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
【摘 要】“1+X”语文课程的提出体现了语文教学从教学思维走向课程思维的一种应然趋势。这一课程架构要得以科学合理的落实实施,必须从基于语文学理的课程思想、基于“语文+”的课程设计、基于活动体验的课程实施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推动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1+X”语文课程 课程思想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已经步入课程建设领域,其中2011年10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提出的“1+X”语文课程概念是标志之一,其发展已初具体系,日趋成熟。笔者认为,目前学习和推广“1+X”语文课程还需进一步思考以下四个重要方面。
一、基于語文学理的课程思想
首先,要明确一个课程观点:为实现课程思想而构建课程体系,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思想、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课程思想决定着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和实施。构建“1+X”语文课程,迫切需要树立符合语文学理的课程思想。课程思想包括课程概念、课程理想、课程理念、课程理据等。下面基于学理对课程思想进行一些解说。
(一)课程概念
教育需要课程内容的支撑,需要教学活动的落实。而课程是一个有机体,它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项目组成。可见,“课程”的概念与“教育”“教学”“活动”等概念密切联系,但是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排列:教育>课程>教学>活动。一般来说,“课程实施”相当于传统观念中的“教学”,而“活动”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的主体是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内容问题,而教学的主体是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方式问题。这种对概念的辨析应作为构建“1+X”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出发点。
(二)课程理想
新课程的构建既要适应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也要顺应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课程的构建不能满足于“实然”而应追求“应然”。它要按照课程发展规律,超越眼前,树立起追求的理想,具体应包括学校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和课程理想。课程理想的实质是学校根据现实而对未来美好状态展开期望的心理状态,是课程不断追求的远景和蓝图。所以,课程理想永远是一种进行式。“1+X”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正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一种理想化调整。正因为如此,“1+X”语文课程体系比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显示出了更为理想的优势。
下面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学校培养目标“十个一”:
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
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是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允许学生自我设定,不同的学生可以各有侧重。“十个一”落实了小学阶段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价值取向。
(三)课程理念
理念是一种理性化的想法,它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1+X”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具体问题,需要有一种理念进行统整。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都应围绕这一理念展开。所以,“理念领先”应作为“1+X”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指导思想。
请看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的办学核心理念:无边界教育。无边界教育是一种打开边界的教育,是走向开放的教育。它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开拓学习时空,寻找、纳入、整合、建构、创生各类优质、美好的课程资源,将生活和世界作为教科书,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贯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成为拥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小孩”。这个理念的表述既高度概括又内涵丰富,对学校的发展和课程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用学校办学理念简单代替课程理念。办学理念是上位概念,课程理念是下位概念。课程理念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表述方式,应从课程目标、课程规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描述。
如2013年起,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全课程”教育实验改革。“全课程”教育实验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培养‘全人为目标,打通学科壁垒、强调综合性学习、覆盖学校全面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这个理念的阐述较为规范而具体。在这里,课程目标是“全人”培养,课程规划是“综合性课程”,课程内容是“覆盖学校全面生活”,课程实施是“打通学科壁垒”和“综合性学习”。
(四)课程理据
1.课程原理
“课程之父”泰勒在他的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课程原理”。这指明了构建“1+X”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2.课程整合
芬兰是全世界基础教育的最佳榜样,他们早就提出:基础教育要去学科化,实施课程整合,要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课程整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而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课程整合在宏观上涉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在微观上涉及人的认知、情感、技能、需要、兴趣以及知识的各个方面。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构建“1+X”语文课程体系的前进方向。
