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影评”:1930年代左翼影评的生产策略*

2017-03-06 21:55张晓飞
关键词:副刊左翼报刊

张晓飞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报刊影评”:1930年代左翼影评的生产策略*

张晓飞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报刊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与同为大众传媒的电影有着难解难分的历史渊源。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左翼影评人以进步电影创作为资源,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依靠党的直接领导,团结各种进步力量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密切关注电影转型期的现状,树立自觉的影评意识,利用当时的大报副刊和几十种电影期刊等大众媒体,开展了积极的“报刊影评”活动,成为中国电影理论史上的一大壮举,“报刊影评”也成为中国电影批评的传统方式。报刊和影评互动,刊载左翼影评扩大了报刊的销量,而报刊为左翼影评的生产、传播、留存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左翼影评;报刊影评;大报副刊;电影期刊;公共空间

中国电影批评史上的“报刊影评”肇始于左翼电影批评活动。在1930年代那场声势非凡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左翼影评以进步电影创作为资源,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依靠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团结各种进步力量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密切关注电影转型期的现状,树立自觉的影评意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利用当时的大报副刊和几十种电影期刊等纸质大众媒体,开展了积极的电影批评活动,成为中国电影理论史上的一大壮举。报刊和影评互动,报刊因刊载左翼影评扩大了销量,而报刊有意无意为左翼影评的生产、传播和资料留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报刊影评”成为1930年代左翼电影批评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策略,也开创了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基本生产方式。

现代报刊面对社会大众,成为构成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报刊所发表的信息自然可以成为人们的共享资源,从中接受其思想影响和文化熏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了“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所谓“文学公共领域”是十七、十八世纪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场域。人们借助报纸杂志等纸媒,通过沙龙、咖啡馆来传递信息,发表见解,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认同,最终形成一种社会公众舆论,从而影响社会人心,形塑民族性格。在哈贝马斯看来“文学公共领域”是从属于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私人性特征明显,讨论的主要是文学艺术等一般性的问题。报刊,包括文艺期刊对大众文化的建设和导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参与人类生活整体的精神建构,作为时代和社会的一个窗口,负载、传播着各种信息和知识,引导、批判、建设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其次,发达的现代报刊好比今天的电视等新型媒体,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调节人们的价值取向、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再造。再次,现代报刊能够重铸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公共空间的提升或转型。1930年代现代报刊的文艺副刊、电影报刊都直接记录并参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一部现代电影报刊史就是一部电影发展史。第四,电影报刊的创刊和发行对于都市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的建构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影响,可以说报纸的文艺副刊和电影期刊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翼电影人置身于这样的一个文化场域,以“报刊影评”的艺术实践构建了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历史,同时也参与了公众文化的建设,成为大众文化中积极的不可小视的正能量。

一、“利用”大报副刊及时快捷地扩大左翼影评的影响力

现代报刊史和文学史都有大量史实印证报纸副刊、文艺期刊对作家作品的催生、传播、经典化的特殊意义。史上,沈从文掌管《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时候,正是“京派文学”最为活跃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大公报》“文艺副刊”成就了“京派文学”这个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当然,它同时也挑起了“京海文化”的争鸣,激活了都市文化建设的思想和个性特征。中国电影批评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左翼影评就萌芽于大报副刊、电影期刊的创办。换句话说,是大报副刊、电影期刊催生、助长了左翼电影批评。这恰好证明了大众传媒与文艺批评相辅相成的亲密关系。“报刊影评”成为左翼电影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斗争策略。

左翼影评人利用报纸副刊发展自己的批评是现实所逼,形势所迫。1930年代,左翼电影人的处境极为困难,不仅在政治上随时有遭受迫害的危险,在经济上也是极为贫困,甚至个人生活也不得保障。所以,他们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拥有充足的资金和条件大张旗鼓地创办报刊和电影杂志,偶尔筹措一点经费,创办一份刊物,仅出一期就因为它的进步倾向而被当局查禁。夏衍先生曾经回忆说,当时我们在电影界没有一张自己的机关报。1933年初,夏衍和王尘无曾办了一张小报《电影评论》,所有文章都由他们两个人包办,利用一家小印刷厂出刊,但是这一电影刊物只出了一期就被查禁了。困境中的左翼影评人智慧地采取了利用大报副刊为载体,以“报刊影评”为“武器”作为左翼革命实践的一种策略。“从1932年底一直到1937年,可以说,电影小组领导的影评工作,都是在各大报的副刊上进行的。”〔1〕

