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峻旸
小提琴音色改变的几种物理现象及方法
◆胡峻旸
小提琴的音色变化与声波振动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的物理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本文从高中生的角度对改变小提琴音色的物理现象及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提高我们的演奏技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小提琴;音色改变;物理现象;方法
小提琴属于弓弦乐器的一种,从声学而言,一把完整的小提琴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共鸣系统,就是琴箱,用来加强琴弦振动的扩散力度;二是激励系统,就是弓,它触发弦,使其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三是弦振系统,包括张弦和琴弦,这是小提琴的核心系统;四是传导装置,就是琴码,它是振动从弦传到琴箱的介质;五是调控装置,比如旋钮,用来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音色。
根据演奏音乐的不同,我们要对小提琴进行相关调试,已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从而适应演奏曲目。我认为,改变小提琴音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改变介质、左手的技巧变化和演奏弓法等。下面,我将结合一些物理现象对改变小提琴音色的方法进行相关讨论。
(一)音色改变与弦受力情况。琴弦通过弦与弓毛之间的摩擦来发生振动,其过程是:弓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与琴弦发生摩擦,从而产生粘滞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琴弦发生横向位移。位移过程中,琴弦的弹性恢复力不断增大,直到大于粘滞力,然后琴弦便迅速回弹,最后回到平衡位置。在粘滞力的作用下,又开始向反方向位移,到达一定程度后,又回弹至平衡位置。如此反复,形成一个周期运动,使小提琴持续发声。弓压以及弓弦接触位置对小提琴的音色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弓压过大,琴弦的弹性恢复力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音色失真。在演奏小提琴时,触弦位置一般在琴码中间和指板下沿的三分之一处,在靠近琴码三分之一处触弦,会突出第5号泛音,使音色嘹亮,但稍显粗涩,比如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第二幕就是使用这种演奏方法。要想音色柔和,则触弦位置应在靠近指板下沿三分之一处,这样会抑制第1、3、4号泛音,使音色带有朦胧的味道,比如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与梅丽桑德》中,就有这种演奏方法。
(二)音色改变与弦振动。琴弦振动时,同时有三种不同的振动方式出现:横向振动、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其中横向振动,即左右振动,是琴弦振动的主要方式;纵向振动,即伸缩振动,对发声也有一定的作用;扭转振动,即摇摆振动,对发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小提琴奏出的音符属于复合音,在演奏过程中,我们想要通过一种特殊方法来获得单一泛音,从而使小提琴的音色更加纯正。那么,这样的方法是什么呢?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线密度、改变弦长和调整张力等方法来实现。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对音色都很大的影响。因此,作曲家们通常会在其作品中将特点指法标出,使演奏过程能够获得指定的音色。
(三)音色改变与声音传播。我们在物理课本中学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将在不同介质的界面之间发生折射,从而改变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在音乐上利用声波折射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谭盾的协奏曲《永恒的水》。乐手在敲锣的途中把铜锣放入水中,使锣的音高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音色。总结其原因,是锣的振动波传播介质发生了变化:空气-水-空气。因为传播介质的改变,使得声波发生折射,从而使演奏过程中锣的音色变得不一样。对于小提琴而言,也是通过介质传播声波而起到发生的,因此,我认为,这种通过改变声波传播介质来改变音色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提琴。如果我们可以寻找到一种可行的材料来制作小提琴,使乐手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将其转移到另一种介质中去,以此来改变音色。比如,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可以在拉弓的同时将小提琴放到水中,也可以在水中拉弓拨弦的同时再移出水面,甚至在水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演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小提琴的音色。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是我相信,随着人类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一定可以实现。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生,我认为改变小提琴音色的方法多种多样,触弦位置、压力不同、弓法不同,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音色。另外,通过改变传播介质来改变音色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这需要留给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期望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小提琴,使其音乐效果更加美妙。
[1]华天礽.小提琴制作中对小提琴音色有重要作用的几个因素[J].音乐艺术,2012,(2):63-67.
[2]杨白莹.论小提琴演奏中运用音色的重要作用[J].大观,2016,(10):84.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