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域中民俗事项的隐喻解释

2017-03-07 22:16王素改
关键词:相似性民俗事项

王素改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认知视域中民俗事项的隐喻解释

王素改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俗研究重视对民俗事项的观察、调查和描写。民俗在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都受到认知思维的制约,通过人类认知的隐喻理论观察民俗,对无序的民俗事项进行审视,发现人类隐喻思维产生民俗事项主要有语音相似性、形状相似性、性质相似性和事件相似性等四种类型。

民俗事项;认知;隐喻;相似性

一、引言

民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一般认为民俗产生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传统风俗、神话故事、民间艺术、民间节日等都是民俗的组成部分。民俗研究十分注重民俗的田野调查,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产生了丰富的民俗研究成果。

民俗研究不仅要对民风民俗进行细致的描写和收集,同时也应该而且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语言学是国外许多学者认为的“当代领先的社会科学”,民俗学的奠基人格林兄弟早在19世纪就强调,了解一个民族和它的生活状况需要借助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民俗作为社会生活状况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在结识语言学家雅各布逊之后,受到结构主义语言的启发和影响创立了结构主义民俗学,极大地提高了民俗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水平,对民俗学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学良给《民俗学》作序时指出“在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民俗学、口头文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通过当代语言学的认知理论和隐喻视角观察民俗学,我们发现许多离散无序的民俗现象都受到人类认知的制约,共同受到隐喻的限制,通过隐喻视角的观察能对民俗的产生、发展、变化等给予恰当的解释,能更深层次的发现民俗规律。

二、认知和隐喻

(一)认知与隐喻的性质

认知(cognition)是功能主义者对人类智能在大脑中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的一种理论概括,即人类用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的心理过程[2]。比如说人类对声音的直观反映形成听觉不属于认知活动,因为这一过程不利用知识。但是,人们听到由一系列的音符组成的交响乐时就能产生心潮澎湃的感觉,通过声音触动心理,这一过程就属于认知活动的通感联想,即一种刺激同时激起多种感官的不同感知,从单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引向其他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在大脑中形成共鸣和联想。

隐喻(metaphor)在传统修辞学范畴中是一种修辞手段,与人的心理和认知无关。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与之有相互关联的另一种概念的认知过程,这种相互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中的联想。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映射,而是不断受到主观世界的影响。“一切感觉作用和直觉作用都是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3]。在隐喻结构中,人类经常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相提并论,因为在认知领域中人类将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感知交融来表达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比如说,天空的星星本是杂乱无章的,但是人们把星星划分为不同的星座,将北极星周围的一组星看成小熊形状并命名为小熊星座,将旁边的一组星看作大熊并命名为大熊星座,把七颗明亮的星命名为北斗七星等等,都是将生活中熟悉的概念投射到陌生的事物之上,将毫不相干的事物相互联系,这就是隐喻认知。

(二)民俗受到物质和认知的影响

民俗的产生、发展和传承必然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的民俗是难以想象的。人类生活中物质条件的变化通常会引起民俗的变化,同样的事物由于不同的物质原因会产生不同的风俗。比如,端午节是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汉族传统节日,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风俗活动是端午节的典型代表,但是在我国西北部由于受气候影响,几乎没有稻米和大的河流,自然端午节就不会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取而代之的是“吃粉团、驱五毒”“割艾折柳,插于门首”的风俗。

民俗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认知心理的影响。在物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认知心理决定民俗的样式。比如传统婚礼中新娘要坐轿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轿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婚车则成为一种趋势,婚车取代花轿是时代发展的物质条件决定的。但是在选择什么样的车作为婚车时则要受到认知心理的影响,比如通常选择三厢轿车,而不选用无后备厢的车,以避免“无后”;在河南新密,婚车逐渐由黑色轿车变为白色越野车寓意“无论道路多坎坷都要白头到老”。“有后”“白头到老”与“有后备厢”“白色”之间本无联系的事物被联想在一起便是受认知心理的影响。

三、民俗产生的主要隐喻类型

隐喻是人类的心理联想的过程,隐喻的基础是本来没有联系的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民俗形式受到隐喻的制约也以相似性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音相似产生的民俗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本质上是以语音指代语义的符号系统,语音是符号的能指,语义是符号的所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同的语音难免会表示不同的意义。许多意义都可以通过同音或谐音的方式进行表达,风俗中趋吉避害的抽象思想可以用语音相似的实物或图案表达。语音相似性产生的联想是许多民俗事项的隐喻基础。比如,逢年过节的祭拜活动中经常用鱼以祈求“连年有余”。实物鱼是指“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这与要表达的“连年有余”思想之间没有具体联系。在祭拜活动中“鱼”突出其语音外壳“yu”,与表示富足有余的“余”具有相同的读音,容易在人的大脑中产生联想,从而用具体的实物“鱼”代替抽象的“富足有余”。

