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畜禽安管严防应激
在鸡场内适当种植树木,减少阳光对鸡舍的直射,或栽植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以隔热。同时,还可在鸡舍周围空地种植草皮,营造鸡场内的小生态气候。将鸡舍墙面及舍顶涂成白色,以增加反射、减少吸热量,避免舍温大幅度升高。密闭式鸡舍,采用纵向通风降温法,同时实施湿帘降温;没有条件的可采用背负式或手压式喷雾器对鸡体喷雾降温。如是开放式鸡舍,可打开所有门窗,并适当增加风扇数量;在中午太阳辐射最强时在舍内地面泼洒冷水,也可用带消毒液的冷水在舍内喷雾降温;在鸡舍窗上搭遮阳帘或悬挂半透光黑帘。简易鸡舍可在鸡舍顶部覆盖石棉瓦、草帘、稻草、秸秆等隔热材料,并在运动场内搭建凉棚。
在盛夏来临前,确保养殖密复合理。保证饲料新鲜、无酸败、无霉变。避开高温时间喂料,可在早晨7:00前、傍晚6:00后或夜间相对比较凉爽的时间进行饲喂。傍晚7:00~9:00是鸡发生应激死亡较高的时间,此时不宜饲喂。可在不改变光照强度和时间的情况下,在凌晨0:00~3:00较为凉爽时给予2~3h的光照,同时提供饮水和饲料。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水温以10℃左右为宜。在炎热季节,免疫、断喙、运输、转群等工作宜在早晨或晚间气温较凉爽时进行。重视鸡舍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和防疫等工作,及时清扫舍内粪便,保证鸡舍内空气清新。平养模式时,宜应用水洗砂做垫料;如用刨花、稻壳、麦草等做垫料,要保证勤换垫料,使垫料保持干燥、松软。每周两次带鸡消毒,消灭蚊蝇。
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在饲料中添加2%~3%的油脂,以增加饲料的能量浓度。在保证日粮中必需氨基酸水平的前提下,通过适当降低粗蛋白水平,同时增加蛋氯基酸、赖氨酸的比例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在日粮中分别按0.02%、0.02%~0.05%的比例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明显增强鸡只抵抗热应激的能力。
若鸡群发生轻微中暑,应立即打开风扇,采取喷雾降温,同时提供充足的清凉饮水并添加适量的清热解暑中草药和维生素C等,可当即见效。当鸡只发生群体性中暑时,可根据鸡群症状的严重程度,立即选用抗惊镇静药和抗热应激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对于发生热应激的个别鸡只,应及时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保持环境安静,将其头部或脚浸在冷水中,同时也可在鸡冠、翅部位扎针放血,并滴喂十滴水(成鸡每只每次3~5滴,小鸡每只每次1~2滴)或喂给仁丹4~5粒,可收到明显成效。
高温条件下,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已成为克服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适口性好、新鲜质优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饲料中添加200~500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E,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适量添加碳酸氢钠(250mg/kg)和微量元素钾的含量,也可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
减少猪舍饲养密度,可降低猪舍内温度。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化饮水器,供给猪充足的饮水,促进体热散失。把干喂改为湿喂或采用颗粒饲料,可增加猪采食量。增加饲喂次数,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夜间加喂1次。搞好饲料保管,防止霉变。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力,应避开高温季节配种,可采用同期发情的办法,使大多数母猪集中在气温较适宜的季节配种。
高温环境中,在饮水中添加蔗糖、电解质等成分,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报酬。当温度超过34℃时,可酌情试用维生素C、维生素E、生物素和胆碱等抗热应激药物。饲料中添加10mg/kg大豆黄酮素或400mg/kg牛磺酸,也可减轻热应激对肥育猪的影响。给饲养在炎热环境中的猪饲料中补充300ug/kg铬(吡啶羧酸铬),可以缓解高温应激作用,提高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炎热环境中给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猪用助长素(中草药制剂),具有较好的促长作用,能降低料重比和耗料成本。选用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山楂、苍术、陈皮、槟榔、黄芩、大曲等配制成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将中草药、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添加剂,能协调猪体内的调节功能,增强猪的适应性和抵抗高温的能力,从而缓解猪的热应激。
新引进的肉牛,经过长途运输,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加上生存环境的改变,如果养殖人员管理不当,牛很易出现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疾病,这对牛进入育肥期很不利,影响育肥的效果。那么,新引进的牛有了应激反应该怎么办呢?
安置好到达的牛后,饲养员第一位的工作就是给牛补水。但是第一次饮水切忌暴饮,饮水量控制在15kg即可,间隔3~4h后改为自由饮水。
为了调整牛的消化机能,第一天只需要喂优质的干草,而且要适量,第2~3天在逐渐加量,并加喂玉米青贮料,第4天起加喂混合精饲料。之后,随着消化机能的调整,精饲料可逐渐加大。加料时还需要注意牛的食欲、粪便等情况,不可“拔苗助长”。
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将牛分群管理。分群的依据主要是按照品种、大小、强弱、性别、采食特点等,每栏10~15头为宜,保证每头牛占有面积4m2左右。分群的时间安排在傍晚时分会比较容易。另外还要加强管理,防止牛互相格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规模大的养殖场最好将牛群编号,这样更便于掌握牛的生长情况。一般用耳标法对牛进行编号。
这里的驱虫包括牛体内体外以及牛舍的驱虫。常用的驱虫药物有虫克星、左旋咪唑、敌百虫等。
增重剂一般育肥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埋植时牛的应激反应,提高增重的效果。
饲养员对新引进的牛更要多加观察,看它们的适应情况,看反刍、粪便、食欲、精神等方面是不是正常,如果发现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损失。只有身体健康的牛才能转入育肥期,获得良好的育肥效果。
最后,为了减少对牛的刺激,建议饲养员把编号、去势、埋植增重剂的操作集中进行,一气呵成,牛少受罪,人也少受累。
(王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