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于良 邱静文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2.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21)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家风传承路径
林于良1邱静文2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2.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21)
不设防的新媒体场域,消费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价值判断,磨损其对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具有丰富内涵,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青年会自觉自愿接受并践行。其高度凝练的抽象话语表达,不苟言笑、宏大叙事、宣教明显的话语风格同青年喜用的碎片化、生活化、动态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有明显距离,极易使青年因其理论抽象而难以感受其价值所在。优良家风家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体现,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不仅有助增强青年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还能通过这种微观载体引导青年在日常生活领域自觉践行。
家风家训;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微空间”被肆意贩卖和兜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青年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磨损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1],这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巨大挑战。家庭是青年成长的基点,“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2],优良的家风家训既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也是增强青年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
只有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认同,才会自觉践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在青年的广泛使用中正逐渐成为影响青年的主流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这使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以微信、微博、陌陌、QQ空间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为每个参与其中的青年提供了“自我言说”的话筒。由于在传统媒体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几乎独享话语权,青年话语空间被挤压,以致青年转向“更多自由”新媒体场域寻求话语空间。在不设防的新媒体空间面对海量的信息,处于价值判断形成时期的青年难以鉴别真假,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状态。新媒体空间信息交互式传播,使每个参与其中的青年都可以在传播之网的任意节点以自我为中心向周围发布信息,青年热衷于通过“复制、转发、点赞、分享、链接、评论”等方式对信息进行随意解构和重组。在这便捷的信息获取空间,青年的媒体依赖性逐渐增强,他们变得不再思考,只是通过搜索引擎去获得答案,逐渐丧失了反思批判的能力,沦为新媒体的“奴隶”。任何一个新媒体场域的失守,都有可能成为意识形态安全决堤的蚁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家风,即门风。家训是家风的表现形式,也称家规。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形态,家风主要指“一个家庭在代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等等,其核心内容指一个家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3]11。家风通常表现为浅显直接的教育内容,通过长辈的口耳相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使其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家风家训承载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青年价值观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关系的维系以及社会风气的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我国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文献典籍。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颜子推的《颜氏家训》、班昭的《女诫》、李世民的《帝范》、袁采的《袁氏规范》、司马光的《家范》等。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家风家训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有治国理政经验,还有睦亲节俭的治家之道、读书亲贤的教子立身之方和重品修德的修身之法等。如清华简《保训》,就是西周初期周文王留给其子周武王的治国理政经验;颜子推的《颜氏家训》则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其中不乏强调教子立身和兄弟和睦的训诫,如“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5]19-20;南宋袁采在《袁氏规范》中专门强调了“父慈子孝”的问题:“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愈慈。”[6]434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个体是家庭的成员,几乎每个人从小就受到家风家训的浸染,且青年更易信任其父母长辈的教育,正所谓“夫同信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当代青年又是一个变动性和可塑性极强的群体,以往单向度灌输式的被动认同教育方式,易引起青年的抵触情绪,而润物无声的家风家训可以调动青年自身的积极性,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宣传、培育和践行,实现内生性的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具有丰富内涵,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青年会自觉自愿接受并践行。其高度凝练的抽象话语表达,不苟言笑、宏大叙事、宣教明显的话语风格同青年喜用的碎片化、生活化、动态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有明显距离,其“遵循的政治逻辑与青年话语体系遵循的生活逻辑”[7]存在明显冲突,使青年对主流话语产生拒斥疏离之感。而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而运用家风家训这个易于传承和推广的微观载体,让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与践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传承家风家训强化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有利于推动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继而获得情感认同并实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因此,家风家训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和内在契合性,符合价值认知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中华传统家风家训蕴涵的思想十分丰富,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化,它包含:“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亲仁济众的处世之则”[8]等方面。我们历来强调勤俭持家,主张家长在家庭管理上要公平公正,为家庭成员做表率。例如,赵鼎在其《家训笔录》中就指出:“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无一毫欺隐,乃可率下。”教育子女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家风家训经常涉及的方面,刘备就劝诫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高攀龙则认为“作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在同乡邻相处之道上,《郑氏规范》讲的更加直接:“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勿使人容我。”在教子立身方面,传统家风家训深受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影响,教育家庭成员勤勉好学、忠君报国、清廉奉公等。包拯就叮嘱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回家”。作为家庭教科书,传统家风家训不仅促进了儒学的大众化传播,而且促进了社会成员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封建宗族共同体的稳定和国家治理的需要。这些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生共体的,虽然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不乏良莠不齐的成分,但其合理和优秀成分所蕴涵的价值追求对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良好家风家训提倡热爱祖国、孝老爱亲、睦邻友好、诚实守信、重品崇德等道德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遵循具有内在一致性。家风家训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在家庭中的传承和体现,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血脉相通的,抛弃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因而,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有利于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二) 传承家风家训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进入青年大脑,获得青年认同是关键环节。如若无法获得青年的情感和理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会“流于形式而失去阐释力和说服力”[9],最终失去生命力,而“道德教育的核心方式在于恰当运用道德情感”[10]297。因此,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提升青年的情感认同。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易于强化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千百年来,无论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变迁,家庭在国人心目中情感归属和精神依靠的功能始终没有改变。弘扬优良家风家训,虽不能对应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部内容,但家风家训的熏陶根植于每个青年的生活领域,更易推动两者产生文化“认知共振”[11],获得青年的情感和理性认同。青年对家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可促使青年将家风家训蕴涵的道德价值观理念转化成其自身的道德价值遵循。颜氏后代在重刊《颜氏家训》时说:“今亲听祖宗说话,便要商量祖宗是如何期望我,我如何无憾于祖宗。”[12]556青年从祠堂、楹联、家书、家谱以及父母长辈的日常训诫中,可以时刻获取道德情感体验,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情感认同过程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原理是一致的。
(三)家风家训通过代际传承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认知、情感和理性的认同都是价值认同的观念形态,价值认同最终还是要通过“践行”来确证。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青年的价值观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向度,而忽视其实践向度[13]。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引导青年在认知、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内生性建构,从而自觉自愿的践行。家风家训以家庭为载体,通过家庭日常生活代代相传,这种“接地气”的传承方式,有助于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脉联系,为当前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提供了有益借鉴。家风家训的传承为青年言行举止等方面确立了基本规范,青年在践行家风家训中,个人的道德品行逐渐养成,家风家训也得以传承。在此传承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以及爱国、公正、诚信、敬业、孝亲等道德理念不断被青年理解、认知、体认和践行。通过每个家庭这种微小的家训体认传承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逐渐被青年普遍认同并自觉践行。尤其是在当代培育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还需要我们对传统家风家训进行话语转换使其重新出场,从而抵御消费主义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提升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1] 林于良.互联网+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技术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203-206.
[2]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2).
[3] 阎旭蕾,杨萍.家庭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张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J].道德与文明,2015(2):10-13.
[5] 颜之推.颜氏家训[M].檀作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6.
[6] 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 肖薇薇,陈文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认同的话语赋能[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1):39-46.
[8] 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探索,2016(1):166-171.
[9]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向研究[J].哲学动态,2014(8):77-82.
[10] 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1] 陆树程,郁蓓蓓.家风传承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2015(3):14-20.
[12] 颜星.重刊《颜氏家训》小引[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3] 周正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6):15-17.
编辑:王 玮
2017-02-20
2016年度团中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渗透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016LX077)
林于良(1989—),男,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价值观研究。 邱静文(1992—),女,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