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谦,杨彦纺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学·语言
互动性:对孙康宜海外性别研究的考察综述
王 谦,杨彦纺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互动性问题研究,是孙康宜性别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国内外至今没有一部论著,从中西对话的角度或两性互动的层面对这一海外汉学的重大成果进行专门评介、研究。从孙康宜的研究体系来说,其古典诗词研究、性别问题的研究、文学史观的重构都与互动性问题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考察,在充分掌握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做一番详尽的综述,这是了解孙康宜海外性别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有利于中西性别理论的双向借鉴与互动。
孙康宜;性别研究;互动性
著名汉学家孙康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古典文学,由此进入性别研究领域。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和“受害论”的偏颇。海外汉学领域的性别研究硕果累累,却未引起国外性别批评者的关注和运用,孙康宜以自己在明清女性文学中发现的新型两性关系呼吁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从而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与相互借鉴。遗憾的是,互动性问题作为孙康宜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仍未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国内外至今没有一部论著对其进行专门的论述,海外文献的翻译、评介也严重滞后。因此,研究者另辟蹊径,尝试突破国内外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局限,对孙康宜的互动性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中外文献资料的考察,并从多个角度探究中外文献对其阐释的异同。
1.1 孙康宜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孙康宜的研究脉络大致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期间,集中于外国文学方面的研究;第二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向中国古典文学转向;第三阶段是1982年—2003年,以诗词为媒介展开性别研究,尤其是六朝诗和明清女性诗词;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主要致力于《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注重从性别问题的角度对文学史进行纠偏和补白[1]。总之,孙康宜的治学路径经历了从外国文学向中国古典文学,从世界比较文学向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在研究中,孙康宜不仅涉及中西方理论建构领域的互动,而且从更宏观的文化研究领域,以不同时段文学理论思潮为背景来研讨,由小见大,以微观见宏观,从中国延展到世界,逐渐掌握了从文本片段中多角度地发掘其整体文化意义的研究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
1.2 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概况及产生背景
前文中提到,孙康宜的性别研究是在第三阶段,其中还包括第四阶段对中国明清女性作家文学史空白的填补。总的来说,孙康宜性别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是关注西方性别理论的进展和前沿成果;二是中国古代妇女创作的文本,尤其关注各种妇女的声音、男女作家的关系以及女性道德权力等话题。”[1]研究者发现孙康宜的互动性问题研究与她整个的性别研究是同步的。孙康宜在对明清女性诗词史料的研究中发现:明清时期,女性文本能够进入经典的行列,这一方面归因于女诗人们的主体意识,自觉地收集、编撰女性诗集,另一方面则是男性文人对女性诗人的推崇,为她们作序,从而提高了才女作品的地位,使之经典化。男性和女性作者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文人和才女在文学创作和作品出版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合作,甚至互相激发创作的灵感,这些成果是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重要发现。
此外,孙康宜一直“关注西方性别理论的进展和前沿成果”[1]。在关注中,孙康宜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众所周知,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所谓‘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早已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汉学界。尤其是,汉学界所出版的有关中国古典性别研究方面的书籍突然以雨后春笋的速度充斥了学院的领域”[2]。海外汉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理应受到性别理论研究者的重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她在《性别理论与美国汉学的互动研究》、《美国汉学研究中的性别研究》、《从差异到互补:中西性别研究的互动关系》等一系列论文中提到这种令她质疑的现象,同时促使她去探究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在探究中开启了中西性别理论互动研究的新领域。
2.1 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论著概况
