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萍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功能检查科,江苏 南京 210042)
体检超声在肾窦分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刘国萍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功能检查科,江苏 南京 210042)
目的探讨体检超声肾窦分离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肾窦分离受检者的声像图特征,并对74例患者泌尿系进行扫查。结果74例肾窦分离受检者均结合经静脉肾盂造影或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等检查诊断,结果包括输尿管结石53例,先天性异常7例,前列腺增生6例,膀胱过度充盈4例,无明确的梗阻病因4例。结论体检超声声像图特征对于肾窦分离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肾窦分离
泌尿系统体检超声检查时肾窦不同程度的液性分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声像图表现,即肾窦集合系统回声中出现无回声的液性暗区。肾窦分离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而不同声像图特征的肾窦分离对于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回顾分析74例肾窦分离超声声像图,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及文献,探讨各种不同原因引起肾窦分离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均系2011~2015年来我院体检者中有肾窦分离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受检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15例,年龄19~65岁,平均34.5岁。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偶有腰痛及下腹部隐痛而未重视。均结合经静脉肾盂造影或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等检查诊断。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LOGIQP5型及SIEMENS ACUSONX3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扫查双肾及输尿管全程(上、中、下三段及三个狭窄处),必要时嘱受检者充盈膀胱,并测量肾窦分离的宽度(疑膀胱过度充盈引起肾窦分离者嘱受检者排空膀胱后再次测量)。重点观察:(1)肾窦分离程度测量;(2)肾脏有无先天性异常;(3)输尿管有无扩张及扩张范围;(4)有无结石或肿块,结石或肿块部位;(5)有无狭窄,狭窄段长度及部位;(6)扫查膀胱;(7)扫查前列腺。
74例超声声像图均显示肾窦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果如下:(1)输尿管结石53例:包括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石伴膀胱结石8例及输尿管结石3例。梗阻端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肾盏呈不同程度扩张、积水,肾窦分离最宽2.8 cm,最小0.9 cm;(2)先天性异常7例:包括先天性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及重复肾4例。其中1例为右侧输尿管膀胱壁问段狭窄,1例为右侧输尿管上段轻度狭窄,输尿管上段内径最宽2.5 cm;(3)前列腺增生6例:前列腺增生引起慢性膀胱尿潴留致双肾肾窦分离,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4)饮水过度,膀胱过度充盈4例,均表现为双侧的肾窦分离,排尿后检查,肾窦分离消失。
肾窦分离是一种声像图特征,即肾窦的回声团块中出现无回声的液性暗区[1],在体检超声中非常常见。超声表现为肾窦回声分离,应注意生理性分离和病理性分离的鉴别,也不能光凭测值来确定是否肾积水,应仔细观察和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2],一般认为:肾窦分离宽度<1.0 cm为生理性,当>1.5 cm时才认为是肾积水,为病理性改变。但生理性与病理性肾窦分离间会存在交叉,应注意鉴别,也是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点。
(1)生理性肾窦分离
多见于大量饮水,憋尿,妊娠,药物影响等情况,多为双侧同时发生,既没有肾脏本身的疾病,也没有致尿路梗阻的病理原因,肾窦分离的程度多较轻,间隙狭窄。本研究中4例超声仅显示肾窦分离 、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静脉肾盂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诊断亦未见明确的梗阻病因。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正常肾脏回声声图像中可见肾盂腔内的无回声区,在肾脏纵切面时为长条形或长形,顶端圆钝,与肾盂形态、走形一致,肾盂腔不大;在肾脏横切面时呈圆形无回声区。双侧基本一致,肾窦周围肾实质组织结构无异常,排尿后肾窦分离可消失或减轻。
(2)本组病例中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窦分离为53例,包括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石伴膀胱结石8例及输尿管结石3例,均为非急性发作期,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 ,少数病例偶有腰痛及下腹部隐痛而未重视,但双侧无症状性输尿管结石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3],因此体检超声检查尤为重要。结石引起肾窦分离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梗阻端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肾盏呈不同程度扩张、积水,肾窦分离最宽2.8 cm,最小0.9 cm;引起的肾窦分离扩张,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不对等,超声可以通过扩张充盈的输尿管向下追寻结石部位,梗阻端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对应的无回声远端能找到强回声结石影,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多见。
(3)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窦分离程度与狭窄的部位有关。本研究中包括输尿管狭窄2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肾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在肾门部扫查,可显示到狭窄段管壁回声增高,呈等号样回声;肾内肾盂高位输尿管狭窄,可显示肾窦分离,肾盏明显扩张,肾实质变薄,肾门部轻度内凹,呈“菊花”样;低位输尿管狭窄且狭窄的程度较重,肾窦分离,肾盏及狭窄段以上输尿管均明显扩张,追踪扩张的输尿管扫查,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到狭窄出突然中断;输尿管下段梗阻且程度较轻,沿扩张的输尿管追踪扫查,可见扩张的输尿管管腔逐渐变窄,狭窄段管壁回声增高呈“鼠尾”状。
输尿管末端囊肿引起的肾窦分离,分离的程度与囊肿的大小及病程长短有关。本研究中仅见1例。超声扫查追踪扩张的输尿管,可以看见膀胱三角区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结构,囊壁薄而光滑,实时观察囊肿有周期性增大与缩陷典型的声像图特征[3]。
重复肾畸形引起的肾窦分离多局限在肾上部或下部,除了看到积水充盈的肾窦,尚可见另一无分离的肾窦回声团,在上下两组肾窦中部做横断面扫查时,可显示上下两个肾门。而且上位肾与下位肾均有一组管状结构分别出入各自的肾门[4]。大量积液时形成较大囊性包块,此时积水的肾窦处肾实质多已变薄,超声扫查时多只看到上极或下极较大囊性包块,易被误诊为肾囊肿。而肾囊肿是相对孤立囊性无回声区,不与外界相连,而重复肾畸形引起的肾窦分离,做肾门部斜向断面沿扩张输尿管向下扫查可追寻到输尿管腹段乃至盆段。在适当充盈膀胱的情况下,沿扩张输尿管向下扫查可于膀胱后方显示输尿管无回声区移行至异位开口处。仔细扫查可见到相连的扩张的输尿管,此时可追踪扩张的输尿管至膀胱后方[4]。
(4)前列腺增生可引起慢性膀胱尿潴留致双肾肾窦分离。本组病例中前列腺增生6例,超声扫查可见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增厚不光滑,病程时间长者膀胱壁可厚达5 mm以上,甚至可以有憩室形成。
(5)饮水过度,膀胱过度充盈可引起肾窦分离,排尿后检查,肾窦分离消失,临床应予以鉴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检的重视,超声检查在体检项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超声声像图上肾窦表现为偏强回声区域,当存在少量积液时即可表现为无回声区[5],故超声对肾窦分离甚为敏感,肾盂内较少的尿液滞留也能被发现,因而体检超声声像图特征对于肾窦分离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1] 刘 平.肾窦分离在超声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中的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13,33(8):52.
[2] 牛艳青,张志强.肾积水的超声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山西医药杂志.2013,42(4):393.
[3] 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13.
[4] 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055.
[5] 姚菊英.超声在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 09(9):67.
本文编辑:李 豆
R445.1
B
ISSN.2095-8242.2017.14.26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