从“被迫”到自觉地利用大报副刊证明了中国左翼影评精神的提升。1930年代在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左翼影评人正是有效地利用了报刊这一现代媒体,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影评的战斗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据当年的电影人回忆,1930年代重要的电影评论园地,主要有《中华日报》的“电影新地”“银座”,《申报》的本埠增刊“电影专刊”,《时报》的“电影时报”,《晨报》的“每日电影”,《民报》的副刊“影谭”,《大公报》的“戏剧与电影”,《新闻报》的“艺海”,《时事新报》的“电影专栏”,《大晚报》的“每日影谈”“剪影”,《大美晚报》的“文化界”等。在这些报刊中,以滕树谷主编的《时报》的“电影时报”、姚苏凤主编的《晨报》“每日电影”、钱伯涵主编的《申报》本埠增刊的“电影专刊”、唐瑜主编的《中华日报》“银座”、徐怀沙主编的《大晚报》“剪影”,鲁思主编的《民报》“影谭”等影响更为广泛,读者更多。当然,其中的变数也较大〔2〕。同时,我们从个人发表的影评情况看,也可以进一步确定1930年代都市的大报副刊在左翼影评的生产、传播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著名左翼影评家王尘无为例,1930年代是他电影理论评论的高峰期。据笔者统计,他所撰写的48篇电影评论,在《晨报·每日电影》《时报·电影时报》《申报·电影专刊》《大晚报·星期电影》等报纸副刊上共发表了45篇,而在电影期刊上发表的仅有3篇;王尘无撰写的理论文章共12篇,在报纸副刊上发表了5篇,在电影期刊上发表了7篇。仅《申报·电影专刊》先后共发表王尘无的理论评论文章27篇①笔者根据《王尘无电影评论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所提供的影评数据统计。,《申报》在1930年代的海内外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左翼影评人就是适时地利用上述各种报刊的副刊为阵地,旗帜鲜明地肯定和分析左翼影片、进步影片,扩大它们的正面影响力,使得进步影片、左翼影片更加深入民心;在当时的“主流报刊”上利用副刊开展不同思想倾向的电影争鸣,不失时机地揭露国民党当局对进步电影的打压、对左翼文化的围剿;在进行左翼影评生产的同时,翻译和评介苏联的电影理论,普及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来提升公众的观赏水平,批判和抵制那些有害无益的外国影片。

从左翼影评和报纸副刊的互动效应,可以清晰地看出二者互为“利用”的编辑思想和文化策略。当然,左翼电影人是自觉地利用大报副刊的政治、社会、文化影响力,“借鸡生蛋”,弥补自身的短板,扩大影响面。而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大报之所以情愿被利用,也是因为有利可图,为的是报业的商业利益、经济效益。左翼影评人趁此机会在实质上掌握上海各大报纸副刊的版面权、话语权,在更为广大的社会公共空间中传播左翼思想,号召民众,集聚革命力量。而各大报纸副刊之所以甘心情愿发表左翼电影人的影评文章,则是因为这些影评文章和传播的信息能够吸引更多读者,使报纸的发行量大增,报业老板从中赚到了钞票,所以,他们甘于被利用。这种“利用”和“被利用”关系的建立,对于左翼电影人而言不仅是一种生产策略,而且还是对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提升和转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探索到了一种在政治高压下从事革命活动的途径。以上海为例,大报副刊被利用并转换成左翼影评的主要阵地后,使得上海的电影评论和电影文化氛围大为改观。电影市场上的影片广告不再到处是明星轶闻、美腿香颜,对严肃影片推介逐渐占了上风;许多电影观众往往是以左翼电影评论为“风向标”选片看片,观赏趣味和观赏水平得到有效的引导;过去电影圈里那些负面舆论也不敢太过嚣张,商家那些黄色的、无聊的、无原则的自我吹嘘开始悄然隐退。事实证明,左翼影评的社会影响力和革命话语的导向性正是在这样的生产策略中建立起来的。左翼影评人的革命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在民众中获得了启蒙效果。

二、图文并茂的电影期刊成为现代文化建设“呐喊”的工具

电影刊物图文并茂,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大众读物,也是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作为一种专业化、特色化的纸媒,电影期刊对于中国现代电影文化建设和大众文化消费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电影期刊是电影艺术发生发展的次生产物。中国电影期刊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电影期刊形象直观地记录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和批评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期刊也是中国电影的一部“图史”。中国最早的电影期刊虽然无可考据,但是专业电影期刊《影戏丛报》早在1921年初就出现在上海。据悉,1921年4月1日,由中国早期电影理论家顾肯夫、陆洁、张光宇等人合作编辑的《影戏杂志》就在上海创刊,“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第一本铅印的专业电影杂志。”1922年底创刊的《晨星》杂志被认为是“真正完全以国产电影为报道对象的电影杂志”。纵观这一时期的电影杂志,“发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国的电影事业,几乎是它们的共同宗旨。”〔3〕