孙康宜自1968年离台赴美,一直以英文发表研究成果,直到1994年,才首度在台出版以中文为主的《耶鲁潜学集》。孙康宜的英文论著颇丰,她的《Review of 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1978年),开启了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孙康宜英文著作中,与互动性相关的研究著作有8本。《Canon 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Poetry:Problems of Gender and Genre》(1990年)对中国明清的性别问题发问,批判传统的性别歧视和偏见,试图建立新的性别研究模式;《The Late-Ming Poet Ch’en Tzu-lung: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1991年)是她的两性之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发端之作。孙康宜和魏爱莲合编《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明清女作家)(1997年),和苏源熙合编《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中国历代女作家选集:诗歌与评论)(1999年),这两本书目前国内还未翻译,主要收集整理和翻译明清女性文学,重新界定女性作品的经典化地位,并进一步探讨两性之间的关系。她的英文论文《Liu Shih and Hsu Ts’an:Feminine or Feminist?》(1994年)将柳如是和徐灿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身份的女作家进行比较,探讨其背后两性之间的和平和平等关系;《Ming-Qing Women Poets and the Notions of“Talent” and“Morality”》(1998年)在强调男女并非相互对立的同时,借鉴了福柯的权力理论,发掘隐藏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权力”,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所拥有的一种特殊权力,以及这种权力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意义。而后《Questions of Gender and Canon in Ming-Qing Literature》(明清文学中的性别和经典问题)(2000年)对女性作品出版和兴盛的原因进行探究,发现男性文人和出版者运用各种策略提高女性诗人在文坛的地位,使女性作品进入经典化行列;《Gender and Canonicity:Ming-Qing Women Poets in the Eyes of the Male Literati》(2001年)借助明清的史料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男性和女性作者之间是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文人和才女在文学创作和作品出版方面都有着相互的合作、创作灵感的碰撞,以及男性文人对才女的尊重和赏识,运用各种策略促进女性作品的流传和出版。
可以看出,孙康宜性别研究的主旨是:“通过新的材料来批判现有的历史、文化与性别理论,突破旧有的研究模式和概念,并企图建立新的研究理论和视角。其中‘所谓的批判就是批判传统的性别偏见,试图重建两性平等的价值观’。”[3]其目的是通过对材料的重新研读,突破原有的局限,重建新的性别互动观,力图把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带到国际舞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女性文学,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2.2 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书评概况
国外对孙康宜的研究大多以书评的形式呈现,1993年WILLIAM T.ROWE 的《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in Late Imperial China》是对《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的书评。1998年Lau Nap-yin对孙康宜《Feminist Readings:Classical and Modern Perspectives》的评论,认为孙康宜通过反省西方性别理论的建设,希望重新评定中国古代的女性及两性关系。
从Jstor搜集到的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关注的有:Jerry Dennerline在《CHINA AND INNER ASIA》(1992)对《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评论,认为明清的重情观和宽松的文化氛围,使陈子龙与柳如是缔结了诗词情缘,完成了他情与忠的生命哲学和美学阐释。Katherine Carlitz(1995)评论《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重情观对于陈子龙柳如是情缘的影响,与陈柳两性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一种氛围,助推陈子龙完成了情与忠的悲剧美学。Tonglin Lu在《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1999),对《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评论,认为孙康宜对明清女性文学提供总的概述,填充女性历史的空白,为女性历史的再发现开辟空间。以及Allen N.Haaheim在《Pacific Affairs,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Winter,2000-2001)评论《中国传统女作家选集》发现了女性的历史,重新界定女性的声音,为女性经典化地位作出努力。Giovanni Vitiello在《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2013)评论《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指出孙康宜力图为明清女性经典化作出努力,进一步阐释男性为女性文学的繁荣所采取的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文献侧重于书评,而且着重历史史料的考察。通过对互动性问题的国外文献考察,可以看到中西研究的异同,中西对两性之间互动理论接受的异同,包括原始文献与译介文献之间的观点差异。例如:同样是对孙康宜的《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的评论,胡晓明的评论和Katherine Carlitz的书评侧重点就不同,胡晓明认为孙康宜最引人注目的新意在于揭示情与忠合一的诗学阐释,而Katherine Carlitz则深度剖析重情观对陈子龙、柳如是情缘的影响。
