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2017-03-07 09:10于少萌韩剑锋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孟子论语价值观

于少萌 韩剑锋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于少萌 韩剑锋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它折射出这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古代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形态留存至今从未中断的国度。中国传统社会形成过稳定而得到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仁爱”的价值观,“和为贵”的价值观,克己奉公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变法图强、革故鼎新的价值观。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及践行路径有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每一个社会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无论中外、古今,概莫如此。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个社会中基于共识基础上而形成的居于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它折射出这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形成过稳定而得到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探讨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及践行路径有重大意义。

一、“仁爱”的价值观

“仁”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仁”是儒家道德思想集中概括的一个词语。儒家通常将其作为道德原则规范的总纲。 “仁”最早出现于《尚书·金縢》:“予仁若考”,指一种好的品德。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 《论语·颜渊第十二》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看来, 仁就是爱人。《孟子·离娄下》记载了孟子的观点:“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也就是说,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二位先哲的共性认识是要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 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1](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将“仁”解释为了人所固有的同情之心,也就是不忍之心。扩大开来,我们可以认识到,“仁”就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是人们与生俱来甚至于灵魂深处的相互友爱、同情及互助的一种思想感情。这恐怕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你死我活竞争的深层文化根基。

儒家对“仁”的三方面进行解释:一是人本,即在人与天的关系上,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儒家看来,“仁”与“人”和“道”具有同一性,《孟子·尽心下》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二是人性,即在君与民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强调“爱”,这种爱包括君主对人臣之爱,长辈对晚辈之爱,主人对仆从之爱。这种爱不是情爱,而是宽容与关爱。儒家将其视为人类的美德。他认为仁“博施于民而能济”,“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1](论语· 卫灵公),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论语·学而)。以此为基础,才引出了孟子所说的“ 仁政”。仁政是德治的体现, 而德治以礼治为归宿, 德表礼实。“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2]173,就是强调为官者要严于律己, 只有身先表率, 众人才会服从。从孔子、孟子到荀子,都强调仁政的重要性。三是人伦,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德”的重要性。孔子力倡“以德行仁”。他把人类美德归结为恭、宽、信、敏、惠诸项。从修养的主体来看,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在儒家看来,“仁”为众德之统,万善之源。“仁”的概念内涵十分广泛,外延很大,诸如,善良、正直、 温和、无私、忠厚、义气、孝悌、气节、慈爱、友善、诚信、刚毅、勇敢、恭敬、清廉、俭朴、明智、聪慧、纯洁、贤淑、宽恕、谦让、严肃、庄重,等等,都属于“仁” 的范畴。

二、“和为贵”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在用社会性规定人的类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同一性,认为社会性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要保障。《荀子·王制》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在这里,荀子所说的“群”是指人建立起来的社会,并不是指如“马群”“牛群”“羊群”等自在的天然群体。群体和谐离不开谦德。“中国传统文化, 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指导下, 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3]52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和谐。孔子很早就提出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孔子是乐群并善于群处的。他十分敬业,热爱生活且不畏艰难险阻,既使是身处逆境也不离群索居。孔子还认为道德观念不是独有的,“德不孤, 必有邻”[1](论语· 徽子)。基于此,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的道德教育和修养旨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所争。”《孟子·公孙丑下》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汤一介指出,“普遍和谐”是儒家的重要思想[4]83。道家老子更强调“不争之德”。因此,“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固有的价值选择。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谚语, 都反映了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是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如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等等,都以谦德为主题。在中国“和”是发散型的,“和德”体现在待人接物中称为“和气”,在人际关系中称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称为“和谐”,而作为一种德性称为“中和”。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直是古代政治家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管仲给出的答案是:“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在国家与民族关系问题上,孔子力倡用文治手段、道德感化来处理关系,他在《论语》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卷第三十八》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汉族修筑了长城,实行了和亲政策。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和气”是中国至高无上的品质,是现代世界最需要的特质,若被世界各国采纳,地球会出现更多祥和[5]197。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说,和谐就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精神,如果不尊奉各种文明和谐相处的理念,人类前途是可悲的[6]59。

三、克己奉公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在二人对应关系中来定义的。孔子曰:“仁者,人也。”即只有在“二人” 的对应关系中, 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这种“二人”的对应关系, 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内的不同层次。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中的“人”, 如上所述,是群体的“人”, 而非个体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义, 正好是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的[7]4。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巨大差异在于,任何单个个体的“人”往往不被中国古代思想家认可,他们认为只有在与他人组成的关系网络中一个人才有真正的意义, 那种希望“自我表现”,强调“自我利益”的言行 , 通常被认为是缺乏合法性的。由此延伸开来, “局部”的利益在整体利益面前也是没有合法地位的,是不会被社会成员认可的。这种重集体、轻个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无疑会缺乏对个人价值的真正尊重。

在中国古代传统宗法社会中,家族的整体利益关乎每一个家庭成员,自然要求把维护家族整体利益作为社会和谐的首要价值取向。基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培育起了克己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直至把“公”作为道德的最后标准。《尚书》云:“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朱子语类》中朱熹曰:“凡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即人欲之私。”而奉公就必须克己。

