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分析

2017-03-07 13:30严海宁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犹太民族犹太人金钱

严海宁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塔木德》与《论语》创新思想比较分析

严海宁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犹太民族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创新能力最强的民族,目前我国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追本溯源,《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文化支柱,而《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经典,两者都从根本上影响了各自民族创新思想的形成。通过从知识、金钱和探索三个方面对两部著作展开比较分析,发现《塔木德》中的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为犹太民族的创新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中虽然也强调知识的重要,但是存在贬低金钱价值的倾向,并排斥探索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较难孕育出锐意创新的民族魂魄。

《塔木德》;《论语》;创新思想

对世界上每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而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世界上每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存在强弱之分,由此造成了各国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犹太民族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创新精神的民族,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天才都来自这个民族,其族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也远高于其他民族,现在的以色列更是被称为“第二个硅谷”……而在古代,中华民族也因创新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为此我们便问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在创新上到底存在何种差异?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深深扎根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对这两个民族最经典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是破解其文化基因的密钥。《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文化支柱,包含了公元前200年到公元500年间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旧约《圣经》的理解和思考,是每个犹太人都要研读一生的精神百科全书,所以《塔木德》又被称为第二部《圣经》或犹太人的《论语》。正如美国石油大王哈默所说:“人类的智慧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里。”同样,《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重要代表作,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养成。这两部书都滋养了各自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成为探索其创新思想来源和差异的导航图和钥匙。如何进行比较取决于我们对“创新”本身的理解。根据熊彼特的经典界定,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他强调创新不是发明,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国内研究创新的著名学者陈劲和郑刚认为,“创新是将远见、知识和冒险精神转化为财富的能力”[1](P23)。结合这两个定义,笔者认为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金钱为目的,具有探索性质的活动。所以本文将分别从知识、金钱和探索三方面剖析两个民族创新思想存在异同的根本原因。

一、对“知识”的不同价值取向

创新必须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否则,创新就无从谈起。世界上注重知识的民族比比皆是,而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一直延续千年且对人类具有深远影响的民族。犹太民族被称为“书本的民族”或“学问的民族”,它把接受教育作为一种巨大的恩惠,类似,中国人也世代强调“诗书传家”。但从《塔木德》和《论语》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两个民族对待知识的态度上存在巨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深深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未来走向。

1.对待知识的态度

犹太人强调万事教育为先,《塔木德》对于知识重要性的论述随处可见。比如“知识是甜蜜的”、“得智慧胜过得金子”、“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而且在犹太人心目中,教师是民族的精神领袖,学者的地位甚至比父亲更重要。《塔木德》中记载“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地位最高的人,配得上比父母更高的荣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犹太人把学习视为犹太民族得以延续的根基,智力是整个民族最坚实的资本。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是一种善行,也是美德的源泉,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要接受教育,沿街乞讨的乞丐也不例外,有句犹太谚语就指出“乞丐的衬衫里也许藏着智慧。”《塔木德》对学习的要求被犹太人视作上帝的律法,学习就是侍奉神,因此具有了法的“刚”性,强调“没有学童的城市将遭毁灭。”

比较而言,儒家也很重视知识,如《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及“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塔木德》中“谁是智者,向所有人学习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对“道”的追求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方,甚至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同之处在于,《论语》中对知识的追求有三个附加条件:一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二是“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三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学习要有精力、财力和智力,也就是只有社会精英才有学习的条件和必要。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如此要求并无不妥,这也是绝大多数民族的通行做法。但是与犹太人要求全民无条件接受教育的理念相比,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的儒家仍有所不及。