在对国内研究现状具体阐释之前,研究者首先对国内孙康宜著作和期刊论文的译介进行粗略的统计。通过知网、读秀网、相关电子书下载、图书馆书籍馆藏查阅等资料检索和查阅,粗略统计:孙康宜海外汉学研究主要论著有18本,期刊论文有30多篇,其中有5本是以中文写作,其他书籍多是国内学者译介和引进,还有两本书国内尚未翻译。孙康宜的论文被翻译后大多被不同的论著所收录,增加了资料搜集的难度,知网上能够找到的相关论文多是中文,不利于原始文献的查证和深入研究。其中孙康宜海外汉学研究成果与互动性研究相关的书籍有8本,期刊论文有23篇。除了这些研究外,孙康宜还组织和参与了4次有关明清女作家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出版相关论著。经过统计发现孙康宜的互动性问题研究理论还散见于各类论著和期刊之中,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内容还与文学经典,文学史观,性别研究的文献资料密切关联,需要研究者提炼其相关的理论观点。并且国内对其互动性问题研究的专题性论著还未出现,专题性论文也未形成,目前所查阅到的相关研究,硕博论文有4篇,期刊论文有10篇,访谈录7篇,书评1篇。
3.1 孙康宜互动性研究专著统计及内容特点
从掌握的资料看,孙康宜对互动性问题最早提及的是《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1998年),男性文人和女性文人构建的新型男女关系;后又与魏爱莲(1997年)合编了《明清女作家》,与汉学家苏源熙合编选集《中国历代女作家选集:诗歌与评论》(1999年),这两本书是孙康宜为明清女性文学进入经典化地位所做的努力,力图为女性地位重新定位,也为两性互动性问题跨语境研究的推进奠定理论基础。《古典与现代的女性阐释》(1998年)和《文学的声音》(2001年)开始把互动性问题研究作为自己的性别研究领域初步探讨,认为诗歌的世界是男女两性共同的园地,并在全球多元化的语境下提出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研究。《耶鲁·性别与文化》提出性别面具、性别越界等术语,进一步推进互动性问题研究。互动性问题研究真正成型是在《文学经典的挑战》(2002年)的论文中凸显出来,提出了“文化的双性同体”。而《剑桥文学史》(2010年)最终将互动性问题纳入文学史中研究,填补女性历史的空白,重新界定男女两性的关系。可以看出,她对互动性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明清史料研究中逐步成型的。
国内对其研究的论著几乎没有,可以提及的有孙康宜的《柳如是和徐灿:女性还是女权主义?》(1996年);《走向“男女双性”的理想——女性诗人在明清文人中的地位》(1999年);《性别的困惑——从传统读者阅读情诗的偏见说起》(2002年);《老领域中的新视野——西方性别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探索和突破》(2002年);《末代才女的“乱离诗”》(2002年)等,这5篇文章分别被国内专著所收录,说明当时中国学者已经关注孙康宜两性之间的互动性研究,只是没有形成论著,是隐形的论著研究。
3.2 国内研究综述
通过研究发现,孙康宜的互动性问题研究没有专门的著作,几乎都是零星地嵌在其论文中,是在搜集明清史料中发现两性互动,进而提出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研究。因此,孙康宜性别研究之互动性问题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两性之间的互动性研究;二是: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问题研究。
3.2.1 两性之互动性问题研究
孙康宜的两性之互动性问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女性作品进入经典化行列问题的探讨——提出文化的双性同体概念——两性之互动性问题的新方向的阐释,对性别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国内对孙康宜两性之互动性问题研究大多是借助孙康宜的两性之互动性研究的性别术语来展开论述,兼用史料和史实,挖掘男性文人和女性文人之间建构的一种平等和互动的关系,来探赜孙康宜的两性之双向互动性理论。
首先是张宏生的《经典的发现与重建——孙康宜教授的访谈录》(2002年),首次提到女性意识在性别研究中的意义。张健《情与忠诗体与词体中的变奏——读孙康宜教授的<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2005年),认为孙康宜对妓女新形象的见解石破天惊,“男性文士和歌伎们发展出一种近乎平等的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男女关系”[4]。孙康宜、钱南秀的《美国汉学研究中的性别研究——与孙康宜教授对话》(2006年)则通过访谈的形式,提到汉学性别研究的新方向——互动性。台湾陈鹿宇的《双语教学中的文学与文化——孙康宜与她的“乌托邦”》(2008年),指出孙康宜性别研究的主旨。徐志啸的《异域女学者的独特视角》(2009年),探究孙康宜作为异域学者的独特视角——男女双性、两性互补、性别超越等,“特别在于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差异对比和文学中的性别研究方面”[5]。涂慧《挪用与质疑,同一与差异:孙康宜汉学实践的嬗变》(2012年)提到孙康宜关于互动性研究的性别术语,即文学声音中“男女声音置换”、“文化男女双性”和“性别面具”,“兼具西学中用与中研西补”[6]。朱巧云的《论孙康宜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多重意义》(2013年),从多角度分析孙康宜海外汉学研究对性别研究的学术意义,认为“明清女性作品的繁荣是一种男女共同构建的文学盛宴”[7]。胡清波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世界意义——论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性别研究》(2013年),“把明清女诗人的空前繁荣放在了明清文人文化的上下文中作出了新的阐释”[8],两性之间的互补关系,促进了女性著作的出版和搜集整理。再到殷晓燕《汉学视阈下的明清女性文学经典化探析——以美国汉学家孙康宜之观点为例》(2015年),从内外因素剖析了孙康宜对明清时期众多女性作品未被经典化原因的分析,认为男性文人如此热衷于出版女性作品,在于“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种‘认同感’”[9],这种认同感促使男性文人突破自我局限,使女性文学进入空前繁盛的时代。
