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路径探析

2017-03-07 09:10周利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培育教学内容历史

周利娟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当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路径探析

周利娟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历史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随意篡改历史事实,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影响了他们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从而导致了高校教师培育大学生历史思维难度的增加。破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难题需要高校教师引导大学生坚持唯物史观、遵循历史规律、吸取历史教训、始终做到知古鉴今,树立历史思维,不断提高大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预见性。

大学生; 历史思维; 培育路径

历史记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演变过程,大学生既要从国家、民族发展历程来看待历史,也要从历史的伟大进程来认识国家、民族。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个国家、民族的演变历程和历史的关系,才会对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现状产生认同,进而不断地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规划。因而大学生树立历史思维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历史、国家、民族三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的独特认识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当下及开创未来。而他的历史思维为大学生总结规律,判断是非,寻找未来的发展走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培育大学生历史思维重在引导他们找准人生奋斗方向,完善思维方式,抵制错误社会思潮,始终认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

一、大学生历史思维概述及重要性解析

历史思维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观察历史,总结历史规律,能够以史为鉴。最基本的历史思维即是一种贯穿时空的对事物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时间和空间的强调是这一思维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历史思维强调大学生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能够将这一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从而指导现实工作,把握前进方向。

(一)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人生奋斗方向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17“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1]18古往今来,许多事例证明,人一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会不断努力前进,即使面临眼前的挫折也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学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后,大学生要明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现阶段大学生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这条道路、这一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正确的。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明白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始终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是大学生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明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要不断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普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国家打着“重新评价”历史的旗号,趁机在网络上散布一些诋毁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言论。在这些言论中,影响较大的有英雄“污名化”现象和“非毛化”思潮。历史中已经产生的人物和事件本来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是有人却恶搞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潘冬子、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反而过分美化一些反动人物,如慈禧、袁世凯、蒋介石等人。还有人故意丑化毛泽东,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这种种做法造成了大学生思维混乱,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科学评价,甚至动摇了他们对国家富强及社会发展的信心。因此,高校教师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历史进程中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讲解,用事实来证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性,使大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历史思维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言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完善思维方式

历史思维是强调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来思考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习惯。一是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前人。大学生要从符合历史规律和推动历史进步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对错。二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大学生不能仅仅记住零散的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三是揭示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学习历史还要善于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让大学生感受到历史现象的价值。

二、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育学生历史思维方面存在教学内容的枯燥化、教学方法使用的简单化及教学环境的复杂化,从而导致了学生历史思维意识不强。

(一)部分教师培育大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内容枯燥化、简单化

在讲授历史课程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按照自己的课时讲完课,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多是陈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没有揭示这些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某些历史事件背后表现出来的人生哲理。当学生遇到思想困惑时,不会想到用这些哲理来解决困惑。二是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层次性。他们的教学内容大都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规划,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向不同学院的大学生进行授课,完全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造成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极大反感。三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结合社会的热点话题讲解,他们只是讲授过去发生的故事,缺乏用当下发生的事件为切入点,寻找这些事件的历史源头。 同时,部分教师使用教学方法存在简单化的问题。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实践锻炼法等。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部分教师多采用单一理论讲授的方法来教学,上课缺乏与大学生互动,缺乏让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也缺乏带领大学生去参观一些有历史故事的革命老区。

(二)教师培育大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环境复杂化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对自身专业有用的课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学生历史思维方式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大学生认为学习这些课程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因而完全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来学习这门课程。二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极其丰富,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浏览各种网页的信息,他们对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毫无兴趣。如果大学生头脑里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他们也无法建构起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因而他们对历史思维的认识也会不足,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很难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其因果。

三、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面临难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意识和大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历史思维的重要性。

(一)部分教师培育大学生历史思维意识不强

部分高校教师教学内容的枯燥化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培养大学生历史思维的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只要按时完成教学,大学生自然会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历史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精心挑选、在教学方法上认真选择,还要善于借助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做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的主要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课也是培养大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

(二)大学生自身缺乏对历史思维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灌输课”和“说教课”,因而对四门公共课有极大的反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着历史思维方式,大学生不主动学习,就不会对历史思维有所了解,自然也感受不到它的作用。一些工科学生只注重学好本专业,对历史思维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历史思维属于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的出发点。

三、破解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难题的路径探析

解决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的难题需要教师提高对历史思维重要性的认识、改进历史思维培育的方式、完善历史思维培育的内容及动员并发挥大学生自我培育的力量。

(一)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思维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历史思维的了解

历史虽然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故事,但是故事中的某些情节总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当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对提升思维层面的文科类专业产生了“无用论”看法,他们热衷于学习一些技能类的专业,从而忽视了历史课程的学习,进而也感受不到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历史思维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教师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历史思维的作用有哪些,从而提高他们对历史思维重要性的认识。当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涌入高校校园,如果大学生缺乏对我国历史的了解,对西方国家历史的了解,容易被这些社会思潮中的新奇观点所误导,削弱对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当大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新道路的奋斗历程之后,就会理解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从而坚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阐述了历史思维的相关知识,高校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讲话,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二)改进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的方式,实现方法的针对性

首先,教师不能仅仅从宏观上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还要注重结合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例如,针对毛泽东的错误评价,“应坚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2]。其次,教师不能简单地向学生讲授历史事件,应采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大学生的互动,调动其相互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要注重阐明每个专题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历史事件对当代人的启示,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应对当前和今后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再次,教师还要鼓励大学生多参观革命老区。革命老区记载了许多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能切身感受到革命前辈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付出的努力,增强对我国近代历史的了解。最后,教师应当借助互联网来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可以建设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有特色的专题网站,拓宽大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渠道。

(三)完善和更新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的内容,实现内容的丰富性

一是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做到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在学习历史内容时,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厘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大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历史思维的严谨性。二是大学生历史思维培育需要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其生活实际并突出内容的层次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力争实现教学内容的时代化、生活化、对象化,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结合社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讲解,找到一些热点问题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3]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目标是基本制度定型化,关于促进制度的定型化,邓小平早在南方谈话中就已经提到。因此,教师不能就热点说热点,而是要从热点问题中找出其历史的源头,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教师还应当从历史中看到当下的热点问题的发展走向,提高解决热点问题的预见性。

(四)动员大学生自觉树立历史思维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虽然教师在培育大学生历史思维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历史思维建构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于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厘清历史知识的结构,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大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之中有营养,大学生要在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做到以史为鉴,更好地走向未来。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动员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唤醒大学生树立历史思维的意识。鼓励大学生多读历史,多读经典,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当大学生长期在丰富的历史知识中品读,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例如,现在社会上出现军队国家化、军队去政治化、淡化党的领导等错误言论。如果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后,当他们遇到类似的一些错误言论时,他们就能立即认清这些言论背后的实质。

总之,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要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为此,高校教师要动员大学生认真学习各个历史时期一些先进人物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事迹,总结历史规律,增强历史文化底蕴,树立历史眼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做到想问题和做决策时,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状、认清发展、把握未来。高校教师还要向大学生阐释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中对历史思维的论述,不断完善历史思维的内容,激发大学生树立历史思维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武装头脑。

[1]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3-12-27(2).

[3]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1).

编辑:王 玮

2017-02-20

2013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择优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探讨”(ZYZUSZK2013002);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SWU1509401)

周利娟(1992—),女,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教学内容历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历史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