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研究

2017-03-07 13:33孔令芸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受血者器皿技术规范

陈 鹏,蔡 玲,孔令芸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研究

陈 鹏,蔡 玲,孔令芸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的相关技术规范问题。方法选取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600例,根据临床输血规范要求,对从采集血样到血液输注完毕的护理操作程序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结果严格按照临床输血规范要求进行输血,可以促进输血则会越显著。结论加强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提高血液的质量,还能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安全性,进行输血时还应该持续的提高相关的护理要求,增强临床输血技术的规范,来保障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护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政府相关部门为了指导医疗机构合理、科学的使用血样,而出台的操作规范[1]。临床输血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输血工作。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质量[2.3]。目前,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相对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应该不断地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革新。目前,由于较多的医疗机构没有与护理技术相配的输血技术,以下为报告总结。

1 相关的临床资料

选用从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时间段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5例,女性患者285例;年龄5~76岁,平均(36.21±8.24)岁。其中229例急诊患者、188例外科的患者、127例放疗的患者、56例内科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出现6例患者有过敏反应、1例发热反应、1例非免疫性溶血。给予这些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所有反应均消失。

2 规范临床输血技术的护理操作

2.1 标本的基本要求

输血技术的规范中要求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且规定受血者血夜的标本不可以出现溶血以及污染等现象,还规定留取非输液管道相应体积血液的标本。在本次的研究中,存在2例受血者没有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而是直接留取的输液管道的配血标本。这2例患者血液标本中的血浆或者红细胞等分子如果受到血液分子的影响,可能会使各分子浓度发生改变,从而就易导致实验的结果呈假阳性。如此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导致偏差,还需要重新采集血样。

2.2 血液输注的相应要求

血液输注在输血技术规范中存在相关的一些要求。以红细胞输注为例,规范中要求需将红细胞保存在(4±2)℃储血的冰箱内,而且放置的时间不允许超过35d。连续的进行输血时,在输完一袋血之后要使用生理盐水来进行冲洗,再输下一袋血[4]。并且,还应该重视对输血器皿的更换,通常情况下,每 12 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皿,或每输完两袋血更换一次输血器皿。以防止输血器皿滋生细菌,或者发生堵塞过滤网的状况。在本次的研究中,由于有2例患者没有根据规定来更换输血的器皿,致使输血速度渐渐变慢。

2.3 血液的保存要求

领取血液时,要提供领血单、输血同意书和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方可领取。通常状况下,每次仅能领取一袋。血液领取后,根据要求在常温室内停留的时间应该在30 min之内。血液领取后,如出现不需要输血的情况,应立即将所领出的血液送往血库保存[3]。本次研究中,1例患者由于领取血液后在常温室内停留时间超过30 min,影响了血液中细胞存活情况,致使患者出现溶血的情况。

2.4 在血夜加药过程中的要求

要求血液中不可以加入任何的药品。这是因为若是在血夜中加入药品后,一旦患者出现不良的反应而难以判断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的。

2.5 血夜加温过程的要求

在血液加温的过程中,应该将血液放置在温水中,水温控制在35℃~38℃适宜,并且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地轻轻摇晃水中的血袋。同时,血液在不断的升温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温,确保温度始终保持在32℃~35℃。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操作。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有1例患者在加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的控制水的温度,而使输入的红细胞出现非免疫性溶血。

2.6 对于输血时出现的各种反应的处理

在输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时刻保障管道的畅通。一旦患者出现不良的反应,就立刻停止输血。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受血者,应该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3 讨 论

临床输血技术的要求很高,其操作过程十分的复杂,步骤繁多,所以,护理工作在输血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次通过对我院600例输血患者的研究发现,将护理工作融入到输血工作中,对提高输血工作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加强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提高血液的质量,还能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安全性,进行输血时还应该持续的提高相关的护理要求,增强临床输血技术的规范,来保障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1] 周静宇.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差异[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3,26(4):265-266.

[2] 王梁平,周春兰.3例患者输红细胞致非免疫性溶血的分析与护理启示[J].护理学报,2007,14(5):163-164.

[3] 张西春,张雅丽,赵敏.输注血浆成分传播病毒的因素及病毒灭活的重要性[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9):927-928.

[4] 张印则.《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1):129-13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57.1

B

ISSN.2095-8242.2017.010.1872.01

猜你喜欢
受血者器皿技术规范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彝族器皿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