通过语音相似表示民俗事项的事物可以是单一事物,也可以是事物的组合,每一事物表示一个或者多个。比如,在北方婚礼风俗中,新娘在进门时,要怀抱瓷瓶,跨过放在门口的马鞍,寓意为“入门平安”。这一婚俗在古代已有记载,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娶妇》载“新人下车檐,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一人捧镜倒行,引新人跨鞍蓦草及秤上过,入门,于一室内当中悬帐,谓之‘从虚帐’”。[4]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婚姻类》中记载“新妇怀抱宝瓶入坐,向吉方”。[5]湖南等地的婚礼中,在花轿前置一马鞍,新妇怀抱瓷瓶踏入盘筛,附身跨过鞍背。瓷瓶和马鞍与“平安”意义上没有任何的联系,瓷瓶凸显了与之相似的语音“平”,马鞍凸显了与之相似的语音“安”,瓷瓶、马鞍的组合构成了与词语“平安”在语音上的相似性,形成了两者隐喻的基础,最终成为婚礼中的习俗事项。

通过语音相似表示民俗事项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象征性的图案,图案经常应用于年画、服饰、建筑、餐具、饰物、雕塑等物品上。为了达到语音相似性,构成联想的认知基础,经常将几种本无联系的事物强作于一张图中。例如:画一只猴子骑在一匹卧着的马背上,旁边几只蜜蜂在飞舞,表示“马上封侯”。猴子骑马在现实中是一种不大可能的事情,“马背上”表示“马上”,“蜜蜂”表示“封”,“猴子”与诸侯的“候”同音,图画纯粹是为了表达“马上封侯”这一语义而将语音相似的几种东西凑在一起。

语音的相似性而产生的民俗事项,常常会由于方言的发音特点,只在方言内部得到认可。例如:在福建台湾地区庆祝和祝愿家中生男孩,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买新灯一对,悬于正堂梁上,由于在福建地区“灯”与“丁”同音,表示生男孩愿望的“添丁”用更具体的同音形式“添灯”来表达。这一风俗只在福建、台湾地区流行,在其他地区由于“灯”与“丁”没有语音上的联系,鲜有这种风俗。也有一些民俗会随着语言和风俗文化的交流而在其他方言中得到认可,甚至在全国得到认可。例如:数字“8”由于其在粤语中的发音与“发”相同,因此粤语地区以之为吉祥数字。随着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这一吉祥数字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二)形状相似产生的民俗

事物的形状能够直观地为人们察觉,具有形状相似性的事物在大脑中容易联系在一起,比如将两边高中间低的山称为马鞍山等,形成认知的隐喻基础。形状相似性产生的联系形成的民俗事项主要有两种模式:事物形状—语音—寓意;事物形状—寓意。

事物的形状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描述事物形状的语言能够与人的认知心理产生联系从而形成民俗事项。比如,河南新密的婚礼习俗中,结婚当天新郎和新娘都不能穿短袖、坎肩等衣服。因为从形状上看,这些衣服都没有袖子,是半截衣服。语音“半截”与婚姻不能走到头的意义容易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不穿没有袖子衣服的禁忌。

事物的形状可以直接与寓意联系,用事物直接表达民俗中的意义,从而产生民俗意象。例如,在民间建筑雕刻、服饰、雕塑等经常出现石榴、葡萄和葫芦等事物,表达“子孙众多、绵延万代”的愿望。《北齐书》有一关于以石榴祝愿子孙旺盛的记载“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诏收‘卿还将来’,仍赐收美锦二疋”。[6]台湾汉族婚礼风俗中有“榴桂”的风俗,女方要将婚礼中的赠品在完聘时交于男方,礼品中一般是两个锡盆,一盆种石榴一株,上面用银质的石榴点缀,另一盆植桂树或莲蕉花一棵,点缀银质桂花。其中“桂花”与“贵”谐音,“石榴”比喻多子。葫芦、葡萄是常见的藤本植物,枝叶繁茂、藤蔓细长的形象与汉族表达家族兴旺、绵延久长的寓意容易产生心理上联系。石榴、葡萄和葫芦的种子很多,容易与人们多子多福的意象相联系。

(三)性质相似产生的民俗

事物的性质是事物自身在产生、发展、消亡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这些特征容易在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被发现和总结,从而对事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事物的性质在为人类认知的同时,经常与人们日常生活中趋吉避害的思想相联系,从而形成民俗中的事项。主要的形式是:事物性质—寓意。汉族婚礼中的“吃茶”风俗和“送雁”风俗是这一类风俗事项的代表。

