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夏目漱石的文学观

2017-03-07 00:49:49
关键词:写实主义夏目漱石少爷

孙 萍



探析夏目漱石的文学观

孙 萍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写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及作品中体现的文学理念及其思想影响着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他作品中体现的惩恶向善、公平正义正是夏目漱石文学观的表现,也是夏目漱石一直以来默默追求的文学境界。即使是现在,夏目漱石的这种文学理念仍然影响着日本文坛。

夏目漱石;文学观;写实主义;批判文学;惩恶向善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3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尽管夏目漱石的文学起步很晚,文学写作时间又很短,49时就死于了胃溃疡,但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像《我是猫》《三四郎》《心》《少爷》《其后》等这样的名作。这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与其作品的风格、作品的思想性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无不蕴含或文学批评精神,或文学服务于社会精神,或赋予文学导向功能等。

一、写实主义文学观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1]生长的时代,正是日本近代文明开化的时代。在明治政府的带领下,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而且在文化思想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使日本从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开始迈入资本主义社会。日本近代文学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起步的。明治之前的文学作品或是祈祷祝福的宫廷文学,或是顶礼膜拜的宗教文学,或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文学,或是多情男女的花柳文学,这些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缺少了文学的真正内涵,缺少了文学的社会属性及社会效果。夏目漱石站在时代的前沿,担负起作家的使命,提出文学作品要做到具有深刻意义的写实,应把社会现实写到作品中,通过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庸俗、丑陋和矛盾进行批判。

1906年,夏目漱石创作发表了《少爷》[2],这是一部形式新颖、立意清新、故事情节令人寻味的作品。这部作品无论是在文辞上还是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体现了夏目漱石独有的文学技巧性。作品描述了一名冒失、且有正义感的青年教师,中学毕业后来到四国乡村中学任数学教师的一段人生经历。在作品中,夏目漱石不但塑造了一个淘气、善良、有爱心、有正义感、敢作敢为的少爷形象,让读者很快就会喜欢上这个男孩,感觉亲切;同时也描写了一伙狡诈、阴险、品质败坏、无良知、没有职业操守的校长、教导主任等一伙人,由于他们一伙人的卑鄙行为,让读者觉得厌恶。通过这些代表正义和代表邪恶人的较量,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出人世间的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由于《少爷》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通俗性和大众性,刚一发表就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并拍成电影。这部作品是夏目漱石根据自己在熊本高中当教师的亲身体验创作而成的一部作品,可以说《少爷》是夏目漱石一部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他通过这部作品告诫人们写实主义作品的形式、写实主义作品的风格、写实主义作品的社会属性及功能。写实主义作品的出现既改变了以往日本文坛的文学风潮,也告诫人们文学作品也是社会的一把武器,运用这把武器能够抨击社会的阴暗面。

二、批判主义文学观

明治30年代末期,日本文坛出现了以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为核心的自然主义文学风潮。在这种文学风潮的影响下,由于作家过分追求“真实”,偏重表现身边的琐事以及人类丑陋、昏暗的一面,否定小说的虚构性,使作品所表现的范围越来越窄;作品情节越来越流于平板的事实叙述,平淡而寡味。《破戒》就是当时日本自然主义文学风格的主要代表作品。

岛崎藤村的《破戒》发表于1906年,描述了一个部落出身的年轻的小学教师濑川丑松的悲剧人生。这是一部成熟的、具有日本特点的自然主义文学的社会问题小说。首先,《破戒》是作者在实地调查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写成的,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原型。第二,在这部小说中,岛崎藤村第一次采用直率地告白自己的隐私的方式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借此宣泄处于现实社会中的青春苦闷和烦恼。第三,小说通篇抒发了所谓“觉醒者的悲哀”,濑川丑松虽然公开了自己部落出身的身份,但结局也只能逃避,一走了之,体现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特有的纤弱和感伤的风格。《破戒》在理论上开了一味自我暴露、自我颓废的先河,给日本近代文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针对当时日本文坛自然主义文学风潮盛行的趋势,夏目漱石作为一位有担当的、负责任的文学工作者,他一反这种带有消极意义的文学风潮,主张自己的文学观点。夏目漱石认为文学究其根底就在于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在作品中伸张正义、伦理道德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他独辟蹊径,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与自然主义文学风格完全相反的反自然主义文学风格的作品。

