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级阶段的俄罗斯学生量词偏误及对策

2017-03-07 05:44
关键词:偏误量词俄语

郝 莹



浅析初级阶段的俄罗斯学生量词偏误及对策

郝 莹

(辽宁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辽宁锦州 121001)

量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教材编排和教师自身等原因也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初级阶段俄罗斯学生量词习得中产生偏误的类型及原因,提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对对俄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对外汉语;量词;俄罗斯学生;偏误

量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数量之多,用法之繁杂让很多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谈量词色变”。尤其是对于母语中没有量词这一明确概念的俄罗斯学生来说更是在学习过程中偏误频现。以往国内学者虽对量词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多是对于以英语、韩语、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进行的,针对俄罗斯学生的量词习得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俄罗斯学生量词习得情况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概况

根据何洁编辑的《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的统计,现代汉语中量词有500多个,其中常用的有50多个[1],足见其数量之庞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将量词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其中甲级量词58个,占总数的43%;乙级量词47个,占总数的35%;丙级量词22个,占总数的16%;丁级量词8个,占总数的6%[2]。可见,量词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初中级阶段,到了高级阶段之后量词的学习逐渐减少。但汉语和俄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汉语的语音、语法、汉字足以让外国学生分身乏术,加上汉语量词的数量之大,种类之多,用法之繁琐常常让他们感到很困惑,因此回避和畏难情绪也随之产生。其次国内对于量词的最终定义成型较晚,从1898年《马氏文通》作为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发表之后,1924年黎锦熙先生在其所著的《新著国文语法》中最早提出了量词的名称,“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称,添加在数词之后,用来作所计数的事物之单位。[3]”但是黎先生只是提出了量词是用来表数量的名词的说法,却没有把量词划分为独立的词类。之后语法界对有关词类的划分进行了两次大讨论,历经半个多世纪,共提出16种有关量词的名称,直至50年代《“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弦简述》才将量词最后定名,70年代才被普遍接受。量词即用来表示人、事物活动的数量单位的词[4]。至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也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利用现有关于量词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教学时往往会无所适从。由于量词一般不充当句法成分,所以在进行翻译和讲解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和个人对量词的研究程度等原因,很多时候出于无奈只能对学生解释量词的使用是中国特色,是中国人特有的语言习惯,学生只能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量词。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对量词的讲解主要偏重于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数+量+名”,“动+数+量”这种固定结构上,即使这样学生也只知道汉语中有量词的存在,也只能掌握教材中的搭配,对教材以外的量词的用法并不清楚,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显然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也使学生对量词的概念和用法产生更多的疑问和困惑,因此就产生偏误。

二、俄罗斯学生在量词学习中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一)不用量词

俄罗斯学生在汉语量词学习的初级阶段最容易产生的偏误就是不用量词。即使在课堂上老师引入量词这个概念,并详细讲解后,练习中大部分学生仍会忽略量词,口头练习更为明显。“一书”(одна книга),“一本子”(одна тетрадь ),“三人”(три человека)“我们班有10女生”(У нас в группе десять девочек.)等等。这显然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任何一种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都会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如果这种迁移有助于外语学习,就是正迁移,反之则称之为负迁移。由于在俄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关于量词这一词类的说法,俄语的表达方法可以直接是“数次+名词”(根据数字的不同,名词变成相应的所属格),因此俄罗斯学生在量词学习的初级阶段不用量词的现象尤为明显。

(二)“个”的泛化

通过对各个版本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发现,“个”(штука)是一个出现较早的量词,而且其搭配范围较广,初级阶段学习的名词基本可与其搭配,如“一个朋友”(один друг),“两个房间”(две комнаты),“三个国家”(три страны)等等。因此,很多俄罗斯学生就把“个”当作了一个万能量词,只要涉及量词练习就用“个”,即使在已经学习了“张”、“位”、“只”等量词之后,“个”的泛用仍很普遍。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对外汉语教师不必过于求成心切,不必立即要求学生用对所有的量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和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在不知道与一个名词搭配的正确量词时,如果主动选择“个”,这说明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建立起了“量词”这一概念,这是好现象,但要注意在以后的量词教学中要及时进行更正和深入讲解,毕竟很多词是不能和“个”搭配的。

(三)多个量词对应一个俄语单词产生误用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生词表中对词的翻译有“多对一”或“一对多”的现象,即有时多个汉语词对应一个外语词汇,有时多个外语词汇可翻译成一个汉语词。当学生母语中一个词对应汉语中的多个词时,如不及时讲解,学生便难以区分,容易产生偏误,量词更是如此。如名量词“对”“副”“双”,对应的俄语词汇都是“пара”。“пара носок”我们可以说“一双袜子”,却不说“一对袜子”;“супружеская пара”我们说“一对夫妻”,不说“一副夫妻”;“пара палочек”可以说“一双/副筷子”,不说“一对筷子”。再如汉语中的动量词“次”“趟”“回”“遍”,这些动量词都可以翻译成俄语的“раз”,俄语中的这个“раз”比较多用,但和汉语中的这些量词用法不能一一对应。如:

这本书她读过两次/回/遍。(√)

这本书她读过两趟。(×)

而这两句话翻译成俄语都是 Она прочитала эту книгу два раза.

