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的治学之道

2017-03-02 23:49粟千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改变命运知识校长

粟千祈

摘 要: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经济家的渊博知识、高深理论,运筹帷幄能力,并不是先天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后天长期的努力,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來的。所以校长要教育学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关键词:校长 治学之道 知识 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至理名言,说得实实在在,有理有据。从中外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无数莘莘学子的成功之道都源于知识。据教育部统计公布: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9%,超过美国,跃居全世界第一。尽管如此,还有近80%的学生从挤向大学的独木桥上跌下来。这些学生,估计有90%是来自师资匮乏、经济落后的农村。所以农村小学校长就应抓住这一契机,教育学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依靠能力和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贯彻党的公平教育政策,加大农村教育经济投入

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理想是不现实的。同理,没有足够的经济投入,想搞好教育,那是不行的。上届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为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免除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习近平执政以来,发扬上届政府对教育优惠政策,更加重视教育投资,标本兼治,提出“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方案,从源头上加强教育投资。这一举措,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了广大农村的山山寨寨,温暖了千千万万的农村学生的心,让农村教育,快马加鞭,焕发了勃勃生机。

二、构建符合国情的教育机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有识之士指出:中国教育有三大任务: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接地气,有见地,得人心,合国情。看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应是我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中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全部升大学、从事社会工作,而是因地制宜地走上不同岗位:或打工、或务农,谋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公布:2003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收入,最少的还不到500元,而最高的可达到2500元以上。同是打工,为什么其收入会有如此大的区别?究其原因:这与打工者的知识技术能力不同有关。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说到了每个打工者的心坎上,也在他们的头脑里烙上了一个个深深的印痕。所以,时值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便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实是一场及时的甘雨和炎暑里的凉风。温总理的这个决策,沿袭到现在,一直兴而不衰,很有生命力。因为发展了职业教育,学生从中学到一技之长,在社会大发展、大改革、大建设的浪潮里,就可大显身手,立足于不败之地,把自己的知识或能力内化为物质财富,提高生活质量,改变贫穷命运,走上小康之路。

三、重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谋生能力

“素质教育是什么”关于这个命题,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行为或方式,是关于爱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施素质教育,从宏观上说,就是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升学率当作衡量学校好坏或衡量老师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从微观上说,老师不能把“考考考”当作自己的“法宝”;学生不能把“分分分”当作自己的“命根”。农村学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而且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村中小学中注重素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符合,而且能满足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更高追求,对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提高精神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多渠道开展法律教育,渲染知识改变命运意识

1.加强全民法律常识教育。当前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在全民中进行普法教育,致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奠定了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单亲家庭的减少,让广大农村孩子得以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温暖,促进他们健康体魄的形成 ,为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打下基础。

2.法律教育务必从娃娃抓起。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有34.02%的农民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时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权益;有38.14%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权益应受到法律保障之事稍有了解,其他的农民工,则表示没有听说过有这么回事。这些情况,应引起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注意。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人很多,这些人,实质上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意识来保护自己,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或悲哀。所以,法律常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农村小学生抓起。

五、渲染“知识改变命运”气氛,多渠道开展教育

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我所主政的学校做得较好。2013年,我披挂上阵,亲自向学生做了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报告,向学生讲了多个小故事:

1.由学徒工到科学家的陈景润。陈景润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曾在一家杂货店里当学徒。但他自强不息,挑灯夜战,刻苦学习数学,还忙里偷闲,到清华大学旁听…..最后创造了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接见。

2.由盲人到科学家的女孩子。海伦凯勒是美国的一个女孩子,一岁半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学会说话,20岁时考入哈佛大学的女子学院,成为风靡一时的科学家。

3.从贫困少年到叱咤风云的李嘉诚。李嘉诚少年时代随父从大陆到香港谋生。获得过从贫困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大亨到救市的“白衣战士”、从超人到“新经济的领袖”、从管理大师到“传媒高科技弄潮儿”多顶桂冠。他凭借的是什么?就是凭他从刻苦学习中得来的渊博知识。

与此同时,我还指导各班主任开展“知识改变命运”主题班会,亲自请来当地的科学致富能手到学校作报告,讲述他们如何用知识改变贫穷、扭转命运故事; 并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写出心得体会,制定本人如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计划,还把好的文章编制成手抄报或黑板报。

我的教育实践表明:教给学生“知识改变命运”道理,可大大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校长的一个成功的治学之道。

猜你喜欢
改变命运知识校长
纳豆改变命运 养生成就人生
纳豆改变命运 养生成就人生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