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清意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新兴的教学课程,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开始追求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如果他们不主动学习就很难掌握相应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一、教师可以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情景境,然后提问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是真实具体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给学生预先构建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了解实践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比如,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就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物离开家园的动画,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所想要展示的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学生都理解了视频讲解的是动物离开自己家园的故事。视频看完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离开自己久住的家园?想象一下,你住了很久的房子你会舍得离开吗?通过问题引导,笔者成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了动物离开家园的实质——环境污染。通过提问,笔者成功构建了环境污染的教學情境,在学习的时候许多学生已经产生疑问,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产生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为什么会导致动物离开自己的家园。实践证明,笔者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他们在被笔者提问之后思考了许多问题,并且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整个课堂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笔者也趁此机会将环境保护的理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注重保护环境,提高生活的质量。
二、分化研究主题,从小主题开始实践,引导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的主题分化,将一个大的主题分化为几个小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一个个小的主题,通过学习的小的主题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可以思考更多的问题。以“环境保护”为例,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分为环境污染原因、环境保护手段、环境保护的意义等小的话题,以此类推,再将环境污染原因分化为其他更小的话题,通过小话题来使问题更加具体化,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灵感,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说,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环境污染原因”的时候,将这个专题进行分化,专门给学生讲解了“碳”排放的影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计算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碳”排放量。实践证明,笔者用计算题来指引学生思考,学生在计算之后产生很深的疑问,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碳排放量会如此的多。经过笔者的指引,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碳排放的专题就已经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碳排放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通过思考,学生成功总结了减少碳排放量的方法,比如说家庭可以减少排放碳,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手段来减少碳的排放;而在公共领域,我们可以倡导大家减少自驾,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通过采取这些有效地措施来使环境污染得到减轻甚至解决。
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一个人的学习,他们需要融入团队学习,通过团队良好的学习气氛来带动自己思考,提升他们自身的思考能力。笔者觉得对学生来说,团队学习是非常好的问题激发模式,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当他们一起学习时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火花,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在开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就组织学生以3~4人的团队进行小组实践,让学生去街道进行义务劳动,通过义务劳动来帮助街道的居民。笔者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之后就让学生自主安排自己的任务,实践证明,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在任务分配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阐述自己的看法,在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思维产生激烈的碰撞,问题越来越多,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经过激烈讨论之后,学生制订了完成实践活动的计划,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整个教学计划取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有着促进作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在21世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关键,从而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笔者觉得教师可以设置情境提问学生,可以分化实践主题,让学生具体思考每一个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