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玉祥
【摘要】目前能够考核学生语言水平的测试并不能名副其实的反映出学生的英语能力,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考核方式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能力 考核 改革
良好的考试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更有助于教学机制的改进和完善。考试必须体现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
二、现行大学英语考试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试题设计中的主观性成分不能体现考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这一缺陷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的设计中。为了力求“标准化”,达到形式上的客观,阅读理解试题一般采用选择答案回答问题的方式。考生往往在准确理解原文的“言内之意”的基础上得出与试题设计都不同的“言处之意”。这一结果的产生是因为“试题设计者在设计问题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至于文章和考生之间,这一介入的实质是测考生的智力而不是测考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试题的结果是以表面上的客观掩盖了事实上的主观。
(二)考核涉及非知識性能力,不能体现考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大学英语考试的目的也应定位为检测考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但是现实中大学英语考试的题型设计迫使考生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非语言知识因素上,这就偏离了考试的本来目的。针对现行考试体系的常用题型中存在的弱点,许多职业培训人员和机构经过分析,总结出了许多解题技巧,大大提高了考生的通过率。然而,解题技巧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英语水平。这一点在听力考试中最明显。如果是单项选择,考生在听不清听力内容的情况下依然也可以选对,但是要是碰上听力填空和听写,考生的成绩就大打折扣了。
三、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考核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补考与重修制度
由于高校为了避免乱收费嫌疑,已经对学生的补考不收取任何补考费,这样一来,学生在经济上没有任何顾虑,因此学习态度一日不如一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收适当的补考费,给学生在思想上施加经济压力,同时还应落实重修制度,如一名学生一次补考不能通过时,可让其重修这门课,如果在大学三年中挂科次数达到一定门次,可缓发或停发毕业证,在制度上给学生造成威慑力。
(二)考核应加强与四、六级和其它英语等级证书的密切联系
虽然社会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四、六级考试的存在提出了质疑,但是就目前而言,四、六级依然还是最权威的衡量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而且四、六级等级证书在求职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本科院校都将四、六级与学生的学位证书相挂钩,而高等职业院却没有将四、六级与学生的毕业证书相联系,更有甚者,2009年,部分省份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六级考试资格由一年两次改为一次,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样很难做到选拔性教育的目的,也很难做到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最终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在高等职业院中,翻译资格证书等证书,高等职业院的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都可以参加,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就业门路。每个人都有惰性,人有时只有在外力的推动之下才能爆发出潜力。“宁苦三年,幸福一生”,为学生的前途计,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的大学英语成绩考核时应将四、六级证书及其它英语等级证书相挂钩,比如,谁若能先取得四、六级证书,谁就可以免修大学英语课等,也可以将四、六级证书与学生的毕业证书相挂钩,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就业。
(三)提高口语和听力的考核要求
口语考试突出测试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灵活运用能力,一般分三种模式进行,即个人讲演、小组讨论和个人面试。首先,个人演讲要求学生从给定的或自己选定题目,可以是讲故事,背诵等多种形式,但必须是用英语,在每节课开始时的前五分钟内做,每班一人,贯穿在整个学期。教师则依据大纲要求列出评分细则,逐项评审。其次,进行小组讨论测试时,学生被分为4~5人一组,就给定的一个题目进行规定时间内的讨论,教师依据评分细则分别就每个人的表现进行打分。在个人面试阶段,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教师可以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听力既要整体理解,又要注意细节。我们主要训练学生们边听边写的能力和抓住关键词的能力。设置单项最低及格分数线,同时提高听力和口语在整个考试中所占比重。
(四)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
平时考核的评价方式应以鼓励为主,平时成绩考查应包括出勤、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学习态度等方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这一考查要贯穿整个学期。这部分成绩在期末综合评价时所占比例为40%。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与考核的目的。
(五)引入学生的自评与教师的评学成绩
每学期各个高校都要搞学生对教师的评教,而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而这两样成绩都应纳入学生的期末综合评价,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与约束,从而让学生的成绩更真实有效。这两部分成绩在期末综合评价时所占比例各为10%,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期末综合评价=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学生自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成绩,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与考核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必须打破传统的考试模式,立即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课程考试模式。只有立足国情和教学实际,主、客观相结合,寻找科学的评分方法,才能找到一套最有效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淼,姚欣.国外英语考试模式的借鉴与思考[J].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