你来我这一趟。(√)

你来我这儿一遍。(×)

可翻译成 Подойти ко мне.同时俄语中并没有明确翻译出“一趟”。

产生以上偏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把握量词本身的意义,缺少对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文化反映着历史的演变和积淀,量词作为汉语特有的词类,除了表示数量以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再加上多个量词只对应一个母语词汇,学生便会无法分辨,产生偏误。这就要求教师就这些量词的起源和本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以区分。

(四)不同类事物共用一个量词

甲级量词“只”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最早是和动物搭配的,如“我家有一只猫和两只狗。”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出现“一只手”,“两只袜子”,这时学生就会出现疑问,为什么完全不同的事物会共用一个量词?到底要如何搭配才正确?再如“张”,“一张照片”,“一张桌子”,“一张画”这里的“张”表示可以张开、毕拢或卷起来的东西,也可以用于平面的物体,但学生会对后来出现的“一张脸”和“一张嘴”之类的搭配产生困惑,如为什么不能说“一口嘴”?学生会产生这样困惑,一是因为量词是单个进行学习的,教材中没有专门针对量词的讲解,量词的出现只是配合某一课的某个话题,并没有将某一课出现的量词可以搭配的所有名词列出,所以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者量词的产生较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衍变后,由于诸多因素,量词的搭配范围和其本义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甚至无从考证其来源,所以讲解起来比较困难,自然学生就会更难以理解和区分。

三、对俄量词教学建议

(一)合理编排教材中的量词

教材是教学的大纲和依据,一部教材的好坏,最有话语权的是其使用主体—教师和学生,好的教材应该是遵循科学的教学和学习规律,满足大部分学习者的要求,同时兼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母语为俄语的初级学习者,教材中应先对量词这一概念用俄语解释并尽量详尽,让学生在接触量词之初对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按照记忆曲线规律合理安排“数+量+名”这一表达结构的重复率,并配合相应的练习来加强和巩固。其次俄语中没有量词,通常表达形式为“数+名”,但通常不可数名词和表度量衡的量词连用,这和汉语的表达有共同之处,如“一滴水”(одна капля воды),“一瓶牛奶”(одна бдылка молока),“三公斤牛肉”(три килограмма говядины)等等。再如上文提到的“对”,“副”,“双”对应俄语的“пара”,诸如此类的两种语言表达中存在共性的,可以对其进行提取,在量词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减少学生对量词的困惑和畏难情绪。

(二)运用多种教学法

初级阶段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翻译法,借助学生的母语帮助学生迅速理解量词的意义和搭配,当然这对教师的俄语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翻译准确的教材。量词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搭配法。按照中国人的表述习惯,很多量词的使用都是有其约定俗成固定的搭配模式的。教师可以总结量词的固定搭配,如“张”可以和平面的,张开的东西搭配,“一张照片”,“一张桌子”;“条”可以搭配细长、扁条形的事物,“一条围巾”,“一条河”等等,并反复进行巩固操练,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表义比较相近,学生偏误较多的量词可以从词源的角度进行讲解和区分。如“对”,“副”,“双”,“对”的本意是“面向、朝着”后引申为具有阴阳相对属性的事物或者能够进行配合比较的东西,所以“对”的搭配可以是“一对夫妇”,“一对鸳鸯”等;“副”的本意是“用刀剖开”,后引申为成套、配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或者形容人的面目表情,如“这副嘴脸”等;“双”的本意是和手有关的成对的物品,如“一双筷子”,“一双手套”等,后又引申到人体器官,如“一双手”等。

(三)加强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

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异同对比研究,其意义在于可以规避学生在外语学习时由于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而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汉语的量词产生和应用较早,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语言的发展,汉语中量词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自然搭配的选择也就比较丰富,而俄语中是没有量词这一词类的,学生的母语中没有这样的概念和用法,学习初期难免受母语影响会出现不用量词的偏误。其次,汉语中多同音词,而俄语是字母表音的语言,同音词较少,因此俄罗斯学生对同音和近音量词产生偏误较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中俄两种语言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异同,对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帮助。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汉语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俄罗斯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和重要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生对汉语产生浓烈的兴趣,这就需要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师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一个教学方法科学得当,并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师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笔者在参加吉林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时,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会汉语,还是懂汉语”?“会”和“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是每个“会”汉语的中国人都能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只有“懂”汉语,会运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专业地解答,而不仅仅解释为语言习惯。汉语量词的使用固然有中国人特有的语言习惯,但俄语是一门语法规则明确的语言,因此俄罗斯学生在学习量词的过程中必然会探寻其内部规律,因此对一些有特定搭配的量词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教学是很有益处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语言不仅是要进行交流,更深层次的要求是懂得其背后的文化。实践证明,在语言教学中配以适当的文化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中国戏曲、书法、太极拳等等都会激起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最后,对俄汉语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俄语水平,这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规避俄语语言习惯对学习汉语的不利影响,减少俄罗斯学生学习量词时容易出现的偏误。以笔者的经验证明,对俄汉语教学中,使用俄语比使用英语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课堂气氛也更为活跃。除此之外,对俄汉语教师还应具备足够的亲和力,能够针对俄罗斯学生的民族习惯和性格特点进行灵活的课堂教学。

[1] 何杰.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7

[2] 何罡.词源分析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应用[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9

[3]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4] 郭晓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4

(责任编校:付春玲)

2015-12-27

郝莹(1987-),女,辽宁黑山人,讲师,硕士。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3.040

H35

B

1674-327X (2017)03-0133-03

猜你喜欢
偏误量词俄语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量词大集合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量词歌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