(1)学科内整合。学科内整合是指在某一学科内,在国家统一标准、地方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打破以往“跟着教材、课文走”的局限,通过调整或补充教学内容的顺序、重点和进度,重新设置教学方案的一种整合方式。
(2)学科间整合。学科间整合是指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打破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的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连接不同学科。学科间整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
(3)学科内外整合。学校是缩小的世界,世界是放大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应被禁锢在学校中,而应该融入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把这些密切相关的内容统整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对国家课程进行了统整性设计与实施。他们把现有小学科目统整为四大校本课程:语文核心统整課程、数学核心统整课程、英语核心统整课程、其他学科统整课程。这是一种针对课程统整的积极尝试。
3.课程学习
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1+X”语文课程体系折射的是一种跨界学习的思想。跨界学习就是跨越边界的学习。而这里所说的“跨界”,可以是非常广义的,包括跨学校、跨老师、跨学科、跨文化,甚至是跨时空的。所以,跨界学习是学生跨越语文的边界,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学习方式。更确切地说,跨界学习是一种学习思路——根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以求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跨界学习意味着学校不再是唯一的语文学习场所,还包括家庭、社会乃至自然界。跨界学习意味着语文老师不再是唯一的语文课教师,还包括其他学科老师、家长乃至社会人士。跨界学习意味着语文课本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还包括互联网、自然风景乃至文化娱乐活动。
4.课程制度
构建课程体系要重视课程制度建设,要形成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建设制度和课程管理制度。
从本质上说,课程建设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如果说,传统的语文课程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那么,“1+X”语文课程体系应较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和可持续性发展。众所周知,学生水平各异,个性特点鲜明,因而学校的课程制度也应具有灵活的弹性和选择性。好的课程制度一定是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能得到课程支撑的制度,是促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的制度。所以,在“1+X”语文课程体系中,“X”的设计就成为关键之所在。
在课程管理制度方面,还有必要系统制定以下章程:课程开发制度、课程审核制度、课程实施制度、学生选课制度、学生走班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学分认定制度等。
二、基于“语文+”的课程设计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设计
课程规划指的是对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整合化的地方课程以及可选择的学校课程的系统性规划。这涉及以上三种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项顶层的、整体的、基础的设计。学校课程规划的设计是“1+X”语文课程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二)“1+X”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
“1+X”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对象,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语文课程特点而设定的“1+X”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语文课程目标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在“1+X”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中要注意三点:一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目标是不同的,它们是上下位概念。二是学校课程目标又要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育人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目标系统。三是“1+X”语文课程目标要与学校课程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1+X”语文课程体系的设计
“1+X”语文课程体系是一个学校的语文课程图谱,它涉及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比例等。这个体系的架构显示出三个基本观点:一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是“人”+“才”,其中,“人”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素养要求,“才”更多地考虑的是个性化发展的需求。“1+X”语文课程体系中“1”是语文的共性要求,而“X”是语文的个性要求。二是课程发展的视野。传统的课程观弘扬简洁,主张学习经典,而现代的课程观追求宽泛,主张生活学习。“1+X”语文课程体系体现的是一种现代课程理念。三是共态平衡。现有语文课程体系在保持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统一性和强制性的基础课程,适度增加选择性、自主性的拓展性课程。一般认为,其增减幅度在15%~20%之间。
“1+X”语文课程体系的设计意图如下。