中国古代思想家并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其是否合乎道德。《孟子·滕文公下》说:如果不正当,就是一篮子饭也不能够接受;如果正当,就是像舜那样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过分。克己奉公究其本质就是倡导和追求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回望中国历史,古代思想家历来以“天下为公”“廓然大公”作为价值理想和大德大美而称颂。而实现“大同”,就是天下最大的“公”,所以,《礼记·礼运篇》把“天下为公”与“大同”社会的理想描述和展望联系在一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四、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义利观是传统道德重要的价值观,它在义利关系中取义为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传统价值取向。尽管传统义利观的内容十分复杂,但学者们的共识是,先义后利和以义制利无疑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

“仁”所蕴涵的原则就是“义”。古代学者多以“应该”或“宜”解说“义”。杨雄在《扬子法言·重黎》中认为“事得其宜之谓义”。韩愈在《韩昌黎集·原道》中认为“行而宜之之谓义”。后来逐渐引申为道义,指的是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义”字繁体为“義”, 从结构来看, 是由“羊” 和“我”组成的会意字。在《说文解字》中“义”被解释成“己之威仪”。“我”字是由特殊兵器转变到第一人称, 由特殊进而泛指, 从具体转化到抽象。“羊” 在中国古代象征吉祥、幸福,美丽与善良。“己之威仪”就是以自己的力量,保卫那些美善吉祥的事物。经过逐渐引申, 义被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代表着崇高价值和庄严境界。“义”, 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 即“正义之气”[8]。不守道义就是一种辱,《吕氏春秋·贵生》曰“辱莫大于不义”;陆九渊在《陆九渊集》卷十三中也说,“轻重荣辱惟义与否”。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体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要求无论何人都奉行“义以为上” 的行为准则。孔子“罕言利”[1](论语·子罕),他崇尚道义精神,把“义”作为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准则,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论语·阳货),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他主张“君子义以为质”[1](论语·卫灵公),“行义以达其道”[1](论语·季氏)。要求君子要见义勇为,认为“见义不为”是“无勇”的表现。他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论语·宪问),并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论语·里仁)。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要求人们“见利思义”;在《论语·季氏》中要求人们“见得思义”;在《论语·宪问》中更明确提出“义然后取”。

五、以民为本的价值观

以民为本的历史智慧,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哲学长期探索的思想结晶。在中国早期典籍中,人即是指民。中国的民本思想起源很早。早在《尚书·周书·泰誓》中即有“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的说法,表现了从商到周由崇神敬祖到敬天保民的思想进步。在殷周之际,随着天命观念这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逐渐衰微,《尚书》中便开始出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观点。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孟子·离娄上》曰:“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在这里,把“天”的意志说成是来自民众的意愿,这是以民情观天命,属于唯心的天命观思想。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在先后产生的诸子哲学中,更有“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9]278。《易经·兑彖》曰:“顺乎天而应乎人。” 《礼记·缁衣》曰: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孔子家语·五议解》更明确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论语·宪问》要求 “修己以安百姓”。《管子·霸言》 强调“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左传》更有“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等等说法,极具民本思想的意味。老子还提醒统治者注意“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道理,明白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孟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分析说:“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1](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 人民、国家、君王三者相比, 最重要的是人民, 因为国家和君王, 是依靠人民而存在的。人民的支持,百姓的拥护,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极端重要。孟子强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孟子·梁惠王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颤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1](孟子·离娄上)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在以后两千年里,转化成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智慧。

六、变法图强,革故鼎新的价值观

变法图强,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也是传统美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易·系辞上》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上》云:“日新之谓盛德。”《尚书》明确提出“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观点。《诗经》中提出“旧邦维新” 的观点。汉代桓宽《盐铁论》卷二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过去,一些人大谈中国文化保守,不思进取。其实不然,很明显的道理是,如果中国文化只是保守,怎能创造出中华文明1600年间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事实上,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有一个变革精神,她自强不息,追求奋斗、进取和突破。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与时俱进、敢想敢作、勇于变革、破旧立新的改革家,尽管他们所提出的具体的改革方案已成过去,但他们所表现出的革故鼎新的创新和变革精神却将永远彪炳史册。荀子、韩非子、商鞅、王安石、林则徐等,便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韩非子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10]3的政治思想。商鞅的《商君书·更法》明确提出:“时移事易,变法宜矣”,“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了取信于民,他留下了“南门徙木”的历史故事。王安石作为“十一世纪改革家”,在《宋史·王安石传》中展现了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气魄。龚自珍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七》中发出了“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的自我警醒。康有为在《上皇帝第六书》中发出的“变法而强,守旧而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急迫呼唤。这些人和事无不折射出变法图强,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并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1] 韩路.四书五经[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7.

[2] 朱正义,林开甲.礼记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

[3] 吴灿新.中国伦理精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 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中国人权研究会.东方文化与人权发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6]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7] [美]孙隆基.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 徐光春.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J].光明日报,2007-01-25(11).

[9] 刘建国,顾宝田.庄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0] 刘乾先,张在义.韩非子·五蠹[M]//韩非子选译.成都: 巴蜀书社,1990.

编辑:王 玮

2017-02-18

2016年度天津市教委重点思想调研课题“基于青年接受习惯的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研究”(JWDY-20161053)

于少萌(1992—),女,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领导人思想。 韩剑锋(1969—),男,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孟子论语价值观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我的价值观
如何读懂《论语》?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磨刀不误砍柴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语·为政第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