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逻辑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2017-03-07 16:19李烨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利益价值观核心

李烨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利益逻辑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李烨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行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认同,才能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为稳固的价值追求,从而最终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基本缺失的,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中利益维度的缺省。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内容观念建构的出发点;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对象动机激发的关键;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功能现实建构的落脚点。为此,应以大学生利益诉求为切入点,构建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观认同的工作新思路;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逐利观,引导大学生进行利益结构的优化;应注重促进认同教育利益机制与其他机制的协调,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利益逻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引导大学生认知、认同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认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认同,才能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为稳固的价值追求,从而最终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而利益是价值观认同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内在动力。教育者应重视利益维度,注重研究和善于运用利益逻辑,以利益认同推动价值观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最终形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缺失与利益维度缺省

认同是20世纪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群体行为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视角指出,认同“主要是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历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p45)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认同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的情感上的共有和分享,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可将价值观认同界定为主体从内心即在情感、心理上自觉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自愿将其作为自己行为原则与标准的过程。价值观认同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内化、固化,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价值观践行的逻辑前提与基础。正如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父普列汉诺夫所言,社会心理建构是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现实的重要纽带,即意识形态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必须“普及”、“扩展”并“积淀”为社会心理。

马克斯·韦伯说:“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2](p239)这种统治的“合法性”包括其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而为了唤起人们对其意识形态的“信仰”,统治阶级常常依靠政治权威和理性权威两种方式。政治权威建立在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官方舆论与平台甚至动用国家暴力进行刚性的、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传播,以确立该意识形态的强势地位,是对教育对象精神文化的外在强迫。理性权威则建立在该意识形态自身合理性的基础上。正如黑格尔所言,理性的任务在于知道真理,所以,在理性权威树立的过程中,统治者会着力通过历史实践的辩护和理论的逻辑演绎,来凸显出其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加强民众对其的信服。固然,作为一种外在刺激,意识形态政治宣传的强度、幅度和频率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反应和注意,但是纯粹依靠政治权威容易因为强制性禁锢人们的思想而造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对峙状态,主流意识形态乃至整个统治的合法性也可能随之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自信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语言表述也简洁、质朴、生动,确实具备大众认同的理论品质。但是,纯粹依靠理论优势的说教式、认知式教育会使人产生枯燥虚无的感觉,导致心理上的距离感。显然,无论是政治权威还是理性权威,都是缺乏对受众的心理建构、没有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即没有让受众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流意识形态这两种常用的教育与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得到体现。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为在教育环节上偏认知教育而轻认同和践行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偏外在的灌输而忽略内在的动机激发。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在教学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上,重在“以理服人”,并以理论知识识记性的考试过关为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可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认同教育是基本缺失的,而认同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又在于教育中利益维度的缺省,即教育者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与发展特点,忽视了利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关键性、根基性作用,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难以真正形成。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定集团或阶级利益的体现,价值观只有和人们的利益相切合,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在当今中国,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转型,改革的“非帕累托效应”凸显。利益的多元与冲突必然导致价值观从同质单一走向异化多元。此外,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异质思潮广泛涌入、深入渗透,它们通过制造复杂局面、抢占大众阵地、重塑主流方向企图稀释甚至消解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使核心价值观在部分群体中面临地位丧失的危险。我国大学的应用性功能日益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必然受到这些时代变化的冲击。而且,相较于其他群体,大学生求知欲望更强,主动接触的国内外信息更为丰富,他们虽然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又具有一定盲目性,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他们善于表现自我,求异思维强于求同思维,追逐个性强于追求共性,易受制于个人当前体验,更加呈现出工具理性强于价值理性的趋势。忽略利益维度,即便教育者铺天盖地地宣传、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很难内化于大学生之心,甚至反而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利益逻辑

作为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价值观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的观念表达,其运行必然起源于、受制于、落脚于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核心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观念建构、受众的心理建构和功能的现实建构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价值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都为我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中的利益在“场”。

1.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建构的出发点,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奠定了内容基础。

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即经济关系决定,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3](p537)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利益,是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关系。就此而论,意识形态其实是社会集团或共同体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理想、价值标准、价值原则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当价值观与政治相联系时就上升为意识形态并成为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p103)价值观以现实发展着的利益关系为生成的出发点和基础,一定时代人们的利益结构直接决定着其价值观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变迁。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取决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与利益体系的结构形态和发展趋向,生存、享受和发展等层次的合理需要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获得了观念性重现,利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奠定了客体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奠定了内容基础。而美国学者奥苏贝尔曾指出,教育的最佳内容,是该内容与教育对象自我需求的统一,毋庸置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必须尊重教育内容的本质与运行规律。

2.利益激励与导向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认同的根本动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一种试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教育对象之心的过程,动机激发是这一过程的焦点。动机是欲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而需要的社会内容、社会格局就是利益。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可以说,主体自身对社会利益的追逐是激励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的、最直接、最稳定的驱动力量。马克思说:“一种意识形态,如果它不符合人们的利益和经验,就决不会成为这些人的意识形态。”[5](p39)列宁亦指出,千百万群众走向社会主义,“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依靠经济核算”[6](p572)在市场经济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对社会利益分化现实的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社会利益规定以及由此形成的情感和思想状态直接决定着认同能否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应当从利益上把握大学生个体思想发展的动因、特点和规律,在促进利益激励机制达成的基础上进行认同教育、以利益认同促进价值观认同。

