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篇巧制,言短情长,自然天成
——由李煜《相见欢》说开来

2017-03-06 20:56张学成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亡国西楼词作

张学成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276005)

佳篇巧制,言短情长,自然天成
——由李煜《相见欢》说开来

张学成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276005)

《相见欢》是李煜后期许多成功词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从艺术上来说,佳篇巧制,言短情长,自然天成。词作情景交融,以外显内,内外结合,极好地烘托渲染了气氛。李煜后期之词作是有我之境,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朦胧而又清晰的极具情感感染力的主人公形象。从抒情手法上来讲,直抒胸臆。《相见欢》虽短,精美的形式加上自己的深切感受,丰富真挚复杂的情感通过白描手法倾泻而出,使之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韵味,该词感情丰沛真诚,至今传唱不衰,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底。

李煜;《相见欢》;愁苦;白描;自然;抒情

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第六子,后即位,史称李后主。李煜于政治上并无多大建树,然而他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工书、善画、能诗,尤精于填词。王国维赞其云:“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1]李煜即位后,不理政事,沉溺于宴饮歌舞之中,国事日衰,终为大宋所灭;被俘后,被封“违命侯”,意为不听话的侯爵,虽名为侯,实则为俘,“日夕以泪洗面”,过着被严加看管的毫无自由的囚徒般的生活,最后还是被赐牵机药毒死。李煜被毒死一事不见于《宋史》,其书只作如下简单叙述,“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2]其实,连宋太祖的死都成了谜团,更何况是李煜呢!

宋人王铚的《默记》对李煜之死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徐铉归朝,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太宗一日问曾见李煜否。铉对以臣安敢私见之。上曰:‘卿第往,且言朕令卿往相见可矣。’铉遂径往其居,望门下马,但一老卒守门。徐言愿见太尉,卒言有上旨不得与外人接,岂可见也。铉曰:‘我乃奉旨来见。’老卒往报。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旧椅子相对,铉遥望见,谓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顷间,李主纱帽道服而出,铉方拜,而李主遽下阶引其手以上。铉告辞宾主之礼。李主曰:“今日岂有此礼。铉引椅少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却潘佑、李平。’铉即去,有旨再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牵机药者,服之,前卻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3]据载,牵机药是一种烈性毒药,服用后肠胃剧痛,引起全身抽搐不止,头足相就如同弯弓的形状。两手两脚忽蜷忽曲,头或俯或仰。一般认为,牵机药就是中药马钱子,其中提取的成分马钱子碱毒性极强,现在可作灭鼠之用。王铚是宋初人,书名《默记》,含有沉默悄悄之意,说明此书为私家著书,受官方影响和控制较少,这一段叙述平实客观,真实性较强,有较高的可信度。

后期的这一段经历对李煜而言自然是痛苦的,但对于文学创作,尤其是对于词的创作而言又是幸运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毁掉了皇帝之位,别离了无限江山,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但却玉成了他的词,使他的词具有了真诚感人的情怀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亡国被俘后其政治生命已宣告结束,而其文学创作却获得新生,大放异彩,成为词发展初期的一道绚丽夺目的光辉,也因之奠定了他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现实中他被人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成为了阶下囚,甚至连阶下囚都做不成,死于非命,但凭借着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词作又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了词中皇帝。

《相见欢》就是李煜后期许多成功词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如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全词仅三十六字,篇幅虽短,却含意深永。上片开头第一句,“无言独上西楼”之“无言”二字蕴含着极其复杂的情感。作者时寄人篱下,孤凄无依,无人倾诉衷肠。“独上”,明言无伴,没有亲人友朋相伴,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即使有伴,也难以言谈,无法诉说。一者自己虽名为侯,实为阶下囚,周围之人名为奴仆,有的已实为眼线,言多必失。二者,自己为以往之行为深深后悔。李煜即位时,南唐早已疲弱,兵败地削,沦为宋的附属国,每年靠向宋进奉大量金银绢帛以换取苟存于世。李煜无心经营国政,破罐子破摔,只在偷安中追求声色享受,而且一味向佛,用佛教寻求心灵的麻醉,避开纷纷扰扰的世事。对于力主抗宋的将领如《默记》中所云潘佑、李平等不加重用,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进行打击迫害甚至杀戮,最终自取灭亡。正因为当时不思进取之错误行为,才酿成现在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的境地。这所有的一切言又何言!这亡国之痛、之恨、之悔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他泣血的心房。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情,作者才要上西楼,上西楼的目的何在?消忧。古人登楼、登高的主题似乎都不是快乐乐观的。原因不是因为相思之情就是怀才不遇,如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晏殊模拟女人口吻写女子“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何等的感伤?崔颢黄鹤楼上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又是怎样的惆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何等的悲怆!李煜登楼的最终结果也可想而知。其作品中多次提及凭栏登高,《相见欢》是夜里登高,还有昼里登高,“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莫凭栏”,结果还是凭栏,凭栏的结果是愁更愁。“凭栏半日独无语,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虞美人》),《相见欢》是“无言”,这里是“无语”,降宋后的心情只会偶尔“贪欢”,总的来说是每况愈下,难以言表也无法言表。登高凭栏竟半日之久,由此可见内心愁苦之深之久,听到的是隐约往昔竹声,看到的似乎又是当年新月,似乎暂时忘却了当时的忧愁,但最终的结果是“竹楼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登高登楼的最终结果是忧更忧,愁更愁。