(1)“1”是指基于“语文共性”的基础性课程,包括整合后的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语文基础性课程。一般称之为“语文核心课程”,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所以,这个“1”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现行语文教材。可见,这个“1”是一个整合的产物。例如,清华大学附小开设“语言与阅读”的核心课程:整合语文与英语两科,强调语言类学科的教学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尤其倡导加大阅读量,努力创造最宜读书的书香校园。又如,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开设“语文核心统整课程”:整合语文与品德两科的教学内容,并融入优秀的绘本、经典文学著作,把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用自选绘本作为载体的形式加以实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产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X”是指基于“语文个性”的拓展性课程,即形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遍认知特点,同时又体现学校个性及学生个性的拓展性课程。一是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杭州绿城育华小学2015年开设了国际理解、亲子阅读、男生礼(五月)、女生礼(十二月)、半天族等108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学校还会根据学生的新需求和学校的新课程资源对其进行调整。该校的选修课有30~40人选修的(例如合唱),也有3~4人选修的(例如编织)。二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如清华附小与清华附中、清华大学共同研究“一条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四年级开始,利用每周一次的“分层走班”学习时间,开设数学、人文、艺术三个供“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儿童进行加强学习的创新实验班,学生升入清华附中乃至大学后,仍有与之对应的继续深造的机会,这为部分儿童提供了先行一步的机会。
(3)“+”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增量或变量。
“1+X课程”中的“1”与“X”追求“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一方面强调基础,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占到总课程的一半以上,即接近总课程的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1”与“X”相结合,共同达成学校的课程总目标。
(四)“语文+”课程内容的设计
“1+X”语文课程内容的设计有两个关键部分:一是“以语文为核心的课程统整设计”,二是基于“语文+”的拓展性课程设计。
1.以语文为核心的課程统整设计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可以与多种学科结合,因此有必要设置“统整课程”,进行统整教学。其基本要求是:①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以此为最主要的课程目标。②以语文课本身的知识、能力体系为基础,以此作为统整的基本线索。③以整合为策略,追求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可以两科整合(如语文与思品、语文与英语),也可以三科整合(如语文与思品、艺术),还可以三科以上的多科整合。④以主题为单元,进行主题板块设置。例如:与苏教版和人教版的教材不同,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全新设计的“全课程”教材不再是每个学科一本书,而是将不同的课程融合在“以语文为核心”的一本教材里。比如学《春天来了》,里面有写春天的课文,有唱春天的歌曲,有画春天的图片,甚至连数学科目也和春天联系了起来。这套教材的课程完全是围绕学生进行设置的,上半学期主要是开学类的课程,书名就叫《开学啦》。那本教材包括“开开心心来上学”“我和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做游戏”等六个单元。学习这些内容,小朋友很快就熟悉了学校、老师和同学。
2.基于“语文+”的课程内容设计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让学生爱上语文,又要让学生跳出语文。”设计“语文+”课程内容的目的是适应学生学习语言的个性发展要求,进行语文的拓展性学习。其设计的特点是:①与语文主题相关。要以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能力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②与语文课文相别。不能简单重复已学过课文的内容。简言之,学过的语文知识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内容。努力追求“拓展性课程反哺基础课程”的设计思路。③与实践活动相联。“语文+”课程的内容要有利于采用生活情境、参与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一般不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时间上,可以一课时,也可以多课时,灵活安排。举例如下。
三、基于活动体验的课程实施
语文拓展性课程(即“X”)的实施以“活动”为主要展示平台,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具有计划性、活动性、体验性和整合性等特点。
(一)制定实施方案
在课程实施时,要根据课程主题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方案类似于传统的教案,但不是教案项目的简单重复和简单加减。
语文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项目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年级、课时、活动场地、活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前期准备等)、课程评价、注意事项等。
(二)搭建活动平台
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需要一个活动平台。语文拓展性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活动。活动越丰富多彩,语文拓展性课程越具有活力。
活动需要精心策划。策划包括活动的组织分工、活动场地设备的布置、活动的总体规划、活动各阶段的具体规划、活动结尾的安排、活动道具资源的准备、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报道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多项内容。
活动需要分类处置。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活动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1)教室类活动。如趣味汉字课、班级读书课等,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减少教师的作用。
(2)会场类活动。如演讲比赛、语文展示等,要注意会场的布置、现场气氛的调节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3)舞台类活动。如语文课本剧、戏剧表演等,要注意舞台的布置、服装道具的准备和事后场地的整理工作。
(4)户外类活动。如收集素材、参观考察等,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三)加强学生体验
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要关注学生的选择、参与、体验和评价,特别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唯有学生亲身体验的课程才是最有效的课程。
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2015年12月展示了原创绘本剧《花孩的故事》,获得了好评。该绘本的原创作者是该校五(4)班的王非同学,编剧是该校的陆霞老师,七位主要演员都是该班的学生。通过亲身表演,这个三十分钟的绘本剧至少展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①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整体认识。②使学生对文本词句有了表现性理解。③使学生协调了不同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④使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了体验性感受。总之,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体验充分了,感受深刻了,理解也到位了。
