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鹏飞
(广东理工学院 思政部,广东 肇庆 526100)
政治·法律
重释传统:儒家文化“慎”德思想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胡鹏飞
(广东理工学院 思政部,广东 肇庆 526100)
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慎”是一种美德,并保障着道德的实现。本文以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及经典文献为资源,梳理出“慎”德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并指出传统“慎”德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对于个体的自我完善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文明的提高和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慎;儒家;“慎”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考察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道德现象放在历史条件中,特别是放在当时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文化形态中来进行研究”[1]。所有的道德现象都必然出现在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发生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孕育下,为人的思想意识和状态所反映。
最初的“慎”指的是原始初民举行祭祀活动时的一种心理状态,“献祭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神的欢心,从而使人们得到福佑;与此相反,对神的任何亵渎犯罪,在他们看来,都会触怒神明而得到灾祸。这样就在他们的行为中规定了种种的禁忌”[2]。直至西周,周武王克殷,天命、神意发生了转移,“帝神”神秘性的绝对力量旁落,“周人的理解中,天、帝、祖先被赋予了具有伦理内涵的道德品格”[3],神意是有理性的,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由此具有道德意义的“德”的观念产生。此时周人并不是不信奉天命、神意,而是“根据神意的指引,最大限度地完善并保持神灵赋予的道德品格”[3]59,对神意的敬畏就是出于对天、帝、祖先道德理性认同而进行的道德自觉行为,此时的谨慎表现为对“德”的珍视和遵从,即“修德配命”“以德配天”。由此,具有理性觉醒和人文意识的“慎”“德”思想得以产生。
在先秦儒家,孔子是第一位讨论“慎”德的思想家,但其“慎”德思想是与“仁”和“礼”结合在一起的。孔子明确提出“慎而无礼则葸”(《论语·泰伯》)。没有礼的约束和限制,慎会成为狂傲、放纵;达不到礼的标准,慎又会成为懦弱、畏惧。合礼,慎才能成为“德”,才能中庸合宜,以“礼”为“慎”的规范和标准,是儒家“慎”德思想的特点之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最高的道德价值追求,而““慎”德”则是成就仁德的内在要求。
在孔子的德治思想体系内,“慎”德的运用十分广泛。首先是存身于世、成事成人的方法。孔子时逢“礼崩乐坏”“邪说暴行”盛行的春秋时代,生存于其中,孔子采取一种“乐观的紧张”态度[4]。孔子称赞其弟子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行戮。”(《论语·公治长》)赞同伯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主张:“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卫星言孙。”[5](《论语·宪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孔子都主张修养自身、约束和限制自己,慎言慎行、“泰而不骄”(《子路》)、“临时惧”“好谋”(《述而》),恭敬、谨慎、认真地做事。在孔子处,“慎”也是与人相处的方式,识人应该谨慎。
孔子思想中,能够体现“慎”“德”内涵的是“畏”“敬”“戒”。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慎”意味着有所“畏”,是对源自于人身之外的权威、力量或道德命令的恐惧和遵从。因“畏”而生“敬”,“敬”是“儒家对时间本质和人生意义的全部理解”[6],孔子曰:“事思静”(《季氏》),“修以为敬”(《宪问》),敬是对世界崇敬庄严、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是对自身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敬畏的心理和自觉意识灌注于人的修养实践就是“戒”,孔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孔子将“慎”德的内涵进一步确定、深化了“敬畏”“警戒”“节制”的心德、行德内涵,凸显了人在“慎”德修养中的自觉和主体性。
孟子从其性善论观点出发,为“慎”“德”寻找到了价值根源,从根本上肯定了人可以具有“慎”德品质的可能性。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孟子·公孙丑上》)四者是人心之四端,是人先天所具有的善性。在《孟子》中,与“辞让”在同一语境中使用的词语还有“恭敬”,“恭敬”生“慎”,“辞让”行“慎”。“敬”是慎的心理之源,“让”是“慎”的行为方式。孟子肯定人先天具有“辞让”“恭敬”之心,也就肯定了人可以为慎的可能性。孟子虽罕言慎,但不是不言慎。其“思以存养”“尊君敬长”“畏天保国”的思想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慎”“德”的内涵。孟子认为人本性善,但也承认“耳目之官不思,而弊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由于心溺于物,则意志即以形躯之欲为方向,遂不能如理,亦不能实现价值。”[7]所以孟子主张通过“思”的修养功夫来祛除外物之弊,涵养善性。这种“思”就是通过反省、约束自身、克除欲望,谨慎外物对人性的干扰,存养善性,使其不流失。