2.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犹太人对《塔木德》的热爱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保存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所以,有句犹太谚语是“三天不接触《塔木德》的人就不是犹太人。”因为犹太民族在各种劫难面前,只有依靠学问才能生存和发展,《塔木德》的诞生就是为了犹太文化的薪火相传。在犹太人的世界里,《塔木德》的地位高于国王。对于信教的犹太人来说,研习《塔木德》是持续一生的宗教义务。即使只是研读完一卷《塔木德》,也值得举家庆贺一番。但是学习《塔木德》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学习规范日常的行为举止。“研究学习创造正当行为”是犹太民族的自古明训,正如犹太人常言:基督教徒是因为信仰成为基督徒,犹太人是因为行为举止成为犹太人。所以学问对于犹太人而言,有如水之于鱼,须臾不可离开,并且已经上升到关乎民族特性的生死存亡高度。此外,犹太人认为智慧是上帝神性的一种体现,具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尊崇智慧就是尊崇上帝。好学绝不仅仅是为了功利的目的,更是一种虔诚信仰的体现。

而儒家之所以强调学习,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内圣”就是要做“君子”乃至“圣人”,“外王”无非就是为了做官。最能体现这点是就是中国人熟知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就导致数千年来中国人基本上是把学问作为阶级上升的“跳板”,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功名”或成为“人上人”而读书。孔子对这点也心知肚明,明确说过:“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里“谷”代表官俸,说明学生多是为了当官而学习,立志做君子的不多。如果读书不能获得现实利益,社会上就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看法,这也是民间不时会出现“读书无用论”的根本原因。而且同样是学习,孔子还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区分,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可见在孔子眼中,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内在修养的提高只是前提,如何实现一个“郁郁乎文哉!”的统治秩序才是终极追求。

3.知识的教育传承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法找到没有受过教育的犹太人,除非不是被犹太人抚养长大的犹太人。”这是因为《塔木德》中对如何进行教育有着详细的规定,认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要接受教育”,而且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塔木德》还规定“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不得超过25名”。正是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保证了犹太民族具有高度的智慧,后来这一传统一直为犹太人所继承,逐步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并成为现代义务教育体制的先声。从古至今,犹太人从不焚书——即便是攻击自己的书。他们搬家时,会把自己不需要的书刊摆放街头,任行人挑选赠送。孩子从小就牢记《圣经》训言“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即使到了现代,犹太人对于知识的热爱仍然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据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数量和每年每人读书的比例上均位居世界之最,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2](P58)。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创了中国“有教无类”的传统,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平民的子女也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孔子也是要收学费的,《论语》就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虽然相较以往,“私学”的兴盛是一个巨大进步,但是仅凭孔子一人之力,无法将教育上升到全民意志的高度,最终导致两个民族智力开发上的巨大差异。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远低于美国的7本,日本的8本,韩国的11本,与以色列人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笔者认为存在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条件的差异和政治稳定与否,而是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过于功利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遗毒至今尚存。由于读书只是社会阶层上升的跳板,没有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传统,更没有强制性的律法给予保障,所以,我国虽然长期在人口规模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它并没有充分地转化为创新优势。而以色列仅仅是拥有几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反而在很多科技前沿领先于我国,并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其中的原因让人深思。

二、对“金钱”的不同价值取向

知识的发明创造是创新的初始阶段,创新的最终实现需要依靠成功的商业化,因为创新的实质就是“创富”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创新与金钱密不可分,任何民族想要持续从事创新,就必须要有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和合理运用。

1.对金钱的重视程度

犹太人对金钱的重视世界闻名。《塔木德》中有很多关于财富的记载,比如“钱会祝福人”、“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依靠心而生存,心则依赖钱包而生”等等。对于贫穷,犹太人也有着异常深刻的理解,《塔木德》中有很形象地描述:“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天平的一边,贫困的重量将超过它们之和。”因此,犹太人认为穷困本身并不是美德,清心寡欲和享乐主义都是有害的,如果有人故意逃避快乐和物质上的幸福,同样是有罪的。这是因为金钱能使人类谋生的可能性加大,并使人有余暇进行学习,所以它值得人们尊重。犹太人虽然重视金钱的价值,但是也不被金钱所束缚,《塔木德》也告诫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赐予,但不要成为财富的奴隶。”可以说,《塔木德》符合一般人性对于金钱的切身感受,难得的是既重视金钱的价值,又强调金钱永远是居于人类之下的东西,提醒人们“只看到自己和金钱,而看不到整个世界,快乐从何而来呢?”