3.整合协调利益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利益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建构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建构的落脚点。通过价值认同整合协调现实社会利益关系、优化社会利益结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利益的心理基础是需要,而需要除了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决定,也会受主体自身价值观念影响因人而异。价值观与利益交互渗透、密不可分,利益对价值观形成具有基础意义,反过来,价值观对人的利益又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利益的形成有三个必要条件:价值抉择、社会权利、身受好处。而价值观不统一,对利益的理解和抉择就会不同。例如在对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及其关系的理解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而功利主义的鼻祖边沁则强调自利选择原则,指出伦理道德不能不建立在为人类经验所认可的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和个人自我利益的追求之基础上。可以说,脱离价值观导引的利益根本不存在。价值观调节着主体的利益结构,并影响着利益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路径和方式。当民众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没有认识到不同利益的关系以及利益实现的合理原则时,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民众尽快认识到这一点。而当利益冲突过于激烈引发社会稳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时,更是需要通过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对多样化价值观加以引导和整合,使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得以解决,使利益关系得以协调。

三、利益逻辑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利益逻辑提醒我们,核心价值观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主要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表达及实现人们的利益诉求,利益才是意识形态权威的根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必须夯实现实的国家、社会、个人利益根基,必须重视大学生主体的利益动机激发与心理建构,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的利益在场。

(一)注重以大学生利益诉求为切入点进行认同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保障与协调机制。

1.注重利益的基础作用、激励作用,构建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观认同的工作新思路。

由于利益对价值观运行的基础作用,在当前日益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下,大学生面临的异质价值观干扰太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难度必将加大。而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大学生进行价值观选择的主要依据和直接驱动力就是自身利益。教育者必须以关注大学生利益诉求为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与大学生的利益诉求统一起来,努力构建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观认同的工作新思路。如前所述,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他们有着成长、发展的多样性需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世俗化与功利化影响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表现为注重感官享受和追求眼前利益等实用主义特点。因此,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从过程论的角度看,要给利益认同以适当的定位。习近平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找准工作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群众利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莫能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等的对学生利益需求的关注都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为此,教育者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正当的利益诉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尽一切可能地帮助大学生思考和解决他们在学业、求职、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与迷惘。要特别注意把关注学生精神利益诉求与物质利益诉求结合起来、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注重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要摒弃那种为确保人们的“共同的利益和精神需求”而把大学生对正当物质利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追求当作个人主义从而异化精神利益原本意义的错误观念。要切实关心贫困学生的经济需求,按照党中央、教育部的要求实现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研究生奖助政策全覆盖;要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特别应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推动出台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另一方面,要注重大学生精神利益的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利益的追求日趋强烈,作为知识经济主体的大学生,精神动因的作用也更趋明显。教育者必须对大学生所关心的思想上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加以正确解释和引导,特别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精神负担或心理障碍,通过身心和谐建设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和心智。保护精神利益既重要又非常困难,因为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的精神利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不像物质利益那样显性直观,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忽视、被损害。精神利益的多样性使教育者在保障大学生精神利益时容易顾此失彼,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交织与渗透也使教育者对大学生精神利益更难把握。事实上,利益追求的路径总是非线性的,大学生的利益需要很少表现为纯粹的物质或纯粹的精神方面,如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需要和自尊需要往往是相互渗透、并存的,这就使得教育者很容易用显性的物质利益来代替或损害隐性的精神利益,使精神利益的保障成为薄弱环节。

2.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逐利观,引导大学生进行利益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代表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归根到底也符合个人利益,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存在对立,亚当·斯密、功利主义都认为个人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利益,而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的总和并不等于社会利益总量,比如,本币升值会给持有本国货币资产的个体带来直接利益,但给出口企业和国家带来的则是负收益。事实上,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和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提倡自觉地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并认为,这并不是抹杀个人利益,恰恰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黑格尔也承认:“政治情绪一般来说就是一种信仰……是这样一种意识:我的实体性的和特殊性的利益包含和保存在把我当作单个的人来对待的他物(这里就是国家)的利益和目的中,因此这个他物对我来说就根本不是他物。”[7](p266-267)因而,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我们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应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与公正化,个体利益固然是引导个体行动的重要准则,但只有在个体利益不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维护个体正当利益才可以成为教育者所注重的激励个体价值观认同的第一驱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但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的生存发展问题,是超越于单个意志、能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一种“共同价值观”,体现了国家意志、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大学生的个人利益结构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实现更高程度的丰富和发展。

