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勇,乌 兰
(内蒙古包钢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分析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罗志勇,乌 兰*
(内蒙古包钢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根据对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进行详细分析,寻找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程度与患足足弓塌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96例392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足进行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下HVA、IM1-2、IM1-5各角度进行测量,计算两种不同摄片下的角度差异且分析各类角度差异量的大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片下各类夹角的变化可知,IMI-2、IMI-5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大,而HVA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小;通过对各患者的各类夹角在两种不同摄影下的差异的大小及患者相应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负重位于非负重位下IMI-2、IMI-5的差值大小与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对拇外翻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可判断足弓塌陷程度的大小,且跖骨头下疼痛程度随着足弓塌陷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拇外翻;负重与非负重;X线摄影;跖骨头下疼痛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第一趾骨各内收的前足畸形[1]。畸形的不进展会引起足底韧带因劳损而松弛,出现足前横弓塌陷,众弓下降的现象,患者的跖骨头下会发生疼痛的感觉[2]。拇外翻的病因大致遗传有遗传因素、长久站立或行走、过度负重、经常高跟鞋或较紧的尖头鞋[3]。此病多发生在成年人,遗传因素中在青年时就可发生,女性要多于男性,一般为双侧足患病。此病后期畸形严重时患者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文通过对某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96例392足的研究,探讨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程度与患足足弓塌陷程度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分析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96例392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84例,男性12例,年龄为11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52.7岁。入选标准为《实用骨科学》一书中给出的拇外翻诊断标准:足拇指外展或外翻畸形,拇指囊红肿穿鞋有疼痛感,在X线下拇外翻角HVA大于15°;排除有各类风湿、类风湿、通风等各类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其他类型足部疾病的患者,对足部曾经有过手术的患者以及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摄像方法以及观察指标
1.2.1 摄像方法
非负重位正位片摄像:患者屈膝仰卧,足放于胶片上,足底部靠近暗盒,胶片距离X线焦点为1米,点压50kv,6mas。负重位正片:患者站立于线片盒上,腿垂直于地面,人体的纵轴与X线的投照呈15度角.双足摄片的患者中心光束要对准两足周骨中间位置,单足摄片时中心光束对准足周骨的外侧。
1.2.2 观察指标
拇外翻角(HVA):指的是第一跖骨的中轴线与第一近端趾骨中轴线之间的夹角。第1-2跖骨间角(IM1-2):指的是第一第二跖骨各自中轴线之间的夹角。第1~5跖骨间角(IM1-5):指的是指的是第一第五跖骨各自中轴线之间的夹角[4]。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软件对不同摄像下测量值进行比较,行t检验,对HVA、IM1-2、IM1-5的差值使用pearson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片下各类夹角的变化可知,IMI-2、IMI-5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大,而HVA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小;通过对各患者的各类夹角在两种不同摄影下的差异的大小及患者相应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负重位于非负重位下IMI-2、IMI-5的差值大小与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拇外翻的是足踝外科患者的常见性疾病,患者跖骨头下疼痛的原因主要是足底应力松弛的结果,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5-6]。本文通过对拇外翻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可判断足弓塌陷程度的大小,且跖骨头下疼痛程度随着足弓塌陷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在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指标的分析下,可以详细分析足弓塌陷的严重情况,对治疗及防治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有非常积极的临床价值。
[1] 王 旭,马 昕.拇外翻足X线二维测定的意义.中国临床医学,2006,13(3):469-472.
[2] 戴鹤玲,温建民,胡海威,等.拇外翻微创术跖骨远位移内侧纵弓顶角与趾趾关节关系的相关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7):549-551.
[3] 董 岩,张建中.拇外翻籽骨位置变化与趾趾关节功能关系的相关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7):537-539.
[4] 温建民,桑志成,林新晓,等.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附535例(986足)研究报告冲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1):26-29.
[5] 宋朝晖,张英泽,韩长伶,等.第l跖骨籽骨脱位与拇外翻的相关性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349-355.
[6] 张建中,俞光荣.足踝外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38.
本文编辑:李 豆
R445.4
B
ISSN.2095-8242.2017.017.3241.01
乌兰,E-mail:9872667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