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凯?吴传芳
【摘要】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教育本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何谓高效语文课堂?我认为就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彰显语文教育的本色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一、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是前提
(一)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只有准确把握,明确地将信息传达给学习的主体,才有可能有条不紊的引导学生学习。如四年级下册《鱼游到纸上》一课,如果我们把目标仅仅定位为这是一位自强不息的青年而不是青年缘于对生活的热爱。又怎能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教学目标就是我们学习旅程中的目的地,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帆。
(二)深入解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教师只有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怎样深入解读文本呢?
1.解读文本要实现与作者、文本、学生的全面对话。第一,体会文章的文:细细品读课文,逐字逐句地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了解文本的道:分析文本体裁,弄清文本的表达形式,揣摩其表达效果。第三,感悟文本的质:正确体悟文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要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深入解读文本。①看文题。文题往往是一个文本的关键所在,它往往蕴含着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文本的题目为研读点,往往可牵一发而动全身。②析文体。不同的文章体裁在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会有所区别,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解读文本时要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去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高效的目标。③捉文眼。“文眼”即文章的焦点和脉络,它把纷繁的内容凝聚在一点上,使文章表达的思想高度集中。“作者常用最精彩、最传神、最富有表现力的一两句话或一两个字词,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善于从整体的高度来解读文本。从整体的高度解读教材就要求我们要熟知整个小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了解你这一学年,一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小到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整体解读。解读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的高度来看才能居高临下,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深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语文教师一生都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功夫,更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
二、识字写字是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低年级识字量很大,要求会写的字也很多。那么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
(一)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汉字的心理规律
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识字特点。所以要遵循“认识最常用的,书写最简单的”这一规律。切不可拔高要求,给孩子过多的负担和约束,欲速则不达,反而让学生在挫败中对学习有了厌倦心理。例如孩子结合生活实际很容易认识难写的“窗、墙”等而就是记不住“在、有”之类的字。
(二)做游戏识字
例如:找朋友游戏。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这课,可以制作课件:图画“小雨点儿”身上写着音节,图画“大雨点儿”身上写着生字,让学生把“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连一连,连对了,“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拥抱在一起,成了好朋友。
(三)在自主探索中识字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如利用儿歌和故事的形式识字,儿歌朗朗上口、故事生动有趣,易记易编。平日教学中除教师编儿歌外,更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创造性的寻求记法,另外猜字谜、顺口溜、偏旁加熟字等形象的识字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经常使用效果显著。
(四)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如: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广告语就可以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让家长教一教。在家里的物品上,可贴上醒目的彩色纸条,写上“门、开关、灯、电视、桌、椅子、橱子”等,使学生自己去读、去认,巩固认字效果。
(五)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巩固识字的主要方法是大量阅读。识字是为阅读服务的,阅读的同时可以扩大识字量、巩固识字效果。鼓励学生随时看书,在家里可以读给父母听,在学校里可以读给老师同学们听,这样一学期下来就能读许多课外书。在读书过程中学生既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情感体验,又通过“猜、查、问”的方式学到了许多生字。
三、指导朗读要有效
(一)突出读的层次
对于一篇文章,首先要做到讀准字音,读通顺,其次才是读得流利,读出感情。在此基础上进行品读领悟。要突出读得层次性。
(二)指导重点的词语或段落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是重点段落,这段话中有这样两个关键词:蹲跪可引导学生跪在地上的是鲁迅,他是教授,在当时的社会,属于社会名流。被跪的是车夫,社会的最低阶层。在当时的社会里,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想:救了一个车夫,能救所有的车夫吗?体现了鲁迅的忧思和期望。
(三)范读指导必不可少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外,更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听学生朗读时相机指导,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教师的范读更具有感染力,能直接让学生体悟并较好把握朗读时应有的语气、语调和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朗读指导落到实处。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