《心》是夏目漱石的一部反自然主义文学风格的代表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叙述了“先生”自小被叔叔骗,到长大后为了争夺房东姑娘骗“k先生”,后又因“k先生”的自杀身亡而感到内心愧疚以及明治精神等诱因,“先生”也自杀身亡这样的悲剧故事[3]。在小说中夏目漱石对“先生”进行了深刻剖析,呈献给读者的是一个个性缺欠、自私自利、懦弱无能、心胸狭窄的先生形象。夏目漱石借此形象揭露了当时日本社会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社会问题。实现了文学作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的功能。

三、惩恶向善文学观

夏目漱石出身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8个孩子的末子。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养家[4]。这段人生最初的经历,对夏目漱石的人格形成及其文学作品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愤世嫉俗,同时又赋予同情心,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处处体现了这种惩恶向善的文学理念。在《少爷》这部作品中,夏目漱石非常用心地描写了少爷家的仆人阿清以及阿清和少爷之间的情谊[5]。自少爷小时候起阿清就一直在少爷家当仆人,尽管少爷因为淘气,做事又有些无厘头,不受家人的待见,但唯独阿清非常喜欢少爷,还经常给少爷做好吃的,甚至还会给少爷零花钱。竟管少爷开始时还有些讨厌阿清,觉得他有些献媚,但后来,“母亲去世,扔下了我,父亲根本拿我没办法,家人也不理我,市内的人把我当恶少一样排斥我,只有阿清把我当宝贝,还会经常夸我”。如此这般,阿清的善心得到了少爷的认可,二人之间形成了如同亲人般的关系。后来少爷离开四国乡下的学校,重新回到东京时,租住了一套房子,把阿清从她外甥家里接了过来,同少爷一起生活,直到后来阿清因病去世。临终时,阿清还嘱咐少爷说:“少爷,我死后,请你将我埋在少爷家的佛寺,我会在坟里高兴地等待少爷来看我”。

夏目漱石通过笔下阿清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种超越血缘的亲情。事实上夏目漱石就是想通过阿清这一人物形象,来弘扬人间大爱。

与描述阿清善良相反,在《少爷》中,夏目漱石又刻画了以校长狸猫和教务主任红马甲为首的一群势利小人。他们勾心斗角、狡猾欺诈、挑逗学生、道德沦丧。不堪他们如此德行的所作所为,少爷等具有正义感的教师们与红马甲一伙人进行了公开的较量,结果被迫辞了职的少爷和豪猪把正和艺妓密会的红马甲大打一顿,使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无论是《心》中先生的自杀,还是《坊っちゃん》中红马甲的被打,还是《门》中宗助因夺好友之妻,受到天谴—虽然妻子怀孕三次,却不是流产,就是夭折,夫妇二人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总之,夏目漱石笔下的恶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总之,夏目漱石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的文学理念及其作品中的思想性影响着日本文坛,成为日本近代文坛的一面旗帜,为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王建宜, 吴艳, 刘伟. 日本近代文学史[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 130.

[2] 吉田精一. 日本文学辞典鉴赏辞典[M]. 东京: 东京堂出版社, 1985: 130.

[3] 王建宜. 日本近代文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65.

[4] 三好行雄, 稻贺敬二, 小伟郊一. 新综合国语便览[M]. 东京: 第一学习社, 2009: 240-241.

[5] 孙萍. 夏目漱石小说《心》中主人公自杀悲剧探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 64-66.

(责任编校:叶景林)

2017-09-12

孙萍(1963-),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6.019

I3/7

A

1674-327X (2017)06-0070-02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夏目漱石少爷
不当“少爷”
宠物学园之豪少爷的箭 3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1:50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24
夏目漱石《我是猫》的狂欢化文体特征探析
我是猫
夏目漱石生前去过的地方——跟着作家去旅行
鸟少爷与小跟班
浅析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自身价值
大学教育(2016年4期)2016-04-07 00:20:11
杨飞云与古典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