可以看出,孙康宜的研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成果颇丰,由对关于“文学的声音”的三个术语的阐释——女性主体意识的解读——逐渐发现孙康宜两性之互补性研究,对孙康宜的研究多角度层层推进。
3.2.2 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问题研究
孙康宜作为华裔,除了关注两性之间的互动,还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探幽索微。与两性之间的互动性问题相比,其一是孙康宜的中西性别理论则更为直接,有专门的论文论述;其二孙康宜的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是建立在两性互动性问题研究成果之上的,是在已有的海外汉学性别研究成果丰硕,却未引起西方性别批评者关注和运用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使中西性别理论由“单向”发展到“双向”促进和交流,推动全球多元化发展。
国内的研究,首先是涂慧的《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2011年)认为海外汉学家倡导中西文学理论资源互补,体现了以孙康宜为代表的汉学家学术研究上的成熟[10];涂慧的《挪用与质疑,同一与差异:孙康宜汉学实践的嬗变》(2012年)认为随着孙康宜学术研究的不断成熟,其学术的立足点在于“探讨西方语境下的汉学研究能给西方甚至全球文化带来怎样的广阔视野,如何促进东西文化的真正对话与互补”[6];Xu,Zhixiao《Gender and Literature:East and West-A Female Scholar’s Particular Perspective》中,指出孙康宜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平等看待中西文学与文化[11];胡清波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世界意义——论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性别研究》(2013年)认为,正如孙康宜所说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双向’的过程”[8],中国学者需要建立自己的本土化文学理论。
无独有偶,孙康宜对互动性问题颇为关注,但国内对其互动性问题的发展脉络、理论成就,国外文献资料的考察,缺乏整体的较为系统的研究。虽有论文涉及,但都是浅尝辄止,且缺少对国外外文文献原始资料的借鉴和整理。故从中西对话的视角对孙康宜的两性互动性、中西互动性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考察,既是了解孙康宜海外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能促进中西理论的双向促进。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让我们得到四点结论:首先,关于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的研究虽然不多,但是启发性强。如:张宏生《经典的发现与重建——孙康宜教授的访谈录》,首次提到女性主体意识;张健《情与忠诗体与词体中的变奏——读孙康宜教授的<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通过男性文人和歌妓之间的精神沟通,来诠释一种新型的男女关系。这些文章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互动研究的另一种视角。其次,国内研究借鉴孙康宜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例如胡清波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世界意义——论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性别研究》,将孙康宜的“文化的双性同体”与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相比较,虽然只是一小部分的论述,但是足见中国学者对孙康宜中西比较方法的运用自如。再次,国内互动性问题研究以术语研究为主,如涂慧的《挪用与质疑,同一与差异:孙康宜汉学实践的嬗变》提到孙康宜关于互动性问题的性别术语——“男女声音置换”与“文化男女双性”等。最后,国内学者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从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孙康宜的两性互动性研究与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前者理论的逐渐成熟推动后者理论的建构。国内学者并未将两者结合起来,也并未看出两个角度的联结点。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对孙康宜海外汉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评述,例如:段江丽的《经典的还原、阐释与重构——孙康宜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述论》(2016年)认为“孙康宜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引入性别理论的视角,同时又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12],探究孙康宜的明清文学研究特色及其世界性经典意义。