进入1930年代,伴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期刊也进入一个高峰期,影片和影评也借助于这个载体得以生动有效地传播。据统计,1930年至1937年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前后,全国出版的电影刊物有130种。其中,1935年创刊34种,是现代电影期刊的又一出刊高峰期。这些电影刊物中有几十种是直接由左翼影评人创办或者参与创办、主笔的。它们在宣传左翼电影思想,从事电影理论批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沈端先(夏衍)编辑、1930年6月16日创刊的《沙仑》杂志,“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本和电影有关的刊物”〔4〕,其前身为郑伯奇、夏衍领导的左翼文艺团体“艺术剧社”所创办的《艺术》杂志(1930年3月15日创刊,只出1期被迫停刊)。《沙仑》虽然只出了一期就被迫停刊,但是,它却有力证明了共产党人曾经创办过自己的电影理论评论刊物的这一史实。这个刊物设置有多个栏目——“论文”“批评”“段切面”“研究”“创作”等。这些栏目,或者对艺术上的重大问题予以解答,或者对影剧活动和作品进行点评,或者痛揭社会黑暗面、介绍民众艺术,或者关注电影创作上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问题,或者刊登进步的文学作品和剧本等。该刊曾发表过沈西苓(笔名叶沉)的《关于电影的几个意见》,提出要拍“中国无产大众自己的电影”的口号,并有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冯乃超执笔的影评《<拿破仑>观后感》,肯定“电影成了阶级斗争的伟大武器”,也批评了个人英雄主义。同期,还刊登过冯乃超翻译的卢那查尔斯基的文章,介绍苏联电影体制和有关列宁如何重视电影的《俄国电影的Production路》等。左翼电影“武器论”主张、把电影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理念、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思想的尊崇得以彰显。

《电影艺术》是一本左翼电影的理论刊物,16开本,创刊于1932年7月8日的上海,由电影艺术社编辑,红叶书店代理发行,沈西苓、陆小洛、汤晓丹、聂耳等为撰稿人。但是这一刊物仅仅出了四期就被禁刊。《电影艺术》第一期封面上公开声明它是“国内电影界唯一的理论杂志”。它的办刊宗旨是:“公开的斗争,客观的批判,学术的介绍”,可见其办刊思想是旗帜鲜明的。为了践行办刊宗旨,《电影艺术》还公开提倡剧本应该做到“狭义具象地反帝反封建”,“广义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暴露和指示”(如,异邦的《论电影剧本的陈义与取材》);对电影界不良风气以及某些国产片给予尖锐的批评(如,“黑天使”即聂耳的《中国歌舞短论》);指斥国民党向上海各电影公司发出禁拍抗日影片的指令;发表电影编导演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创作自述(如孙瑜的《导演<野玫瑰>》,金焰的《入电影界以来的自己总批判》等);评介、译介电影专业基础知识(如司徒慧敏的《有声电影的由来与其简单原理》,郑伯奇的《关于有声电影的意见》,陆小洛翻译的《苏联有声电影的技术》)等,从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刊物的左翼思想倾向和理论批评内涵。

