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江,毛晓妍,金成丽,王玉新,奚立民,陶雪芬,金银秀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00)
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恶化与能源枯竭问题日益突显,作为一项能够同时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要技术,光催化降解污染物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传统的光催化剂TiO2禁带宽度为3.2 eV,属于宽带隙半导体,只能利用太阳光谱的3%~5%[1],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TiO2的实际应用。2009年,石墨相氮化碳(g-C3N4)首次被用于降解污染物,在太阳光下直接降解污染物,为环境光催化领域带来了强大的希望[2]。g-C3N4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其禁带宽度为2.7~2.8 eV,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成为研究的热点[3]。但是,纯g-C3N4存在着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效率高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采取不同手段对其进行改性,提高光催化性能。作者阐述了近几年来关于g-C3N4的改性研究,并预测g-C3N4在光催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1830年,Berzelius等人合成氮化碳衍生物“melon”,1989年Liu等[4]经过理论计算,尝试将β-Si3N4上Si原子用C原子替换,推导出β-C3N4晶格模型,并预言β-C3N4硬度可与金刚石媲美。至此,氮化碳在世界学术界掀起一股新的热浪。1996年,Teter和Hemley等[5]根据第一性原理赝势能带理论,推测出氮化碳具有五种同素异形体,分别为α-C3N4、β-C3N4、c-C3N4、pc-C3N4、g-C3N4,其中除g-C3N4外均为超硬材料。1999年,J E Lowther等[6]对类石墨相氮化碳的研究表明,g-C3N4中碳原子和氮原子均以sp2方式杂化,相对于其它四种同素异形体,g-C3N4的热力学稳定性最高,在室温下具有最稳定的结构及半导体性质。因此,针对氮化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g-C3N4。
g-C3N4结构与石墨相类似,碳原子和氮原子以sp2杂化,氮原子向外形成单层氮化碳,各层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具有二维重叠结构的g-C3N4。按照g-C3N4自身基本组成结构的周期排列不同,可分为三-s-三嗪(C6N7)和三嗪(C3N3)。Kroke等[7]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详细计算了分别以三-s-三嗪和三嗪为基础结构的g-C3N4,得出由三-s-三嗪结构结合的g-C3N4较三嗪结构结合的g-C3N4热力学能高30 kJ/mol。再者,近年来大部分文献资料[8-11]中所报道的g-C3N4是以三-s-三嗪结构结合。由此表明,以三-s-三嗪结构结合的g-C3N4更加稳定。
荧光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实验表明,g-C3N4具有典型的有机半导体特征,对太阳光吸收边界约为420 nm,在可见光区拥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进一步分析计算,估算出g-C3N4禁带宽度为2.7 eV,这使得g-C3N4本身呈现出淡黄色。Wang等[12]凭借DFT理论得到g-C3N4带隙结构,g-C3N4导带(LUMO)由C原子pz轨道组成,电势低于H+/H2电势,导带约为-1.3 eV,g-C3N4价带(HOMO)由N原子pz轨道组成,电势高于O2/H2O电势,价带约为1.4 eV,即满足在可见光下释氧、制氢电位要求。2012年,刘景海等[13]在三乙醇胺为电子牺牲体辅助情况下,可见光照射g-C3N4,释氧、制氢活性提高四倍。
经电流测试发现,g-C3N4具有较好的光电流效果,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电能,因此,其在光电化学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g-C3N4在光催化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可见光活性,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瑕疵,比表面积小、电子对分离程度低、禁带宽度较大、可见光反应范围小。这些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对此,全世界科研人员研发出各种关于g-C3N4改性方法,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在各种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改性方式中,掺杂改性是最常用手段之一。使用化学掺杂取代g-C3N4中C原子或者N原子,从而改变g-C3N4的电子结构,提高光学活性,但所掺杂原子会成为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中心,导致热稳定性降低。根据掺杂元素的不同,掺杂改性可分为金属掺杂和非金属掺杂。