比较而言,孔子对金钱的态度要简单得多,“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对此《论语》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并不否认一般人对于金钱的看重,但是他把人进行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儒家特别看重的“君子”常常视金钱如粪土。孔子曾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不仅极力夸赞颜回的“安贫乐道”,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比如他就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然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可嘉,但是只能成为少数“君子”独特的人格追求,并且为后世“伪君子”的层出不穷埋下了伏笔。与之相比,《塔木德》是针对所有犹太人的经典,并没有对人进行分类,其中具有辨证色彩的金钱观更加贴合普遍人性。

2.对金钱的驾驭方式

犹太人注重财富与智慧的结合,认为智慧只有与金钱结合才是活的智慧,死读书的人只是“驮着书的驴”。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商人也要学识渊博。《塔木德》记载:“任何有知识的人都不会贫穷”。这背后的原因与其说是对知识的尊重,毋宁说是意图实现财富和智慧的有机结合,当头脑能够驾驭金钱的时候,财富才能源源不绝。《塔木德》在把创造财富作为人的责任的同时,也认为慈善是必须完成的使命。在希伯来语中,“慈善”一词的含义是“正义”,所以犹太人不把施舍当作一种“积善行德”,而认为是在履行一种“公共义务”。穷人有权利得到慈善,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都有各自的权利。《塔木德》中展现出犹太人对于金钱有着极其复杂的驾驭技巧,犹太人对金钱的认识是要掌控而非漠不关心,认为金钱是肮脏的实际上是对金钱的畏惧,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塔木德》对富人的定义:“从财富中获取快乐的人”。

《论语》对此的论述极少,不过孔子有一句话很值得玩味:“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实际上在孔子心目中,“执鞭之士”根本不可能富贵,最终还是要“从吾所好”。那么这个“好”又是什么呢?孔子在《论语》中也交代得很清楚:“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的意思就是要好好学习,只要掌握了“道”能做官,就根本不用担心“贫”,这才是真正的“富而可求也”。从孔子本人及其诸多学生后来“出仕”的经济状况来看,它确实是一条捷径。

3.对待金钱态度产生的历史原因

在历史上,犹太人长期受到异族的迫害,四处迁徙,这迫使犹太人必须寻找某种可以长期依靠的东西,以维系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使得犹太人除了重视智慧以外,还十分重视金钱。因为在面临各种危险,特别是反犹分子的血腥杀戮时,由于土地和房产难以迅速变现,犹太人能够保命且能够随身带走的只有金钱。所以,金钱在犹太人心中居于特殊位置,它不仅仅是便于携带的财富和事业成功的标志,而且还具有某种“神圣性”,金钱可以说是犹太人现实中的上帝。同时,出于对信仰的虔诚和现实中互相帮助的需要,犹太人又意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人还有灵魂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帮助别人。《塔木德》就有记载:“即使一个生活在没有慈善环境里的穷人也应该履行慈善的行为。”这使得金钱成为犹太人安身立命的最好保障,也成为民族团结的最佳凝结剂。

儒家所处的情况和犹太人完全不同,儒家对于金钱有种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态度。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明显违反了人性的常态,究其根本原因是儒家需要与权力结盟,就必须表明自己和金钱绝缘。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效地监督官员都是一个难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古代,统治者以其一人之力去监督庞大的官僚集团显然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官僚集团的自身约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官员本身洁身自好,而此时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儒家思想就是最好的选择。后来,儒家之所以受到统治者的极力追捧,孔子死后还能不断得到加封,除了儒家强调“忠”以外,也可能与“俭以养德”的财富观密切相关。实际上,做官的儒生属于少数,这不仅导致了自古以来抑郁不得志的文人数不胜数,而且经济状况也是“千古腐儒骑瘦驴”。相比之下,犹太人从不忌讳谈钱,并将智慧和金钱融为一炉,为此才有犹太人后来普遍富裕的生活。