笔者不揣浅陋,以长短句之形式,用顶针手法,并加以合理的想象生发,将上片词意做如下演绎,以加深对此词的理解。

夜无眠,夜难眠,为消长夜上西楼。西楼月,月如钩,钩下残桐立清秋。清秋瑟风拂枯叶,枯叶呜咽心呜咽,呜咽清秋锁深院,深院凄景情何堪?

作者在上片中用疏疏朗朗几笔,借残月、缺桐、西楼、孤院渲染了环境的寂静、清幽、孤凄,观之令人黯然神伤。“月如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钩月,残月,与作者内心的孤独愁苦悲凄之情相互映衬,月是伤心之月,人是伤心之人。“寂寞”与“独上”呼应,表面上写梧桐,少却了先前的繁花似锦,没有了歌舞升平和风花雪月,已经落叶或仅剩枯叶的梧桐没有一丝生机,梧桐是寂寞的。写深院,“深院静,小庭空”(《捣练子令》),没有了花天酒地,少了前呼后拥和如花美眷,不写人,也没几个人可写,所以说深院也是孤独寂寞的。这里写的是自己的居住环境,其实更是写自己的寂寞孤独,此处情与景水乳交融,作者之情我们感同身受,感人肺腑,惺惺相惜,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我们还要特别注意“锁”字的分析,清秋锁住的何止是月下深院,还有作者深院中的逝去自由的远不如阶下囚的自己。这里用“锁”字,既形象地反映了自己所居环境的凄冷、静寂,又写出了作者目下的处境,恰如带着锁链的囚徒,只不过这锁链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无论有形还是无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都失去了自由。对于锁链,我们在这里看不到它,用心却能真切地感受得到。

上片已经将环境的静寂、清幽、孤凄十分传神地刻画出来。同时,又借景物暗暗点明内心的忧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上片不言情而愁情自现。上楼目的本为消忧,然所观四下景致,只会愁更愁,忧更忧,内心已经无法忍受这种煎熬。下片便承此自然而然地直写愁。

关于愁,愁是什么?几千年来,在各种文体中有着数不清的愁,相思之情,离愁别恨,生离死别,愁云惨淡,郁郁寡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愁其实与生俱来,或者说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有愁伴随着的过程,也许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加,愁变得越来越少,或至看开得失,看破红尘,但是真正勘破生死,视死如归者定少之又少!淮南小山在《招隐士》中首先用春草写愁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文学史上后来用此意者可谓不绝如缕,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冯延巳的“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生”,春草几乎成为了离愁别恨的代名词!李煜之“愁”是离愁,愁因何而生,具体而言,愁因亡国而生,愁是因对故国、富贵、亲人、妃嫔以及优裕生活的思念而产生的愁。我们认为“愁”在此处不仅仅是“离别之愁”,更有亡国之痛之恨之悔,今昔对比的伤痛。愁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几句是全词中最具闪光点的地方,堪称千古名喻。其真正语序为,“离愁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明确点明离愁是什么,但我们却并不感到十分抽象,却让人感觉到它就在你的眼前,清晰可见,具体可感。笔者认为此处之写法为“抽象的具体”,又是“具体的抽象”。“抽象的具体”是说,作者将抽象的不可琢磨的“愁”写得形象生动,写得具体可感,借景言情,情景契合,直抒胸臆,它是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而起的杨花,纠缠不清的乱麻,可谓人人可感,人人尽知;“具体的抽象”是说,作者虽然把愁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形象,让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得到,却又无明确所指,此处之妙,妙在不说透,不说破。这二者之间其实只隔着一层轻纱一种薄雾。这里的抒情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煜降宋后所作词的最大最感人的主题无非就是与江山和美女的离愁别恨。《虞美人》之愁自然是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抒发毫不掩饰,直白道来,两处之愁的内容基本相同,《虞美人》写愁重在写愁之多,愁之源源不断,愁之波澜壮阔。《相见欢》写愁重在写愁之复杂。

如果与其他文体做个比较,毫无疑问,诗词对愁的描绘更深刻更精炼更感人。欧阳修的“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写的是离愁,离愁是轻柔之愁,如春水涌动,绵绵不绝。李清照的“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男女生离死别之情,又有国破家亡之情,愁可以称量,甚至超过了人身体的重量,愁之深重真实可感,这是突发奇想,又无比生动。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愁”几许,一种比喻远远不够,得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再加上时长一月的梅雨,用博喻法将愁之广,愁之密,愁之久,从时间、空间和密度三个维度对愁进行了精要的描绘。毫无疑问,除了李清照以外,其他各种各样的愁,都无出李煜之外,首创之功,影响深远。