左翼电影运动时期最有影响的电影刊物之一《明星月报》是左翼电影的重要论坛。1933年5月1日创刊于上海,共出刊12期,1935年1月1日停刊。该刊由明星影片公司出版部编辑,由华威贸易公司发行,陆小洛等为编者,撰稿人主要有黄子布(即夏衍)、席耐芳(即郑伯奇)、张凤吾(即阿英)、王尘无、郑正秋、张石川、沈西苓、王乾白、程步高、司徒慧敏、姚苏凤、柯灵、舒湮、陈凝秋、唐纳等。该刊的办刊宗旨是:“打算来替‘电影文化’尽一部分呐喊的力量。但我们的呐喊,不是‘虚伪的宣传’,是‘真实的报告’;不是‘空泛的理论’,是‘深切的例证’;不是‘无聊的消闲读物’,是‘大众所需要的银色的安慰’。”〔5〕该刊发表过不少左翼电影理论评论文章,例如第1期上刊登过三篇重要的理论文章:《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阿英)、《电影罪言——变相的电影时评》(席耐芳即郑伯奇)、《中国电影之路》(尘无)。这三篇文章都是在共产党的“电影小组”直接领导下,集体讨论,然后分头执笔完成的。这些重要文章对于电影文化运动的方针、方法等都进行了阐述,从思想上理论上指导了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开展,时至今日仍然是研究左翼电影的经典文论。同时,该刊还发表中国电影元老级人物、明星公司导演郑正秋、张石川等的文章:《如何走上前进之路》(郑正秋)、《传声筒里》(张石川),明确指出电影要前进,必须实行反帝国主义、反资本主义、反封建主义的“三反主义”。文章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中国电影新时代即将到来。此外,还刊登一些明星剧照、电影本事、创作心得、影片评介等。这本刊物内容丰富多彩,很受读者欢迎,成为明星电影公司的窗口和“摇钱树”。《明星月报》的创刊和发行,不仅显示了左翼影评人的理论评论实力,也从多方面展示了各种进步影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文化界统一战线政策贡献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20世纪30年代,在多种电影期刊当中虽然有的刊物没有直接表明它们的左翼立场,宣称中立、客观,实际上在办刊思想、评论导向等方面隐含着进步倾向。比如《青青电影》就是这样一本电影刊物。这本刊物于1934年的上海创刊,由严次平主编。刊物时停时出,先后历时18年,每期发行量高达1万份,可见其读者之众。《青青电影》公开声明,要“站在观众和电影界中间立场说话”,“以提倡国产影片与介绍明星生活为宗旨”的中立立场。但实际上,刊物发行期间发表了不少左翼和进步电影人的文章,比如郑君里、陈波儿、顾也鲁、石挥等的文章;专访著名的进步的编导演,如蔡楚生、孙瑜、白杨、王人美等人。期刊研究者认为《青青电影》可谓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文献〔6〕。此外,《艺华周报》(1933年9月)、《舞台与银幕》(1933年11月)、《影迷周报》(1934年9月)、《电通》(1935年5月)、《电影戏剧》(1936年10月)、《舞台银幕》(1937年3月)等杂志,都是左翼电影人创办的电影刊物。这些刊物上多以电影理论评论为主,设置“导演之话”“影人专访”“影评”等专栏,附有彩色剧照,图文并茂,颇受读者欢迎和好评,对于推动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建设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起到了奠基作用。

因此,我们从1930—1937年间所创刊发行的一百多种电影刊物的史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个年代的电影刊物在推动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构建中国电影理论、评论体系,助推中国电影实际转型,确立左翼思想的话语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媒介与艺术关系互动的诸多经验。

三、以“集体议稿”“集体发声”的形式占领公共舆论空间

报刊影评和理论文章作为新兴的电影创作和鉴赏形式,既生产了“文字电影”,也确立了电影主体意识,同时也开创了影评新文体,形成了中国电影批评史上的一大传统。正如陈平原所说的,“大众传媒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也在创造‘现代文学’。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文学创作中,报章等大众传媒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已经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7〕30年代的左翼影评不是那种知识分子躲在书斋里杜撰出来的文字,而是紧密结合中国电影创作实践、观照电影观众的审美现状、直接同广大电影人、观影人见面的“文字电影”。同大众传媒建构“国民意识”,引领大众文化潮流,助推现代文学的生成一样,1930年代的报刊影评“第一次专门讨论电影意识的文字,第一次把‘电影’和‘意识’两个名词联系在一处。他是新的电影批评的第一燕,虽则‘十分浅薄’”〔8〕。这些报纸副刊或者被誉为“新的电影批评的中心”(《晨报·每日电影》),或者让观众看到了“真正‘正确’的电影批评”(《时事新报·新上海》)。在大量进步的、左翼的影评影响下,电影批评不仅扫荡了旧的影评陋习,更是刷新了中国电影文化氛围,改善了文艺生态环境。报刊影评,在中国电影批评史上适应报纸的特点更新了影评写作观念和影评文体。旗帜鲜明,内容健康,文章短小,问题精准,文风洒脱等等,成为新兴影评最鲜明的文体形态。

