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

2017-03-07 09:10韩振秋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马克思

韩振秋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略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

韩振秋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内涵丰富,发人深思,挖掘其理论价值,意义重大。《提纲》第三条蕴涵着大唯物史观,并有其特点。《提纲》第三条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厘定了社会环境与人的关系,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为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先导。《提纲》第三条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方面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 《提纲》第三条; 理论价值; 实践指导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788。其中《提纲》第三条写道:“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2]166《提纲》第三条是整个提纲的中心和枢纽,马克思本人也认为它是自己的哲学思想区别于一切其他哲学家的根本特点所在[3]。挖掘《提纲》第三条的时代意蕴,意义深远,对于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改革创新、发展进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提纲》第三条的缘起

《提纲》第三条是马克思于1844年冬或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一份笔记的重要部分。《提纲》第三条的写出有其时代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思想的两次飞跃

马克思思想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次是1842年初至1844年初,完成了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时,其哲学思想还处在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影响下。工作后,他日益觉察到经济因素的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性,逐步转向了唯物主义立场。特别是其1844年初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其由唯心主义者完成向唯物主义者转变的完成;第二次是1844年初至1844年底,马克思投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在此期间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以及对包威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包威尔及黑格尔的哲学唯心主义,论证和发挥了自己唯物主义历史理论[4]20-21。

(二)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

在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强调环境和教育决定人,人的变化是环境和教育变化的结果[2]169-170。“人是环境的产物”是一个唯物主义命题,当时对反对封建神学是进步的,但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这个关键。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那里,他主张人的品格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性质,并相信只要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国民教育制度就可以消除贫穷、犯罪,人们就可以具有良好的品格;而费尔巴哈认为,人性本善,后天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导致善遭到破坏,他强调教育的作用和“爱”的道德感化,等等。上述思想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的决定性作用,其消极后果就是把社会分成两类人,一类天生是统治者和教育者,一类天生是被统治者和被教育者,其本质维护和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上面立场属于旧唯物主义,因为它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决定性,忽视人的主动性;又属于唯心主义,因为它只看到人创造和改变了环境,夸大人的能动性。

(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科学世界观指导的迫切性

19 世纪 30-40 年代,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当时流行的费尔巴哈哲学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为了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厘清环境、教育与人的辩证关系,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写了这个包括第三条的十一条研究提纲。

《提纲》第三条显然是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批判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批判环境和人都是由天才人物的智慧和思想决定的唯心史观;批判旧唯物主义片面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提出人通过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思想。

二、《提纲》第三条蕴涵的大唯物史观及其特点

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的视角阐明了人与社会环境、人的改变与社会环境改变的相互关系。社会环境的改变与人自身的改变只不过是统一的实践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5]234。《提纲》第三条蕴涵着一种完整的、大唯物史观:它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它以劳动实践为理论基础,人类解放是其价值指向[3]。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改变环境与环境改变人统一了起来。马克思认为,由劳动实践改变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改变是“自我改变”,动力在其自身。这种历史观具有如下一些鲜明特点。

(一)劳动实践活动要素的协同性

马克思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劳动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任一要素抛开对其他要素的考察都是无意义的,无法正确理解,它们相互作用、协同进化,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不同侧面。

(二)现实世界因劳动实践具有历史性

马克思认为,以劳动实践为基础,才有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变化发展,并使它们运动起来,同时劳动实践活动本身也有了新的内容和性质。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的变化决定人的变化。人对环境也有适应性和主动性。马克思把上述思想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37这样,现实世界便因劳动实践而有了历史性。

(三)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性

马克思这种大统一历史观不仅仅是科学,且包含科学的、方法的价值指向和诉求。那就是,合规律地走向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并认为劳动实践只是人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走向解放的现实途径和手段,“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92。

三、《提纲》第三条的理论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导意义

《提纲》第三条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导,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具有重要价值,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提纲》第三条的理论价值

《提纲》第三条理论价值重大,对我们分析和理解社会、自然界、人类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武器和重要指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

1.《提纲》第三条为厘定社会环境与人的关系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石

在《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从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思想进行了深度的分析批判,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辩证关系,直接拉开了《提纲》对近代唯物主义历史观批判的序幕,为《提纲》科学分析社会(社会环境)与人的问题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2.《提纲》第三条为人与环境和教育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指出“遗传和环境决定论”及“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思想根源及危害。马克思反对人及其知识、观念只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反对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是由周围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错误思想。因为这样的思想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的一面,没有看到环境正是人的实践的结果,没有看到教育者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根本事实。事实上,人不是消极地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而是通过实践积极能动改变环境和教育。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和人的自我改变统一于革命的实践分析框架。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8]7

3.《提纲》第三条为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先导

在《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一些旧唯物主义者在关于人与环境、人与教育相互关系上的错误以及由此产生的英雄史观,进而阐述社会实践对改变环境、改变人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坚决反对旧唯物主义者认为的“人及其观念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同时又认为环境由天才人物的意见所支配”。马克思认为,片面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的学说所导致的消极后果是,把社会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是天生的统治者和教育者,一部分人是天生的被统治者和被教育者,从而在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作出了论证,必然陷入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因为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回答环境和教育从何而来、因何而变时必须把社会的人分成两个部分,甚至把答案寄托于凌驾于群众、社会之上的天才人物、英雄人物来改变环境和教育。

马克思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质疑,他提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具有一致性;实践是二者实现相互作用的基础。并进一步重申了人的活动在本质上应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的基本观点,这些唯物史观都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先导。

(二)《提纲》第三条的现实指导意义

《提纲》第三条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以及应对知识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指导。

1.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如前所述,马克思提出了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并协调统一于实践这个基础的。这样的思想观点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指导。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自身的和谐统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和谐统一和发展理念也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也是马克思《提纲》第三条的展开和具体化,符合马克思关于通过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思想。

2.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明了现实路径

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引擎”之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这样的目标,很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具体的创业创新环境,更需要成千上万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做支撑。随着知识时代的前行,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教育环境是人发展的客观基础这一事实。马克思《提纲》第三条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思想。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对待人,人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提纲》第三条所强调的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即人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是在实践中,在主体同环境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环境与教育的影响[9]。马克思《提纲》第三条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及现实指导。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方面说的是大学的官本位问题严重,另一方面说的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方式和体制问题,但归根结底都强调的是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提纲》第三条中“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表明教育者本人的知识和才能归根到底是从后天实践中得来的,教育活动本身也是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及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这启示我们在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既要看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而环境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情况和条件,因而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培养一流的人才,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就是:环境和教育以及人的改变必须统筹考虑、不可分割;必须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大师型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句话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增强教育效果的深远影响,与《提纲》第三条的人与环境的互动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0]。

3.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实践范式

在《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揭示了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现实基础,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检验了真理。中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实践、社会实践范式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实践的结合。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提纲》第三条更是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以及在实践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提纲》,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安启念.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前三条——论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 (3 ):72-41.

[4] 侯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 [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 陈桂生.略论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与教育中的意义——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1(4):2-6.

[10] 李小敏.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三条中的教育思想解读[J].考试周刊, 2012(49):22-23.

编辑:刘小明

2017-01-05

2016年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一般课题“系统视域下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问题及应对研究”(SGYYB2016-17)

韩振秋(1968—),男,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老龄问题。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