杭祖圣等[14]通过半封闭热解法成功制备出Fe/g-C3N4。Fe掺杂使得g-C3N4禁带宽度由2.75 eV变为2.70 eV,在Fe掺杂g-C3N4时,若Fe掺杂质量分数过低,用于捕获电子或空穴的陷阱数量会不足;若掺杂质量分数过高,Fe原子有可能成为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中心,进而导致光学活性降低。杭祖圣等通过实验在不同Fe掺杂质量分数条件下对光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掺杂w(Fe)=0~1.65%时,随着Fe掺杂质量分数的增加,光催化活性提高,且掺杂w(Fe)=1.65%时,光催化效果最佳,是纯g-C3N4降解率的14.152倍。掺杂质量分数继续增加时,光催化效果反而降低。这为作者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高尚尚等[15]利用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的特性合成出Ag/g-C3N4,Ag的掺杂不仅提高了g-C3N4的光催化能力,还改变了g-C3N4对于染料的降解选择性。同时,高尚尚等还指出,Ag的掺杂会对g-C3N4周期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掺杂质量分数下Ag/g-C3N4的降解效果,发现当掺杂w(Ag)=7.5%时,降解阳离子型染料是纯g-C3N4降解率的2.15倍,降解阴离子型染料为纯g-C3N4降解率的1.88倍。这一实验结果与高尚尚所描述的Ag掺杂g-C3N4光学活性一致。
李鹏等[16]经过DFT理论计算,优化不同金属元素掺杂下的g-C3N4模型(Mn、Cu、Au),得到不同金属元素掺杂下的能带间隙:1.05、2.13、1.84 eV(Mn、Cu、Au),皆小于纯g-C3N4的能带间隙。其中Mn/C3N4吸光光谱扩展至红外范围,对其相应的原子电荷分布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金属原子掺杂后,电子从金属原子转移至g-C3N4的N原子上。
徐赞等[17]提出P掺杂至g-C3N4模型。研究表明,P原子会优先取代g-C3N4中的C原子,从而导致g-C3N4导带升高,表面成富电子状态,这些电子会与水中氧气结合形成超氧自由基,使得光电子还原性增强,P掺杂的g-C3N4降解罗丹明 B(RhB)最高达97%,为纯g-C3N4降解率的1.52倍。
刘成琪等[18]指出S原子会通过化学键的形式进入g-C3N4,取代N原子,结合为C—S键,在一定程度上增大g-C3N4可见光响应范围。光催化孔雀石绿染料废水结果表明,S掺杂的g-C3N4降解孔雀石绿染料废水是同等条件下未掺杂S原子g-C3N4降解率的1.8倍。
半导体光催化的光学活性与其形貌紧密相联,通过改变制备条件,从而获得更好的形貌,能够有效的增大比表面积,提高光学活性。常用有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大部分硬模板法使用HF、NaOH等溶液,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软模板法需用表面活性剂,会造成C缺陷,载流子复合几率变大。
余竞雄等[19]以SiO2为模板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g-C3N4,光学活性是未经过模板制备的g-C3N4的6倍,同时UV-vis漫反射图谱表明,SiO2模板制备g-C3N4不但增大了比表面积,还扩宽了其禁带宽度。
冯宇等[20],采用超声与硫酸水热相结合的技术,在无模板的情况下制备出多孔g-C3N4,经过超声和硫酸改性后,禁带宽度由原先的2.66 eV上升为2.77 eV,形成的多孔结构,增加了表面缺陷,从而降低光生载流体的复合。实验结果表明多孔g-C3N4的降解率是原g-C3N4的8.3倍。
g-C3N4与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半导体构建成异质结型光催化剂,能够加快电子分离,有效扩宽光谱响应面,提高半导体光学活性。虽然半导体复合能够加快光生电子的分离,但电子-空穴从一个半导体转移至另一个半导体上会导致能量的损失。
2.3.1 g-C3N4与铋化合物复合
李娜等[21]研究了g-C3N4-BiOBr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能,分析了g-C3N4与BiOBr通过原位沉积法相结合后的界面相互作用,在可见光的作用下,g-C3N4导带上的电子会自发转移至BiOBr的导带上,同时BiOBr的价带上的空穴转移至g-C3N4价带上,抑制载流体的复合,提高光学活性。光催化实验结果显示,g-C3N4-BiOBr的光催化效果是g-C3N4的1.81倍、BiOBr的1.23倍。
