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海
儿童夜遗尿的治疗进展
马俊海
儿童;遗尿;治疗进展
夜遗尿是儿童常见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明确,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一线治疗和其他治疗等。祖国医学对儿童夜遗尿有其独特理论,治疗手段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认为与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机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1-3]。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病变部位在肾与膀胱,与肺脾肝密切相关。针对夜遗尿,中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如下。
临床上需明确诊断并鉴别遗尿的类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一线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
1.1 基础治疗:儿童夜遗尿的基础治疗是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包括调整作息习惯,奖励机制,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及记录排尿日记。部分患儿通过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整,就可以使患儿的夜遗尿的情况消失。故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首先进行基础治疗。
1.2 一线治疗:目前多个国际儿童夜遗尿指南中认为,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法主要是遗尿报警器和去氨加压素,大部分的单症状性儿童夜间遗尿,通过此治疗可有效治愈。
1.2.1 去氨加压素:去氨加压素与人体加压素作用类似,但显著增强了抗利尿的作用,使得患者的血管紧张作用下降。研究证明醋酸去氨加压素的治疗效果确切,与遗尿报警器共同作为夜遗尿的首选治疗方法,并被2009年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推荐为Ia级证据[4]。研究还表明,去氨加压素的片剂、舌下含片和喷雾剂3种剂型疗效是相同的,但舌下含片治疗小儿夜遗尿的依从性显著优于片剂,更易为儿童所接受[5]。有报道喷鼻剂可引起包括全身低钠血症及水中毒等严不良反应[6]。
1.2.2 唤醒疗法:唤醒治疗包括人工唤醒,闹钟和遗尿报警器,其中遗尿报警器被列为患儿的一线治疗方法。报警器是利用尿湿感应器装置,在患儿尿湿时,唤醒患儿起床,排尽余尿,然后通过反复的训练,使患儿建立膀胱胀满-觉醒的条件反射,使患儿觉醒排尿。研究显示,遗尿报警器治疗患儿的有效率可高达 65%~70%,而且复发率低[1]。但在中国,因为部分报警器的价格昂贵,容易打扰患儿家长睡眠,起效时间缓慢等原因,未被临床医生及家长普遍认识和接受,尚未作为常规的治疗方式普遍应用。因而多数家长选择人工唤醒的方式,或将闹钟作为报警器的类似物而应用。研究显示[7],去氨加压素、报警器、闹钟和人工唤醒组治疗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3.3%、56.7%和76.7%,报警器组显著高于闹钟组,去氨加压素组和报警器组、人工唤醒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报警器组依从性较好,其次为去氨加压素、人工唤醒和闹钟组。
1.2.3 联合治疗:对于夜遗尿患儿,如果其尿排量过高,而且膀胱的容量偏小,可以考虑使用报警器和去氨加压素进行联合治疗[3]。如果患儿采用联合治疗仍然没有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再次评估患儿的病情,并制定新的治疗方案进行专科诊治。
1.3 其他治疗
1.3.1 其他药物:主要包括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研究表明,采用抗胆碱类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患儿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状,可以使患儿夜间遗尿的频率有效减少。当患儿疑似膀胱过度活动,有夜间排尿的次数过多的情况,医生在明确排除有神经源性膀胱等器质性疾病的时候,就可以可考虑联合使用去氨加压素和抗胆碱药物。奥昔布宁(Oxybutynin)为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药物,一般要求患儿睡前服用。该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瞌睡、便秘、口干以及皮肤潮红等,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应及时监测患儿的残余尿量。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有去甲替林、阿米替林以及丙咪嗪等。因其可有效地减少膀胱无抑制性收缩,增加功能性膀胱容量,所以对患儿夜遗尿症治疗有效。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对患儿心脏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临床已不作为常规使用。
1.3.2 膀胱功能训练: 目的是加强患儿的排尿控制以及增大膀胱容量。家长可以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并且指导患儿适当憋尿,延长2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以此来训练患儿提高对膀胱的控制力。当患儿排尿时要鼓励其采用时断时续的排尿方法,最后再排尽尿。临床上也可以采用通过生物反馈的方法来治疗训练患儿的膀胱功能,每周训练1~2次,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3.3 心理治疗:对于明确诊断有心理问题的患儿,有学者建议同时心理专科治疗。杨杏鲜等[8]研究显示,心理行为治疗儿童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疗效肯定,但仍存在较高复发率,需对部分患儿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2.1 内服法治疗:王天峰[9]认为,心肾不交是遗尿的主要病机特点,治以交通心肾为主,自拟止遗方加减(通草6 g,生地黄8 g,竹叶6 g,升麻5 g,黄连4 g,肉桂4 g,远志6 g,五味子6 g,炒酸枣仁5 g,生甘草 4 g)。统计60例心肾不交型患儿治疗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显示自拟止遗方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3个月内复发率低。宋铁玎[10]等认为,肾气不固、下元虚寒,膀胱失其温阳,约束无力,发为小儿遗尿,病位主要在膀胱。提出从心肾论治,重在补肾止遗、交通心肾、开窍醒神,恢复心肾协调平衡,辅以心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
