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改革

2017-03-04 12:35李灿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训模块岗位

李灿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具有知识、技能、思想和综合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重任。故中职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建立在对本行业广泛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中职学校只有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才能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适销对路”。随着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技术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使得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职业综合能力。90后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愿意从事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倡导“快乐劳动”,中职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中能不能体验到快乐,取决于能否在企业里通过自己的技术获得好评。

现有的中职电子专业教育:办学模式相对单一,培养目标落后于社会需求,教学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实训建设投资盲目等,造成电子专业急剧萎缩。因此,对于教学资源匮乏,地方经济落后的中职学校,必须进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重基础技能、活岗位培训、学分制评价”的课程体系。所以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特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学生在一年级刚进校时,开设了包括电子焊接实训和印制电路板制作等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课程,同时还开展了烙铁手等级认证考核。第三、四个学期进行岗位技能模块的专门培训,以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便于某一领域内有所突破,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紧跟新技术、新技能,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具体而言,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重专业基础技能、活岗位技能培训

目前,职业学校的招收生源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很大,整体素质不高。这就给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负担,特别是电子专业,专业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电子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是高职、高专的课程直接“下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基础知识跟不上,势必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装配工、调试工、维修工和质检员等这些工作。

由于岗位不同对员工也就提出了不同的技能、知识水平要求。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成绩、就业预期、行为习惯差异很大,怎样通过因材施教达到沟通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呢?

1.重视就业群体共性需求,合理划分基础与岗前培训内容

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不同职业群体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整合相关岗位、技能大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基础与岗位模块。要求學生必须通过基础模块的学习,并选修至少1种的岗位技能模块。

基础技能模块:设计为电子焊接技能、电工技能、常用照明电路、常用低压电器使用与维修、电气控制、典型电路分析等模块。采用了独立的项目教学法,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个模块是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评价单元,可以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合理调整和重新组合,因此采用模块课程能有效地满足培养基础职业能力的需要。

岗位技能模块:设计为维修电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工、烙铁手、工厂电气控制员和 PCB设计员等五大模块。岗位技能模块是根据就业市场最新招聘岗位来进行设置并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每个模块由1~2位教师负责,从某个侧面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1~2年的摸索与教学中势必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师资培训匮乏的中职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专长的模块,从而提高对口就业的水平。

2.设置适应学生发展的拓展模块

考虑到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设置“拓展模块”来深化与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第一,在专业深度上进行拓展。选择与实际岗位相关的难度较大的模块组成综合性项目,如工厂电气柜设计与组装等。第二,利用高科技项目,如智能机器人等,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因为其融合了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学科的高科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好拓展项目。从设计电路、制作机器人到编程来实现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学生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编写符合实际的教学文件

为使课程模块更符合实际工作程序,课程改革时需对校本教材(实训大纲、项目、模块、考核标准等)、教学的实施环节监控等各个环节作出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实训大纲:根据专业发展、就业岗位等的能力要求和各模块工作任务分析而提出,内容涉及模块如何选择,各模块之间如何衔接等。

校本教材: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训项目、考核评价等。模块化校本教材是一种规范化的教材,要有固定的栏目和格式,都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头,以教学评价结尾。少一些文字,多一些符号及图片,降低学习难度,进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校本教材还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和教学实际不断修订,以保证教材的动态发展。

教学实施环节监控:首先进行资料准备、设备准备,学生准备、场地准备。在强调安全规则后,各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完成实训的项目。作为任务引领的教学评价是注重学习“过程”和产品“结果”的综合评价,通过考核学生对重点知识、技能水平、合作学习等方面掌握或改善的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教然后知困”,作为教师还须通过教学反思来形成更为科学的实训项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基础技能、活岗位培训”的优势

“重基础技能、活岗位培训”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分析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必须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自我充实,同时由于模块教学,每位老师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必然集中精力对自我承担的科目进行钻研。对于师资匮乏的中职学校,也能将有限的师资培训资金用到点子上。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岗前培训模块,完成相应模块的考评测试就可以毕业,推荐就业。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可以实现“一专多能”;从因材施教的角度而言,可以选择自己的专长,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3.模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资金的浪费。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建立几个实训室。就可以提高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专业水平,避免了多方位投资,重复投资。

做人为本,技能立身,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一定要脱离繁琐的理论。我们通过一个个制作类的小模块来实现技能的培训,通过一个个的小模块来组成大模块,实现技能的提高。通过灵活的岗前技能模块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以及就业稳定率。每个模块则根据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学生通过多个模块的学习组成学生的技能结构。底层是本专业的基础技能,能适应工厂的一般要求,满足就业、再学习的要求。上层是精通的某一个岗位技能,而实现“一技多能”。在某一个专业方向来实现成就自己的未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竞争力。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实训模块岗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