为此,要引导深受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影响的“90后”大学生厘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使其从信仰的层次而非仅仅手段层次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意识形态虽以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其本身是以信仰而不是利益的形式存在,是一种价值理性而不是工具、功利本身。工具理性本质上关注的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在价值观认同活动中,片面注重利益的人,就是持工具理性的人或者康德所说的依靠“假言命令”行动的人,这种人依照某种价值观行动并不是看重某种价值观本身,而是把某种价值观看成个人达到目的之有效手段、技巧或工具。工具理性、“假言命令”形成的认同和达成的行为是不稳固的。价值理性关注的是人类终极价值、最高价值,持价值理性的人,即康德所说的依靠“定言命令”行动的人,会认为行为在道德上本身是善良的,它不仅仅是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善良。价值理性形成的认同是沉淀、固化而执着的,是最终意义上的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信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理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休谟悖论的提出加剧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通融、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升华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二者的契合是引导人类克服生存与发展困境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就是把人自身作为目的,把人类的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因此,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他人的合理合法的利益,必须符合正义原则,才能受到法律和舆论的保护,作为社会、国家一员,公共利益与公平的实现是个人利益的前提与保障。这种利益观的树立可以使大学生不仅从个人利益,更会从国家社会共同利益的获得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豪感、认同感。这样,就能发挥国家、社会、个人各种利益力量的协同激励作用,达到利益激励的最佳水平。

总之,在重视利益在“场”的同时,要避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纠结于不正当利益、低层次利益、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的泥沼之中而无法完成现实超越性。利益追求、工具理性有其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为价值观信仰提供了准备和手段,但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只想一味地用利益尤其是个人利益来诱导大学生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大学生的完善和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导致越讲利益,越矛盾丛生,越丢失动力,形成与初衷正好相反的结果。只有从工具理性升华为价值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才真正成为一种价值自觉,从而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自我调控性。

(二)注重促进认同教育利益机制与其他机制的协调,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认同与认知、践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有机环节是相互渗透、密切相关的,认同教育必须与认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有机结合。此外,如前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焦点是对教育对象动机的激发,而动机的激发除了内在的利益驱动,还需要制度规约、榜样示范等诸多外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为此,在认同教育过程中,需要多种机制协调配合,需要形成纵向与横向交织的教育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8](p190)

1.认知导引机制。

认知是认同的逻辑前提和基本发端,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觉、知觉、解读、思维和记忆的过程。为此,需要以教师为主的教育者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具体、讲透彻。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利益本身的科学解释,注意甄别不同价值观背后的利益实质,以利益认知促进价值观认知。要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大学生认知从而批判普适价值观等反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通过思辨、选择促进其思想转化。为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教育,还有必要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要善于整合研究资源、凝聚研究力量,形成符合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和师生实际的话语体系和实现路径。

2.规范制约机制。

缺乏外在制约的个人自觉很难形成,价值观认同需要诱致性和强制性的结合。特别当大学生面对不当利益诱惑和利益矛盾时,容易突破道德底线,此时,法律、政策等规范作为一种外在强制压力,作用非常突出。应特别注重利用利益驱动极强的反向对称性建立实施相关的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例如,在诚信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从制度设计上加大大学生因不诚信行为所引发的利益损耗,从而使其远离这些行为。借助于惩罚制度,可以约束大学生的内心和行为,有利于营造良好地履行义务的氛围;而借助于奖励制度,可以从正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其自觉遵守。依靠规范进行制约有利于大学生被动地调整自己的价值标准,从而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榜样示范机制。

榜样使得价值观具备了人格化、形象化、具象化的形式,榜样受到强化的行为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模仿,具有替代性强化的效应。要大力挖掘大学生年度人物、“雷锋式”青年、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者、优秀毕业生、“师德楷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大家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看得懂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激发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高度热情,从而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困惑和失衡现象,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构筑抵御不当利益诱惑的坚固防线。尤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常常是学生行为的楷模和敬重的对象。为此,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9]要建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4.舆论导向机制。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有巨大的渗透性影响。要反对过多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利益、迎合低级趣味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宣传,积极营造正确的、先进的、真实的、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应对舆论宣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报校刊等传统媒体形式,另一方面,要特别善于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介。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播和斗争的新阵地。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在网络上的优势,通过电子论坛、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几乎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发表煽动性、破坏性言论,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挑战,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0]要针对大学生“数字一代”的特点,利用好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这个载体,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加强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政课教师博客、班级微博、qq群建设,增强校园网站的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提升校园微博、官方微博的公信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舆论生态的有效改善。

5.实践体验养成机制。

精神世界的改造与提升从来都离不开现实社会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现实人的实践体验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又在实践中实现其功能,实践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行的全过程。认同以实践为落脚点,实践强化认同、是认同的外化。而利益本身也要通过实践完成社会转化,利益的确认、发现与获得,利益结构的优化、利益矛盾的解决亦是一种实践体验与理性升华相结合的过程。而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理论教育突出、实践体验不足的问题。为此,应建构以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主渠道,以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基本平台,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体验教育模式。应通过思政课社会调查、大学生支教、“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挑战杯、大学生诚信驿站连锁超市、道德银行、诚信考场、模拟法庭、情景剧、大学生创业、仪式与典礼等实践体验活动,让大学生体察民情民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利益,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的认同,同时了解感受并学会处理利益矛盾。

[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0]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新华网,2014-02-28.

责任编辑 张 豫

G41

A

1003-8477(2017)08-0192-07

李烨红(1970—),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资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研究”(17JD71003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利益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