2.2 外治法
2.2.1 针灸疗法: 鲍超等[11]用针灸“通督温阳”法治疗,取穴为肾俞、膀胱俞、次髎、百会、印堂、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遗尿点(手小指末端横纹中点),肾气不足加太溪、命门,脾肺气虚加肺俞、脾俞,肝经湿热加太冲,夜梦多加神门、内关,结果总有效率73.3%。高祥生[12]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儿遗尿症,总有效率100%。
2.2.2 推拿疗法: 苗成凤等[13]用自制遗尿膏作为介质推拿。按摩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丹田、肾俞、命门,治疗效果较好。
2.2.3 穴位贴敷:吴迎春[14]等运用麻黄饼敷脐治疗青少年遗尿总有效率97.5%。
2.3 综合治疗:姜丕英等[15]应用中药熏蒸配合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结果总有效率90.3%。许毅克[16]在体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小儿遗尿,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100.0%,说明针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遗尿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遗尿症是困扰儿童及家长的一种常见疾病,祖国医学对于小儿遗尿症有其独特的理论,治疗手段多样,对于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可靠。但同时也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
[1] 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10): 970-975.
[2] Weaver A,Dobson P.Nocturnal enuresis in children [J].J Fam Health Care,2007,17:159-161.
[3] Vande Walle J,Rittig S,Bauer S,et al.Practical consen su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nuresis[J].Eur J Pediatr,2012,171(6):971-983.
[4] Tekgul S,Nijman R,Hoebeke P,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childhood.[M].Health Publication Ltd,2009:701-792.
[5] 冯天行,黄蓉,俞建.不同剂型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及依从性的Meta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5):369-372.
[6] Kelleher HB,Henderson SO.Severe hyponatremia due to desmopressin[J].J Emerg Med,2006,30(1):45-47.
[7] 周蔚然,沈颖,刘小梅.唤醒疗法与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非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2):155-159.
[8] 杨杏鲜,董海峰.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治疗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5):354-356.
[9] 王天峰.自拟止遗方辨治心肾不交型小儿遗尿60例[J].环球中医药,2016,9(8):1007-1009.
[10] 丁天娇,宋铁玎.小儿遗尿汤从心肾论治小儿遗尿[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5):13-14.
[11] 鲍超,陆斌.针灸通督温阳法治疗小儿遗尿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5,47(4):49-50.
[12] 高祥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儿遗尿症9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57-1158.
[13] 苗成凤,季远,张双琪,等.遗尿膏按摩治疗小儿遗尿4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7):720-721.
[14] 吴迎春,丛培馥,田美兰.麻黄饼敷脐治疗青少年遗尿80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3):272.
[15] 姜丕英,洪丽君,张永政.中药熏蒸配合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62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4,10(1):68-70.
[16] 许毅克.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的探讨及临床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7):53-54.
10.13621/j.1001-5949.2017.02.0189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医院儿科,宁夏 石嘴山 753200
·综 述·
2016-11-10 [责任编辑]马兴忠
R71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