三、对“探索”的不同价值取向

对于创新而言,仅仅从事能把知识变成金钱的活动是不够的,这种活动还必须具有突破的性质。突破需要一种心灵的解放和自由,需要有对未知事物强烈的探索精神,能够不迷信权威地去开拓进取,才能最终成就创新。

1.学习方式

犹太人认为不经过思考的宗教就是迷信,对智慧要保持警觉,对学问也要一直保持战斗姿态。基督教徒照着《圣经》朗读,不添加自己的理解和讨论是没有意义的。犹太人不说阅读《圣经》,而是研讨《圣经》,这才诞生了内容无比庞大的《塔木德》。《塔木德》之所以被称为犹太民族的“智慧书”,就是因为它认为真理是无止境的,谁也不能妄称自己发现了上帝的声音,把握了终极真理。因而学习《塔木德》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是这样”,从不鼓励盲目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通过不断提问和讨论,使一切都求诸于理性的思辨。比如《塔木德》就要求:“老师应该随时就正在讲授的内容提问,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因为“好的问题会引出好多答案。假如所有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行走,这个世界必将倾覆。”当代法国犹太哲学家勒维纳斯对此的看法是:“《塔木德》的文章本身就是学术较量,就是大胆地对各种问题——甚至最具刺激性的问题的开放……每一页都在寻找矛盾,期盼读者的自由、创意和胆识。”[3](P4)犹太人认为,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发问可以使人进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提问中长大的犹太人,相应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得到了提升。犹太人在各个领域都能有所创造与这种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关系密切。正如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所说:“从犹太文明开始存在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种善辩的充满争论的文明”[4](P52)。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以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为主要内容。但是与《塔木德》的区别在于,《论语》大多都是孔子一个人的“子曰”。即使偶尔有不同的意见,最后也往往是以孔子的意见为准,罕有弟子质疑孔子的权威。孔子述而不作,多是一些只言片语的直观感悟和类比,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虽然子夏也说过:“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但是孔子的话语只是有问必答,以便灌输自己的思想,他并未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相对于提出新问题,孔子更在意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领悟和举一反三。比如《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使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也是“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虽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加之后世在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上,往往习惯于诵读和识记,不太鼓励讨论,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间接导致了中国人创新精神的贫乏。

2.思维模式

《塔木德》出现的本身就是犹太人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对《圣经》进行重新阐释,是一代又一代犹太人不盲从于权威,充分发挥自由意志的最好体现。在《塔木德》中,“一切都被(上帝)预见,但选择的自由赋予了人类”,可以说上帝已经被每一代权威注释者取代。犹太民族的智者们认为真理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辩论找到心中的“真理”。这里上帝既有对人类智慧的尊重,给予了充分的发挥余地,同时也不是指定某一个人,而是尊重大多数人的集体智慧,允许不同意见同时存在,对于有定论的故事,会附上少数意见,其中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出结论,就会写上“不知”。《塔木德》的主要特征就是打破了宗教教条神圣不可变更的高傲姿态,陈列出大片情景设问和截然相异的思想观点,让后来者有各抒己见、探求真知的余地[5](P91)。犹太人喜欢寻找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最好的体现是《塔木德》的最后一页是空白,象征着为每一个人都留有发挥的余地。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过于偏激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可以激发每个人的头脑去探索未知领域。这种求异思维和平行逻辑不仅反映了犹太人勇于探求的精神和多元的思维,而且表现出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心态,对于论著对手的平等态度和彼此间的相互尊重[6](P130)。经过长年的学习和践行,《塔木德》式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渐转化为犹太人的思维模式。正是犹太人这种“站在对岸才能独立思考”的求异思维传统,造就了犹太民族与众不同的创新气质。