在婚俗中,“茶”与婚姻有密切的联系,吃茶意味着许婚。在各地的婚姻风俗中双方不同关系阶段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茶代表,甚至茶叶的个数也能代表对婚姻的认可与否。陆游在《老学淹笔记》记载:“辰、沅、靖州蛮有仡伶(今湘西怀化地区少数民族)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盖《竹枝》之类”。[7]歌词中“吃茶”即带有试探是否许婚之意在内。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今日八旗纳聘,虽不用茶,然必曰下茶,存其名也”。[8]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女子及笄,待字闺中。媒人上门提亲,女家以糖茶甜口,含美言之意。男子上门相亲,双方目成,女子递清茶一盏,男方吃茶后置钱钞或其他贵重物杯中,女方收受,是为心许。洞房前,以花生、桂圆、红枣等泡入茶中,含早生贵子之意,统称“三茶”,概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礼有证,合于古义。“茶”与婚姻之间的联系与我国长远的茶文化有关,同时也是“茶”自身属性在认知中的投射。明朝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言:“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也。”由于茶树在古代多采用播种茶籽的方式种植,“植而罕茂”,这一“不可移植”的属性与婚姻中矢志不渝的理想具有相似之处,容易产生联想,以茶为礼代表了对婚姻美满幸福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

大雁是汉族婚姻中的重要民俗事物,在婚姻的诸多环节代表不同的意象,这些寓意均与大雁具有性质有关。在行婚礼之前的各个环节中必有主持者执雁前导,《礼记·士昏礼》:“昏礼,下达采纳,用雁。”郑玄注:“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大雁作为候鸟,每年往来,不失其时,是书信的象征,在婚礼前的各个环节用大雁主要是由大雁这一属性在心理上的认识决定的。大雁也是男女婚礼中的吉祥如意的聘物,在许多地方志和笔记小说中均有记载。究其原因,大雁雌雄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与婚姻中男女相伴终生的寓意相同。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这与家庭中的长幼之序相同,是其礼让恭谦之意。

(四)事件相似产生的民俗

人们认为许多事情的产生都是有联系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重复出现的,两个相似的事情会有往往会有相同的结果,因此事件相似性也对民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事件相似产生民俗事项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先前故事—语言描述—民俗事项;事件—联想—事件。

先前发生过的事情,特别是名人轶事,容易为人们接受和传颂,在心理上留下很深的影响,当有新的事情发生时或将有新的人们容易受之前事情的影响和暗示,将两件事情联想在一起,从而形成民俗事项。例如:谚语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民间认为老人应避讳七十三、八十四。传说圣人孔子、孟子活了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再比如:五子登科描述了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窦禹钧,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的故事,《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后世认此为人生难得的荣光之事,称为“五子登科”。这一故事对人们的心理认知有很深的影响,民俗事项中表示祝福新人多生贵子在婚礼中将桂子、莲子、瓜子、枣子、橘子作为吉祥之物,暗含“五子登科”之意。这一民俗事项即是由“窦禹钧的先前故事”到成语“五子登科”最后形成用五种“子”表示的美好祝愿。

具有相同和相似的事件容易在人类的认知中产生联系,眼前事情常常会联想到未来的事情,这种心理暗示也经常产生民俗事项,比如:阳江渔民在出海时禁止洗头,尤其是忌看到女人洗头。因为洗头时“身流水湿”,这与人落水时的情形相似,预示着船沉人没。这一禁忌的形成是由事件的相似性为基础,“洗头”与“落水”在浑身上下都有水这一层面上具有相似性,通过认识思维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四、结论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俗研究重视对民俗事项的观察、调查和描写。我们通过认知学的理论观察民俗事项,认为民俗在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都受到人类物质文化的制约和认知思维的限制,通过人类的认知隐喻理论观察民俗,对无序的民俗事项进行审视,发现人类隐喻思维产生民俗事项的规律,概括为语音的相似性、形状的相似性、性质的相似性和事件的相似性等四种类型,通过四种类型方式观察民俗事项能对许多民俗的产生、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1]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7.

[2] 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 (清)徐珂.清稗类钞·五·婚姻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 (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1979.

[8] (清)福格.听雨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7.

责任编辑:毕曼

2017-03-21

河南省社科项目“祈使特征对副词的选择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cyy022)。

王素改(1980-),女,河南濮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和文化研究。

H030

:A

:1004-941(2017)05-0079-04

猜你喜欢
相似性民俗事项
冬季民俗节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民俗中的“牛”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