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中药内服与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50例

2017-03-04 19:55张金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艾灸临床疗效

张金明

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艾灸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消乳洛英汤、外敷金黄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艾灸、消乳洛英汤、外敷金黄散治疗。治疗5~7 d,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艾灸、消乳洛英汤、外敷金黄散对急性乳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不影响哺乳的正常进行,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艾灸;消乳洛英汤、金黄散;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83-02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外科十分常见的疾病,主要好发于哺乳期女性,且以初产妇居多。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引发脓毒血症、乳房瘘管、菌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不利于正常哺乳,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西医主要采用青霉素、热敷、吸乳等方法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哺乳,吸乳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乳腺管不通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中医疗法则弥补了西医治疗的缺陷,内外同时施治,双管齐下,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本文就消乳洛英汤、外敷金黄散、艾灸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本院中医外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门诊诊治的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27.5±1.5)岁;病程2-7 d。采用隨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中关于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未形成脓肿;(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实质性脏器损伤;(2)精神疾病;(3)乳头内陷、严重化脓患者;(4)对治疗药物过敏。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青霉素480万U进行静脉滴注,2次/d或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同时使用25%硫酸镁热敷乳房,用吸奶器吸乳将瘀积的乳汁吸出,治疗5~7 d。

1.2.2治疗组艾灸选择穴位有乳根、肩井、期门、足三里、膻中、阿是穴,将艾柱点燃直接放乳根、阿是穴上,直到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灼痛,不起泡为度。同时内服消乳洛英汤,组成由:蒲公英30 g,赤芍、丝瓜络各20 g,郁金、柴胡、浙贝母、王不留行、青皮各10 g,全蝎4 g,甘草3 g。体虚患者加当归、党参;便秘加瓜蒌;乳汁过多加麦芽。五心烦热加天花粉、石膏。水煎,每天1剂,早晚各服用200 mL。同时,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金黄散组成有:黄柏、白芷、姜黄、大黄各160 g,生天南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各64 g。将所有药材撵为粉末,与凡士林调为糊状,加热至40度,取适量金黄散均匀涂抹于乳房,每天3次。轻轻按揉乳房,促进药物的吸收。治疗5-7 d,治疗期间可正常哺乳,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

1.3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肿块及排乳障碍;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偶有排乳障碍,肿块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不良反应包括严重不良反应(菌血症、乳房瘘管、脓毒血症)和轻度不良反应(口干、恶心、呕吐、便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0处理,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乳腺炎主要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头皲裂或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管及其结缔组织发生炎性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且对正常哺乳、婴儿健康有不利影响[2]。所以,及时疏通乳腺管,抑制炎症,防止脓肿是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则[3]。西医治疗方法起效快,但是患者不能正常哺乳,且吸奶只能排除淤积乳汁,不能疏通乳腺管,存在不足。中医将急性乳腺炎归于“乳痈”,主要与肝气郁结、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导致病邪入侵、胸中积热、气血瘀滞,以疏肝解郁、消瘀散结、行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对乳房阿是穴及周围穴位进行艾灸具有退热消肿、行气活血、舒经止痛的功效,温热刺激对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可以迅速疏通乳腺管,加速乳汁的排泄,缓解患者乳房胀痛症状[4]。消乳洛英汤中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疖,配合丝瓜络、浙贝母可以增强清阳明胃热的效果。郁金、柴胡、王不留行、青皮具有理气舒肝、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的功效,可以疏泄闭塞之气。赤芍清热解毒、祛瘀通脉,全蝎通瘀定痛,甘草缓急止痛、引药下行。诸药联和增强清热、消瘀、理气的功效。辨证加减优化了治疗效果,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症状[5]。同时,配合金黄散外敷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金黄散中黄柏泻火解毒、清解湿热,与苍术连用增强清热燥湿功效,强效清热,不损阳气。白芷活血止痛、通窍排脓;姜黄辛散温通、活血止痛;大黄有将军之称,具有清热通便、解毒消痈、行瘀痛经、凉血止血的功效,是临床治疮痈的常用药材。生天南星、厚朴、陈皮开泄走窜、温中下气、舒经通络、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药性。外敷通过皮肤渗透到皮下组织,迅速清除湿热,消散瘀滞,调畅气血。三种疗法同时进行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优化了治疗结果。中医疗法无副作用,患者可正常哺乳,更符合患者的需要。

本文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少,说明中医疗法较西医治疗急性乳腺炎有明显的优势。多途径联合治疗使药效直达病所,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病防病相结合,标本兼治,疗效安全可靠。因此,建议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艾灸、内服消乳洛英汤、外敷金黄散联合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钟春嫦,刘洁玲,郭海云,等.自制中药外敷法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960-1961.

[2]李丽萍.针刺结合艾灸治疗急性乳腺炎46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18.

[3]李丽,赵海军,徐瑾,等.坤乳宁配合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3):23-24.

[4]郜丽晓.中药加减汤剂汤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61-962.

[5]李伟娣,杨桂兰,李金娣,等.乳房按摩和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77-178.

(收稿日期:2016-08-27)

猜你喜欢
艾灸临床疗效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婆婆迷上了艾灸
自己艾灸,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儿
千万“别”艾灸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