儒家最看重的是“礼”,也就是通过克制自身欲望符合所谓的礼法,它是一种向内用力的思维模式。如《论语》中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儒家正是通过各种礼法来实现自身追求的“仁”。这种礼就是孔子极为推崇的“周礼”,现实中不仅繁琐而且难以得到普通百姓认同,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孔子也知道“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除了“复古”以外,对孔子的个人崇拜也压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弟子们认为“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这直接导致对孔子的言行不能质疑,只能理解和践行,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话语体系。如此一来,《论语》与《塔木德》相比就要沉闷得多,加上后来还被严重教条化和功利化,后世中国人的性格都打上了孔子“温良恭俭让”的特征。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大同小异,也就难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精神走向

《塔木德》中的犹太人重视金钱,但是更为重视的是创造力,他们认为“没有钱不是问题,没有创造力才是问题。”犹太人自古就懂得钱虽然重要,但是在坎坷波折的民族命运中,他们最需要的还是机智灵活的头脑。所以,犹太人生来就不是求同而是求异,最典型的说法就是:两个犹太人就会出现三种意见。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曾说:“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正是这种灵活多变、大胆质疑、永不满足的精神特点,才使得这个民族极具创新精神。此外,犹太人虔诚的信仰又使其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勇于探索更为长远和永恒的事物。《塔木德》中就记载:“当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他会被问道:你是否探讨智慧的哲理?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这看似是宗教问题,但是没有对人生意义的深沉了悟,人就很容易沉溺于对现世生活的享受而不思进取。《塔木德》在其横跨上千年的历史中,不仅通过思辨的理性促进了犹太民族智力水平的提升,更是通过对来世的信仰追求更好的发展,这两者都是创新思想所需的基本要素。

《论语》体现的是孔子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儒家最为关心的不是向外探索而是对内维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所以《论语》中处处可见一种各安其份的论调,比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类的论调。总而言之,《论语》代表的是一群社会精英严守礼法以求天下太平的维稳心态。这不是孔子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诉求。这种思想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代价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千人一面”的思维模式并且逐渐走向固化。此外,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态度,使得儒家对于死亡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儒家无法超越于现实之外,这也造就了中国人过于现实的国民性,从而缺乏脱俗的长远眼光和改天换地的变革气魄。犹太人是向往未来美好的“弥赛亚”时代;孔子一心模仿的却是早已逝去的“周公”。虽然后世对孔子的评价是“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但与《塔木德》的创新思想相比,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体系尚可,但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就显得乏力,这也是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本文以今人对“创新”的理解评判前人的思想可能过于苛责,但文化的传承既然不能中断,就不得不在比较和批判中砥砺前行。《塔木德》体现出犹太人通过对智慧的执着追求来把握自身的命运,《论语》中儒家的追求则是通过对自身道德品行的完善来体现人生的价值;前者勇于追求财富,后者谋求与权力的结盟;前者在乎不断地开拓进取,后者要求“忠”于君王和父母。在《塔木德》中,知识、金钱和探索是统一的,知识只有转换为金钱才是活的知识,而且犹太人为了寻找利润最大的生意,就必须进行探索性的活动。这种思想体系无疑为犹太民族成为最具创新力的民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中虽然也强调知识的重要,但不重视金钱的价值,还排斥探索性的思维方式,因而难以孕育出创新思想。我们应当秉承“兼容并包”的原则,积极吸收《塔木德》中丰富的创新思想,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营造“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而且能够促使国民用锐意创新的理念再造民族魂魄。

[1]陈劲,郑刚.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张倩红.试论犹太民族的特性[J].世界历史,1993,(6).

[3][法]埃马纽埃尔·勒维纳斯.塔木德四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美]赛诺,[以]辛格.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M].王跃红,等.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张倩红.“犹太文化的教义反思与经典批判”专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傅有德.犹太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张 娅)

严海宁(1975—),男,湖北武汉人,经济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理论。

B018

A

1671-7155(2017)05-0064-05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7.05.011

2017-06-15

猜你喜欢
犹太民族犹太人金钱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比金钱更值钱的
二则
自尊
犹太文学中的“施勒密尔”形象与中国“阿Q”式人物之比较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闯与创》等48则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金钱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