荀子的谨慎思想与孔孟不同,强调“智”即理性能力在“慎”德实现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出“思虑”“循礼”“节欲”三方面特点。荀子从其性恶论观点出发,认为人性的内容虽然是“好利恶害”的,但人可以通过心的“思虑”作用“化性起伪”,即“情然而心为之择”(《荀子·正名》)。“思虑”就是心的作用,是人的理性能力,是对自身情欲的选择与控制,也是对外在事物和环境的理性辨识。从荀子关于“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荀子之慎作为道德着重强调其道德智慧层面的内涵,是辨识真伪、区分善恶、考察情实、关注事态演变的理性认识能力。“公生名,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不苟》),事物的性质、情态随时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应该警惕、小心。“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乐论》)。世间善恶、是非、真假相似,如不谨慎很容易被其迷惑。荀子重礼,倡慎的目的是循礼,遵守“礼义”的规范和准则,以“礼义”来制约人先天的恶性。荀子的谨慎思想还表现为节欲,“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正名》)。荀子反对纵欲、纵情,主张节欲、寡欲,使自身思想和行为都合乎礼义法度。
儒家“慎”德思想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完成,孔子发展了“慎”德作为“心德”和“行德”的道德内涵,并将其运用到个人修养、祭祀仪式、家庭人伦、政治活动等多个领域内,实现了“慎”德由西周时期的君主道德向民众道德的转换。孟子则从其人性论出发,解决了“慎”“德”的道德根源以及人人都可以具有“慎”德品质的可能性问题。荀子则更加强调“慎”德的智慧因素,丰富了谨慎作为美德的内涵。在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孔孟荀的“慎”德思想确定了儒家“慎”德思想的理论框架,此后儒家思想家对“慎”德的讨论大都以此为理论前提和基础。
“慎”德是将“慎”作为一种“德性”而言。《广雅·释诂》《释名·释言语》皆把“德”释为“得”,许慎亦将“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是对“善”的体认,并使内外、人己、身心互得其益,各得其宜。“慎”德成为内在于人的稳定品质,是“谨慎”与道德的结合,是道德主体通过“知善”“行善”“得善”而增益内外、人己、身心的美德品质。“慎”德也是行为美德,能够在行为上时刻检省自我,戒除缺陷和不足;言行皆有所思考、合宜得当;做事认真、负责;与人相处,“修己安人”。
当前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异彩纷呈,更是给人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博弈、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个体不断追求个性发展、不断在实现中寻求超越自我的时代。人们从传统人伦关系中走出,成为独立的个体,在这样一个多元、多变、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孤身奋战,更加崇尚抗争、无惧、拼搏、敢于冒险的精神。而谨慎的美德则被人所淡化,更有人认为谨慎无用。谨慎无用论是对谨慎的偏见和误解,没有形成对谨慎的正确认识。
传统“慎”德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环境中对于塑造自我、和谐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文明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慎”德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
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根源就在于传统文明断裂、现代文明尚不成熟,而在个体人格上的表现就是“传统人格‘失效’”和“现实人格的‘失范’”。传统社会的个体习惯于在家庭群体中生活,在家庭群体中寻找到庇佑和安全,从群体中走出的个人,“心”不知道如何安放,找不到心灵的依归,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前途和方向,找寻不到自身应有的价值,虚幻、漂浮充斥着人的心灵。而物质的享受、感官的放纵却是他们弥补空虚的主要手段,穷奢极欲,挥霍放纵,沉积于物质的感官享受,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因虚浮而奢欲是当代人的又一特征。当代人心中充满焦虑、烦躁、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人格扭曲、病态,人类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格危机中。传统“慎”德作为冷静、周密、细致、认真的理性智慧,对于个体在多元、多变的世界面前保持清醒、睿智,抑制盲目和冲动,自我认知、完善个体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明辨是非、善恶,权衡取舍,去恶从善是传统“慎”德的本质规定,传统“慎”德倡导谨慎,通过明辨善恶、是非,修养自身,从善去恶,实现道德价值,增强道德修养,为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塑造怎样的自我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3.2 “慎”德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德治思想“慎”德对于建立当代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传统德治思想中“慎”德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人伦背景下,均受“三纲”、“五常”的制约。古代中国人所谨慎的是“尊卑有等”“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的人伦交往原则。传统人伦关系虽然森严,但交往的原则相对还是简单的。现代社会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随之而来的组成社会主体的人的关系也由简单的“人伦关系”、“熟人关系”扩大至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多重的人际关系中又参杂着情感、利益、人情等多种因素。厘清多元复杂的人际关系,确定不同情景下与不同人交往的法则,不谨慎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在要求独立、自由、权利、个性的当代人中倡导谦谨、不争、内敛的交往方式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出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分离”,网络技术使传统“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逐渐减少,人际间的交往更加虚幻,失去了本有的真实性,更多的、更复杂的因素参与其中,变幻莫测、难以琢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主体、交往方式、交往法则、交往情景等方面的变化,使刚刚从传统交往方式中脱离出来的当代中国人措手不及,难以适应,逃避、畏惧只能形成自我封闭的人格,难以适应多变的当代社会,只有谨慎才是一种必要的智慧交往方式。
