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7-03-02 19:13张颖张秀婵
中外医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普通外科治疗

张颖++张秀婵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32.039

[摘要] 目的 研究内涂莫匹罗星治疗普外切口感染相对于常规治疗的优势,以服务于临床。 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入该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600例,其中发生切口感染52例,对该试验知情且同意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对照组常规清碘仿创纱条引流,观察组内涂莫匹罗星后凡士林纱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自发现感染进行清创至进行二次缝合的治疗时间为(4.2±1.8)d,切口愈合时间(11.9±2.1)d;对照组治疗时间(11.5±2.1)d,切口愈合时间(26.3±3.8)d,观察组的感染治疗时间(t=6.422,P<0.05)及切口愈合时间(t=0.054,P<0.05)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普外切口感染的治疗中,内涂莫匹罗星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感染切口愈合。

[关键词] 切口感染;治疗;普通外科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b)-0039-03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普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要高于其他外科科室,这可能与普外手术切口常为Ⅱ类甚至Ⅲ类切口有关。切口感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并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脓毒血症,进一步发展成为感染性休克而导致死亡。因此,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尽快控制感染,促进感染切口愈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该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5月—2016年1月于该院普治的52例有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不同处理,比较内涂莫匹罗星与常规换药对于感染切口愈合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于该该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600例,其中有52例在手术后4~6 d均出现切口处疼痛、发热、红肿、挤压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的感染表现,在告知本试验内容后,表示知情且同意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5±9.7)岁,进行阑尾切除术12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癌根治术2例,结直肠手术2例,胆道手术2例,切口长度4.0~15.8 cm,平均长度(8.2±2.3)cm,皮下脂肪厚度3.9~10.1 cm,平均厚度(5.7±2.0)cm。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6±8.3)岁,进行阑尾切除术10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癌根治术3例,结直肠手术3例,胆道手术2例,肝叶切除术2例,切口长度4.2~15.5 cm,平均长度(8.5±1.8)cm,皮下脂肪厚度3.7~11.4 cm,平均厚度(6.0±1.6)cm。经检验,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组成、切口长度和皮下脂肪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组成如下表。

1.2 方法

在发现切口发生感染后,及时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在分泌物病原体药敏试验回报后改用敏感抗生素,若无合并症可停止使用。观察组患者用碘伏擦拭切口周围皮肤,切口拆线,取分泌物送检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之后彻底剪除坏死组织,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以莫匹罗星软膏(国药准字H10930064)内涂,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换药1次 2 d,待观察到创面長出新鲜肉芽组织后进行二期缝合,缝合2周后拆线。对照组同样进行皮肤消毒、拆线、分泌物送检药敏及病原体培养、清创冲洗,之后直接放置碘仿纱条进行引流,换药1次/2 d,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后二期缝合,2周拆线。为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两组的切口均进行红外线照射2次/d,15 min/次。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自发现感染进行清创至进行二次缝合的治疗时间为(4.2±1.8)d,切口愈合时间(11.9±2.1)d;对照组治疗时间(11.5±2.1)d,切口愈合时间(26.3±3.8)d。具体结果见表1。

由上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有调查显示,手术切口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0.69%~11.32%,而普外科的切口感染占总手术切口感染量的57.45%,在该次研究中[1],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率也达到了8.67%,可见普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较容易发生。切口的感染,会使患者原本因手术而消耗的身体更加虚弱,并且给患者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愤怒的不良情绪,对痊愈失去信心,不利于切口的恢复和疾病的好转。另外,治疗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检查费用和治疗费用,给患者增加经济压力。因此,如何在尽量避免感染的同时,尽快治愈已经发生的感染,成为临床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手术切口的感染与多因素有关。一方面,就患者的基本情况来说,年龄、基本疾病对切口的愈合情况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围手术期的操作对感染发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与切口性质、手术性质、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等都有关系[2]。从切口性质来讲,Ⅱ类甚至Ⅲ类切口的切口感染率肯定高于Ⅰ类切口,因Ⅱ类切口进入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与外界相同的通道,其表面有大量机会致病菌可随着手术操作而迁移,Ⅲ类切口为污染切口,病原体更复杂致病性更强,也就更加容易发生感染。从手术性质来讲,择期手术的感染率低于急诊手术,这可能由于急诊手术多为急腹症,已经发生了胃肠道、生殖道等与腹腔的相通,从而造成消化液、血液等对腹膜腔的刺激破坏以及细菌移位,因而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从手术方式来说,同为胆囊摘除术,腹腔镜手术要比开腹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低很多,因为开腹手术的暴露面更大,破坏了皮肤黏膜的第一道免疫屏障,从而更容易被感染。从手术时间来说,有研究说手术时间延长1 h,切口感染率增高1倍左右[3],这与内脏暴露时间延长、增加与细菌接触时间有关,也与手术室无菌程度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而下降有关。从抗生素使用来说,许多研究表示,围手术期,尤其是术中(诱导麻醉同时)进行预防使用抗生素,对于减少切口感染有明显疗效[4]。最后从住院时间来说,住院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率越高,这可能与伤口愈合期间病房内患者交叉感染有关。

由试验结果可知,观察组自发现感染进行清创至进行二次缝合的治疗时间为(4.2±1.8)d,切口愈合时间(11.9±2.1)d;对照组治疗时间(11.5±2.1)d,切口愈合时间(26.3±3.8)d。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涂莫匹罗星确实加快了感染切口的恢复,这与一些研究结果一致[5][(察组感染治疗(4.6±2.5)d,对照组(10.3±3.8)d;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12.3±2.0)天,对照组(25.4±2.9)d]。另外还有研究提示,湿性愈合较干性愈合更有利于组织细胞再生覆盖[6],因此可以通过更换敷料材料代替红外线照射来加快愈合速度。也有利用中药芒硝外敷来治疗切口感染的研究[7],但也有研究表示,中药葛根白芷粉外敷与抗生素头孢甲肟与头孢拉啶比较,抗生素疗效更佳,至于芒硝与抗生素的疗效差别、甚至是中药与抗生素治疗效果的差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8]。

綜上所述,内涂莫匹罗星治疗普外切口感染优于常规清创引流,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和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何瑾玢,李卿,江金燕.101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33-34,38.

[2] 李龙山.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118-119.

[3] 买买提玉素甫依布热依木. 30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 人人健康,2015(21):36.

[4] 石开学. 在普外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J]. 求医问药,2012,10(12下半月):76-77.

[5] 司马钦. 30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5-6.

[6] 王小梅,华佩莲,王国辉. 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3498-3499.

[7] 姜全明,王建球,周海华,等.芒硝外敷治疗阑尾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14,25(22):3375-3376.

[8] 任海波. 头孢甲肟与头孢拉啶治疗手术后切口感染79例临床疗效观察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36):135-136.

(收稿日期:2016-08-19)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普通外科治疗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我院建立普通外科无痛病房的实践与体会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