文章开头我们分析作者失去自由,成了无异于戴着无形锁链的囚徒。有形的锁链还可能打破,而无形的锁链却绝无法打破。笔者认为,这里的隐喻也暗指上片之“锁”,它无法下剪,因它是无形的。亡国之痛、之恨、之悔不可能一时消散,这愁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际,拂之不去。故而,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面之千古佳喻,自己之愁非平常之心酸苦辣所可比,亦非一般身世坎坷所可拟,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样滋味,这种滋味如果不是身经亲历,就难以体会到。沈际飞评价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4]“别是”,言外之意自当与贵为皇帝时的自由奢华生活作比较而生发出来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往日繁华永远成为了过去,今非昔比,霄壤之别,巨大的落差反差造就了今日的别样滋味。“亡国之音哀以思”,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呢,作者并不说破,读者却并不难意会。王国维认为:“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1]9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心自知,“无言”“独上”“寂寞”“离愁”,滋味自知,却不能说破,也不敢说破。词作到此戛然而止,接下来的会是什么,相信任何一个读者都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遐想,这样给读者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的情感空间和艺术空间。

从艺术上来说,词作佳篇巧制,言短情长,自然天成,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词作情景交融,以外显内,内外结合,极好地烘托渲染了气氛。词作精短,仅三十六字,却涵蕴极深,饱含着丰沛的情感,李煜后期词大都如此。前面已详,兹不赘述。这首词通篇不假雕饰,几乎全用白描手法,词作虽多写景抒情,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2。李煜后期词作自然是“有我之境”,所写之物都笼上了浓浓的个性化的情感色彩,这样一来,整首词就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朦胧而又清晰的极具情感感染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抒情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情感让人感喟,让人同情,发人深省。他的身上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寄寓了人类普遍的命运情感,所以分外感人。这与屈原在《离骚》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的词作,除了李清照、苏轼等人,人物渐渐从词作中退隐淡化,就难以找到如此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了!从抒情手法上来讲,词作抒情直抒胸臆,自然喷涌,具有极强的情感感染力。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入人肺腑,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1]56-57李后主亡国前之所作所为可惜可叹可恨,然而亡国后他还知道耻辱,知道流泪,不像蜀后主那样乐不思蜀。他生活在痛恨懊悔之中,而正因此,才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有句有篇”的最工之词。“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词易巧’”。作为一国之主,亡国灭家是不幸的,沦为阶下之囚是不幸的,但从文学角度来看,他又是幸运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1]7如果没有亡国灭家的痛苦经历,就没有如此极具情感感染力和极高艺术水准的作品的出现。他以自己的诸多不幸酿成了这么多的佳篇巧制,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叶嘉莹认为:“李后主所写的悲哀,他是倾诉了所有的有生的生命的悲哀……李后主写一个人的悲哀,而他写出了所有的有生的人类的共同的悲哀。”[5]

《相见欢》虽短,却言短情长,精美的形式加上自己的深切感受,丰富真挚复杂的情感通过白描手法倾泻而出,使词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韵味,“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1]62,该词感情丰沛真诚,作品自然天成,至今传唱不衰,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底。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61.

[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862.

[3][明]陶宗仪.说郛[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8-10.

[4]丁放,甘松.《草堂诗余四集》的编选评点及其词学意义[J].文学评论,2009,(3):164.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3-154.

Short in Size,Rich in Emotion,Natural in Content and Full of Skills——From Joy at Meeting by Li Yu

ZHANG Xue-che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5,China)

Joy at Meeting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representative poetry wrote by Li Yu in his late 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this renowned poem is short in size,rich in emotion,natural in content and full of skills.With the scenery depicted and the emotions expressed in perfect harmony,the inside and outside part of the poetry combine with and back each other so well that a perfect atmosphere is rendered.From the poems he made in his late age,people can perceive a vague as well as clear protagonist filled with senti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ressing one’s feelings,the poem is frank and implicit.Though short in size,the poem Joy at Meeting is exquisite in form and his sincere and complex emotions just pour out when mixed with his own heartfelt feelings and using a straightforward style of writing.All these factors make his poems boast profound charm of art.The sentiment expressed in this poem is so sincere and rich that it’s still remembered even today and has taken root in people’s heart forever.

Li Yu;Joy at Meeting;distress;traditional delineation;nature;lyric

I222.8

A

1009-6051(2017)05-0062-06

10.13950/j.cnki.jlu.2017.05.008

2017-08-16

张学成(1972—),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徐元绍

猜你喜欢
亡国西楼词作
处暑西楼听晚蝉
春花秋月望西楼
“亡国”与“亡天下”的金石学
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陈后主亡国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和蕴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浅谈诗词中“西楼”审美内涵的转变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