(四)整合活动方式
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要采用“整合”策略:学科要整合,内容要整合,活动方式也要整合。
例如,清华附小张家龙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古诗《咏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整合的概念。一年级《咏鹅》的整个活动过程,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读、唱。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是愉快的、自然的、温柔的,而咏唱,则是动听的。张老师边弹手风琴学生边唱,体会古诗的愉悦;教学生对着乐谱唱,体会声音的长短,节奏的快慢;在张老师优美的舞姿里唱,体会古诗的优雅;在《高山流水》的乐曲声里唱,体会古典与经典的完美结合。我们不禁感叹:这个语文老师的音乐功底真深厚。其实,张家龙老师是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又不禁感叹:这个音乐老师的文学素养真高。诗与歌、艺术与审美的完美整合,让歌里的诗变得动听,让诗里的歌变得优雅。相信这样一堂课上完,学生都会喜欢上诗歌,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远比懂得这首古诗的意思要有意义得多。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
语文课程的评价要聚焦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一般素养和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14年已明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小学语文所有类型的课程都应在达成一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般来说,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它们应是“1+X”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方向。
(一)语言运用
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四个层次:认读、理解、积累和运用。其中运用是核心。学生应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是“1+X”语文课程的本质之所在。
所以,“1+X”语文课程不能为设计而设计,也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应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下功夫。如果说国家课程着力于“语言学习”,那么“1+X”语文课程应着力于“语言运用”。关于“1+X”语文课程的“语言运用”可提出三个具体评价指标:①国家课程中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综合性运用。②国家课程中相关语言表达形式的拓展性运用。③校本课程中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实践性运用。这是评价“1+X”语文课程的最重要的指标。笔者所见某些“1+X”语文课程始终都是五花八门的表演和精彩纷呈的活动,没有关注语言现象,更没有语言的运用,这是令人遗憾的。
(二)思维发展
语文课程应通过语言学习和训练,促进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1+X”语文课程要努力追求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种“语文思维”意识。关于“1+X”语文课程的“思维发展”可提出三个具体评价指标:①语文思维类型的训练。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②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聯想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③语文思维品质的提升。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等。“1+X”语文课程系统中的任何一门具体课程都应对学生思维的某一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态度养成
态度养成指的是语文课程对学生起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训练、评价和内化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优良的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怀的作用。关于“1+X”语文课程的“态度养成”可提出三个具体评价指标:①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如预习法、读书法、质疑法、作业法等。②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话习惯、说话习惯、读书习惯、写字习惯等。③语文学习态度的养成。如参与的态度、合作的态度、表达的态度、评价的态度等。
(四)文化传承
语文课程中的文化无处不在,而且博大精深。所以,要关注语文课程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关于“1+X”语文课程的“文化传承”可提出三个具体评价指标:①语文文化的意识。具有鲜明的语文文化的自觉意识,站在文化的立场设计和实施语文课程。如国学类的课程在这方面有独特价值。②语文文化的理解。对语文课程中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关注、思考和解释,使学生明确文化的内涵。如一二三四、横竖撇捺、太阳和月亮、山和水等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象。③语文文化的传承。如文化的积淀、文化的比较、文化的提升、文化的运用等。
对“1+X”语文课程的评价包括学校对教师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的质量评价和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评价。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拓展性课程的评价是多元的,不同的课程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也就是说,一门拓展性课程可以有一种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窦桂梅,胡兰.“1+X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5,(13):13-16.
[3]李希贵.跳不出课堂,就走不出困境[J].当代教育家,2015,(9):2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 2014-03-30.
(浙江外国语学院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