当然,对于孙康宜这位美国汉学家而言,也无法脱离西方的学术传统和思想背景来研究中国古代的妇女创作,在研究中也难免存在因对中国文化环境的认识有限而导致的误读。但她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中国明清时期的特殊历史语境,查阅资料一丝不苟,并对自身的研究进行自我反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学术素养,我们看到这位美国汉学家正在向更为切合中国文化和历史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着开拓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孙康宜作为一个海外汉学家,她的互动性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寻求一种双向互动和双向借鉴,正如周宪在《也说“强制阐释”——一个延伸性的回应,并答张江先生》中提倡的“理论之间的协商性,即并不是放弃各自理论立场和价值的妥协跟风,而是各种理论在交锋对抗中既坚持又有变化,不但发展了自己,同时也在改变他者”[13]。
[1] 孙康宜,宁一中.跨越中西文学的边界——孙康宜教授访谈录(上)[J].文艺研究,2008(9):71-72.
[2] 孙康宜.从比较的角度看性别研究与全球化(上)[J].文史知识,2004(11):68.
[3] 陈丽宇.双语教学中的文学与文化——孙康宜与她的“乌托邦”家园[C].第四届文学与资讯学术研讨会会前论文集, 2008(10):114.
[4] 张健.情与忠诗体与词体中的变奏——读孙康宜教授的《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J].北京大学学报,2005(4):152.
[5] 徐志啸.异域女学者的独特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2009(2):81.
[6] 涂慧.挪用与质疑,同一与差异:孙康宜汉学实践的嬗变[J].世界文学评论,2012(2):280.
[7] 朱巧云.论孙康宜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多重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3(3):170.
[8] 胡清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世界意义——论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性别研究[J].华中学术,2013(2):112-121.
[9] 殷晓燕.汉学视阈下的明清女性文学经典化探析——以美国汉学家孙康宜之观点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2015(4):89.
[10] 涂慧.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J].世界文学评论,2011(2):298.
[11] Xu Zhixiao.Gender and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A Female Scholar’s Particular Perspective[J].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West,2011(2):141.
[12] 段江丽.经典的还原、阐释与重构——孙康宜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述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6(4):69.
[13] 周宪.也说“强制阐释”——一个延伸性的回应,并答张江先生[J].文艺研究,2015(1):58.
(编辑:刘彩霞)
Interaction: A Survey of Kang-i Sun Chang’ s Gender Studies Abroad
WANG Qian,YANG Yan-fang
(School of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Kang-i Sun Chang’s gender study,there isn’t a treati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no-Western dialogue or gender interaction level of this overseas Sinology major results of the special evaluation and research.From the research system of Kang-i Sun Chang,the classical poetry,the gender problem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teractive problem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make a detailed review on the basis of fully grasping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This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understanding Kang-i Sun Chang’s overseas gender research,which is also beneficial to the two- interactive.
Kang-i Sun Chang;gender studies;interaction
2017-03-20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16CXZZ188).
王 谦(1990—),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
I206.48
A
2095-8978(2017)03-0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