地发展。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智障红领巾爱心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爱心树(下)
“红领巾”是谁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