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胆结石又称为胆石症,是肝胆脾胃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患者生活规律不佳,平时运动较少以及体质肥胖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还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于遗传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1]。患者在患病初期症状较不明显,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腹痛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加重,胆囊感染等情况的发生,随着病情的发生患者会出现嗳气、厌食以及较为严重的腹部疼痛等情况的发生,且患者还会出现胆囊炎以及弹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良好的手术治疗措施与有效的护理是紧密相连的,有文献指出,该类患者术后治疗后,若不加以控制,还会再次患上该病,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等[2]。本次研究中,以改善胆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对其采用中医护理,发现效果较好,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的“胆结石”的患者82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41例的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组)和41例的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及中医护理干预组),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在入院时,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及相关检查,均不存在精神障碍及其他不能进行配合治疗的疾病,均确诊为胆结石患者。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9~72岁,平均(63.2±1.5)岁;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0~73岁,平均(63.5±1.5)岁。本次研究的结果均在所有对象的知情下进行,均签订了相关文件,组间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具体为:将自身病情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一些患者因为病情反复,在反复治疗的过程中,心情较为沮丧,要因地制宜根据患者状态多对其进行开导,告知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以饮食规律,避免病情发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采用中药足浴的方式对其进行泡脚,以此提高患者的新陈代谢,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已达到加速手术切口快速愈合的目的,为降低患者术后炎症的发生以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采用耳穴压豆的方式,对患者相应的穴位进行按压,同时为粗剪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可对其采用电针治疗。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CAT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后发生胆囊炎以及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且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C AT评分分别为(41.54±7.28vs42.21±7.23),组间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CAT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7.25±3.69vs28.53±6.31),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对照组患者不满意及感觉较差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9.51%)、4例(9.75%),满意度为70.73%,并发症发生率14.63%,观察组仅有2例(4.87%)患者感觉不满意,满意度为95.12%,并发症发生率2.43%,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胆结石多发于老年患者,患者患病后需要尽快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若拖延时间过久还会使患者出现胆囊癌等情况的发生,但手术治疗后患者较容易反复发作,且并发较多。本次研究中,以改善胆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对其采用中医护理,发现效果较好,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建月.老年胆结石患者57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4,(6):83-84.
[2] 何 珊,王晓娜,杨金娜,等.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