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华,张 红,高 山,石 翀,杨 婧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在医学检验的传统教学中,是按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基础检验等专业的专题进行教学。教学方式通常是先讲解某项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参考值范围,再罗列临床意义。实际上,通常在临床遇到的是还没有明确诊断的病,而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各种检查结果,经过分析判定作出诊疗。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往往游离于临床诊疗之外,缺乏与临床医生的对话能力,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多局限于判断其是否偏离了参考值范围 ,缺乏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质疑,缺乏从临床角度进行探讨和应对的能力。只有具备把患者病情与检验结果双向结合起来进行临床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对检验工作进行全面质量保证,应对临床医生咨询、参与临床会诊,提升工作质量[1]。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顺应了临床诊断的自然程序,加强案例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习期间,有将近一年时间在医院学习,在这段时间,同学们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有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同时实习阶段教学时间比较灵活,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或完成医疗工作后,可随时随地进行案例分析,不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医院的检验医师都很有工作经验,经过准备,基本上都有开展案例教学能力,因此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中,在实习阶段增加案例教学,使各学科知识得到有机的整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紧密联系,提升检验医学生综合
分析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
(1)教师收集大量案例,精选将要教学的案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3]。教师选择的案例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能反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针对性,还需要由简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各个层次的案例,案例还应覆盖医学检验的各个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可以参考已编辑好的成熟的案例书籍,比如《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200例》,《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还可以参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都很经典,并且每年都有新的案例试题。这些书籍的案例基本都配有案例经过、分析与心得或实验室分析路径、相关实验、结果判定与分析,非常利于教师备课与教学指导。对于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出的案例,教师需制备出案例的标准答案。最后,教师还需列出每个案例相关的知识点,以便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预习,提升对知识点的熟悉度。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项目,新技术在检验工作中不断涌现,这要求检验医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向。因此,每学期对案例进行修订,增加新的案例,淘汰过时的案例,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和范围,使案例教学跟上最新发展趋势,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
(3)案例教学法在实习阶段的应用,离不开教务科与临床科主任的支持,需安排教学人员与教学进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与反馈,进而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开展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教师布置案例、学生查询资料、组织讨论、概括总结、效果评价等[4]。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作出充分的准备。在授课前几天,将案例通过微信圈或公共邮箱转发给学生,并附上思考题,学生可在业余时间查询资料,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见解,也可把所思所想发于微信圈,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交流。
(2)在教学期间,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掌握的资料不一,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同学们的知识漏洞,然后由浅入深,由实验室的数据到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多发言,并且可以列举相似案例,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加强同学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在每一个案例教学完成后,教师总结该案例的知识要点,经验教训,注意事项,并拓展相关实验与辅助检查,引导同学从临床角度思考问题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阶段增加案例教学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以便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兰州大学医学院检验系2017届临床检验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了案例教学,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考试、和直接交流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在对出科考试试卷分析后得出结论,2017届的试卷比以往未开展案例教学的试卷,回答问题更全面,更有深度,能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和案例教学评估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充分肯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认为案例教学让同学们对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到作为一个医者,必须认真仔细,从标本接收到检测以及结果的发放、解释,都有了新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水平,还了解了医学人文知识,对检验专业与患者、医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还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受到同学们的欢迎。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融会贯通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学习效果,感受到了本专业的意义和理论学术价值所起的作用。由于案例教学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微信、邮件互相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实习小组的发言和讨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通过调查表我们也收到了改进意见。比如,刚开始教学时案例过于复杂,应该由简到难;课件应配上动画或图表,便于理解和掌握;增加案例教学的频次等等。只有不断总结反馈意见,才能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对于授课教师来说,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要有深厚和坚实的基础知识,促使带课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最后点评每位同学的发言,归纳总结知识要点,这种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了教师有较强的驾驭教学的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裨益,对提高检验医学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医院医、教、研全面发展。
采用案例教学法,首要问题是如何精选案例。案例教学的案例不易过多,要有代表性,能反映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容易忽视的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同学们对此类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明显的帮助。准备案例过程耗时费力,并且对教师的要求甚高,开始实施时,应挑教学骨干力量进行案例准备,并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案例的适用性,科学性进行讨论。
另外,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也很重要。当所有教学案例确定下来以后,年轻人员直接学习成熟案例,可以较快的胜任教学岗位,有利于案例教学法快速、广泛推广,也有利于师资力量的开发。为了激励教师对案例教学充满热爱与兴趣,可开展一些评选与竞赛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评选案例教学优秀教师,我最喜欢的教师,教师的风采等活动,使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热情,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医学检验专业课是实践性强,实验占有很大比例的学科,其理论及技术内容繁多、知识更新快,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讲授法,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和对案例教学评估调查表的回收分析显示:同学们对案例教学高度接受,对教学内容和形式很感兴趣,要求多开展此类教学;案例教学教师与学生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习兴趣,对所学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案例教学由于需要提前熟悉案例,思考问题,引导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启发了对学科知识的思考;案例教学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对案例的看法,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心;通过案例教学同学们还接触到了学科新的知识点,拓宽了视野,了解了学科新动态,对同学们走向社会以及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5],是值得临床检验专业在实习阶段实施的教学模式。
[1] 谷俊侠,许文荣,周 红,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04(8)卷:392-394.
[2] 毛慧玲,张桂荣,于 泉,等.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教育论坛,2010,7(7):102-103.
[3] 段亚平,曲 妮,李 勇,等.PBL案例的设计与编写[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57-58.
[4] 夏文颖,顾 兵,黄珮珺,等.案例式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西北医学教育,2011,05(16):923-925.
[5] 汪桂华,李 丽,徐耀忠,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