3.3 “慎”德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传统德治思想中“慎”德作为个体的美德品质,还体现在处理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维度上,其对增进当代的社会文明也有积极作用。社会伦理以公平、正义为至上价值,以达到社会整体秩序和谐为目的,并通过强制性的规范来保证。而个体德性则追求个体的道德价值,通过道德自觉来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同一道德个体在两个伦理维度上进行道德选择时,难免会产生冲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皇权与家天下合而为一,亲情与专制相结合,个体被牢牢地束缚在家庭、宗族、社会之内,个体以公民身份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体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独立实体。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善需要通过人来实现;人又以社会为实现价值的场所和保证。人要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求不断提升,而对个体与社会的相依相存关系却认识不足,二者之间的分歧、矛盾更加凸显。“慎”德在传统社会通过消除个体性、服从群体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在当代社会,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界限明晰,人不仅是私人生活的主体,更是公共生活、社会生活的承担者,“慎”德则需要个体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认真完成社会事务,严格遵守社会制度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及社会和谐。“慎”德定会增进人们的道德修养,完善人们的道德品质,使现代人更加明晰如何面对生存困境,在荆棘丛生的现实社会安身立命,实现个人价值,助益他人,推进当代社会道德建设,促使社会文明进步。
在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中的“慎”也体现着保障。慎辨是非,使人坚守着善的理念;慎思而行,使人避免言行中的盲目和冲动;慎省自身,使人警惕着自身的欲念;慎事尽职,使人守护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慎与人处,维护着人间的和平与安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慎”德依然是德治实现的保障。
当前社会,诱惑与挑战并存,人际关系多元化,社会事务相互交错,纷繁复杂,“慎”作为一种美德,不仅是冷峻的道德智慧,也是诚敬的道德情感,更是自制的道德意志。对培养当代人“谨慎”的道德智慧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实现自我完善;缓和人际冲突,实现人际和谐;增强个体的角色意识,促使其遵守社会制度、承担社会事务,增进社会文明有着积极作用。
[1]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6.
[2] 秋 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M].北京:中华书局,1962:91.
[3] 张锡勤,柴文华.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9.
[4] 樊 浩.文化与安身立命[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39.
[5] 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 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3.
[7] 劳思光.中国哲学史第1卷[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4.
(编辑:严佩峰)
Reinterpretation: Virtue of Prudence in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HU Peng-fe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Zhaoqing 526100,China)
In traditonal confucian moral culture,"prudence" is a virtue and guarantees of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ity.In this paper,firstly,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ught of "virtue of prudence" were combed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Finally,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prudence" in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elf-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s and the harmon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enhanc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prudence;confucian;virtue of prudence
2017-06-15
胡鹏飞(1990—),男,甘肃陇南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B22
A
2095-8978(2017)03-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