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作为一场革命运动,就不是少数人所能够策动和开展起来的。事实上,左翼影评作为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领导、有纲领的革命运动,在运动方式上是以各自为战与群体性运作相结合的。报刊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影评的生产园地,也是左翼影评人借此联络广大人民群众,占领公共空间,取得话语权的载体和桥梁。左翼影评人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革命文艺群体。这个群体有共产党员、进步知识分子,有向往革命的文艺青年。它的主要成员有蔡叔声(即夏衍)、郑子平(即郑伯奇)、张凤吾、王尘无、石凌鹤、沈西苓、洪深、聂耳、陈鲤庭、鲁思、毛羽、舒湮、于伶(尤競)、柯灵、施谊(即孙师毅)等。1932年—1937年间这个革命文艺群体一直以战斗的姿态领导和参与左翼电影评论活动。当时,在左翼“影评小组”周围还团结了一批有进步倾向、热爱电影评论工作的电影工作者或青年观众。所以,左翼影评活动又是一个以集体力量掀起的现代文化建设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文化运动。

左翼电影评论利用“报刊影评”的优势,把组织发声和民众发声,个人发声和集体呐喊相结合,充分发挥“集体发声”的“集束炸弹”作用,在实现“救亡图存”和发展中国电影正确之路上发挥了更为强大的战斗作用。以左翼影评小组15人名义集体发表的电影宣言:《我们的陈述:今后的批判是“建设的”》向社会公开发布今后的“批判方针”。“宣言”表明,“对于一切的电影片,我们今后的批判所要做的工作是:(一)如其有毒害的,揭发它;(二)如其是良好的有教育的,宣扬它;(三)编辑、演出、技术上的优点,介绍它;(四)社会的背景,摄制的目的,……一切,剖解它。尤其是对于中国电影,我们更要加增我们的注意:(一)指出它的技术上的好处与坏处(不但说‘什么’,而且要说出‘为什么’;不但给它以说明,而且要尽可能地给它以指引);(二)在编辑上为它‘设计’;(三)给它以分析的详密的研究。”“宣言”末尾还特别声明,我们将采用“集议”的方式,“让一切的意见尽量审慎地讨论之后再发表”〔9〕,强调左翼电影人在电影理论评论上的严谨态度。这种严谨的态度正是共产党人一贯的文风,是对大报副刊声望负责任,也是对广大电影观众负责任,彰显了中国电影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所谓“集体议稿”,就是集体发声,形成群体的声势。据左翼影评人回忆,他们常常利用友人聚餐的机会、观摩影片散场后的路边集会,或者包影片、包影院等形式,对某个影片进行口头评论,集思广益形成一致看法,然后再由某人或某几人执笔成文,形成影评文章,公开发表。这样便于引导舆论倾向,形成一个“集束炸弹”;有时对同一影片有多篇文章在各种报纸副刊爆炸式地打出来,造成遍地开花、引人瞩目的轰动效应。这样一来,左翼影评人的思想较为集中,影评力量得到很好的整合,社会效果也就更加强烈。这也正是为什么左翼影评能够在1930年代发挥那么巨大的社会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回顾和总结1930年代左翼电影人开创的“报刊影评”的历史经验,对于更为有效地开展中国电影批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夏衍.懒寻旧梦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86.

〔2〕鲁思.影评忆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3〕〔4〕〔6〕张伟.纸质媒体里的民国电影(代序)〔A〕.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创刊旨趣〔J〕.明星月报,1933(1).

〔7〕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附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562.

〔8〕离离(王尘无笔名).上海电影刊物的检讨〔N〕.民报·影谭,1934-05-26、27、28、30.

〔9〕左翼影评小组.我们的陈述:今后的批判是“建设的”〔N〕.晨报·每日电影,1933-06-18.

Film Review in the Newspaper:Production Strategy of the Left-Wing Film Review in the 1930s

ZHANG Xiaofe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As the main form of modern mass media,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re deeply connected with films,another form of mass media.In the left-wing cultural movement during the 1930s,to meet the need of national struggle,the left-wing critics launched a“film review”campaign actively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progressive films.Under the direct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they united various progressive forces and film lovers,cultiv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film criticism.They relied on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s and dozens of film journals and other mass media,making film review a traditional way of Chinese film criticism. Their effort became a great fea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theory.The left-wing film criticism increased the newspaper sales and,in turn,the newspapers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production,dissemination and retention of the left-wing film review.

left-wing film review;film review in the newspaper;newspaper supplements;film journals; public space

J905

A

1002-3291(2017)01-0115-06

【责任编辑 康 艳】

2016-07-20

张晓飞,男,辽宁沈阳人,文学博士,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L12DZW009)。

*本文已于2015-01-1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10.16197/j.cnki.lnupse.20170112.004,http://www.cnki.net/ kcms/detail/21.1076.C.20170112.1050.008.html

猜你喜欢
副刊左翼报刊
江南书院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法国左翼阵线的演进、问题与大选前景
文化引领:副刊创新的有效策略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