张志贝等[22]成功合成了不同组分比例g-C3N4/Bi2S3异质结构,并用于甲基橙(MO)降解。将该实验数据拟合成一阶动力学模型,模型显示g-C3N4/Bi2S3复合体光催化活性远高于纯Bi2S3和纯g-C3N4。经捕获实验检验得出,在g-C3N4/BiPO4复合体降解染料时,H+和·O-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而·OH对于光催化活性基本无影响。
刘旭隆等[23]尝试将BiPO4沉淀植入g-C3N4表面或层间,制备出g-C3N4-BiPO4复合物,作者根据吸附-脱吸附计算其平均孔径为2.4 nm,由实验结果可知g-C3N4/BiPO4复合体光催化活性较纯g-C3N4提高近三倍。
2.3.2 g-C3N4与金属氧化物复合
李红等[24]构建了g-C3N4/α-Fe2O3的晶型结构,并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和协同效应,g-C3N4导带和价带皆低于α-Fe2O3导带和价带,这种能带位置能够确保电子受激发时顺利转移到α-Fe2O3,结构中的协同效应能够提升电子与空穴的分离。降解甲苯实验证明,g-C3N4/α-Fe2O3光催化活性高于g-C3N4与α-Fe2O3,是g-C3N4的1.21倍,α-Fe2O3的1.67倍。
刘欣等[25]阐述了ZnO/g-C3N4异质结构和电子转移情况。相对于纯g-C3N4的禁带宽度2.66 eV,复合后的ZnO/g-C3N4降低了1.3 eV。在复合物ZnO/ g-C3N4中ZnO作为电子通道,有效的分离电子与空穴,从而提高光学活性,且掺杂w(ZnO)=2.5%时,复合材料光催化性最高,是纯g-C3N4的1.26倍。
2.3.3 g-C3N4与金属硫化合物复合
在光催化领域金属硫化合物表现出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与g-C3N4形成异质结构时,其特征更能充分体现:延长g-C3N4光学寿命,提高其光学活性。
张倩等[26]研究了三金属硫化物Zn0.11Sn0.12Cd0.84S1.12/g-C3N4复合半导体性质,利用水热法制备复合材料,当两者形成异质结构时,价带导带位置随即改变,电子迁移方式发生变化,内部产生电场,制约了电子与空穴对的复合。实验证明Zn0.11Sn0.12Cd0.84S1.12/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是纯g-C3N4的32.3倍、Zn0.11Sn0.12Cd0.84S1.12的4.9倍。
李凯[27]探索了SnO2/g-C3N4的光电化学性能,由于SnO2与g-C3N4价带导带的不同,复合构成Z型异质结,在异质区域出现电子再分配现象,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LED灯光下SnO2/g-C3N4的光催化反应速率是SnO2的32.28倍,是g-C3N4的5.79倍。
2.3.4 g-C3N4与其它物质复合
董伟霞等[28]通过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g-C3N4/CaTi2O5异质结型光催化剂,通过Mulliken电负性计算公式计算g-C3N4和CaTi2O5的导带带边的氧化还原电势(ECB)值。由于CaTi2O5价带位置高于g-C3N4价带位置,因此,电子由g-C3N4转移至CaTi2O5的同时,CaTi2O5导带上的空穴也转向g-C3N4。在过位电子的作用下,g-C3N4/CaTi2O5中光生电子-空穴对得以有效分离。在异质结构的作用下g-C3N4/CaTi2O5不但表现出比g-C3N4、CaTi2O5更高的光学活性,并且获得更长的光学寿命。
刘晓萍[29]构建了g-C3N4/m-LaVO4(单斜相的钒酸镧)的复合半导体模型,经计算发现相对于纯g-C3N4,g-C3N4/m-LaVO4发生了蓝移现象,即证明g-C3N4与m-LaVO4存在微弱共价键,m-LaVO4均匀的分布于g-C3N4上,两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异质结构,从而产生电子转移现象,增强了异质结构的光吸收能力,实验证明g-C3N4/m-LaVO4的光电流强度为纯g-C3N4的2.7倍。
齐璠静等[30]分析H2O2对g-C3N4光电催化降解能力的影响,在可见光下H2O2捕获g-C3N4释放的光电子产生大量·OH,协同作用有效阻止了g-C3N4载流体的复合,增强了g-C3N4光催化性能。当H2O2达50 mmol/L,外加电压1.5 V时,降解亚甲基蓝能力提高了1.49倍。
Bai J等[31]利用[Bmim]Br为溶剂热处理g-C3N4,当经过热处理后g-C3N4表面形成氮空穴,比表面积扩大4.41倍,从DFT模拟计算得出,氮空穴不但能够有效的避免载流体的复合,还能吸附氮分子,从而提高固氮活性。
g-C3N4作为一种非金属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作者围绕对g-C3N4改性展开,整理、归纳和阐述各种改性手段,目前g-C3N4常见问题有比表面积小、载流体复合率高、电子传递速度低等。科研人员通过利用半导体复合、形貌调控和掺杂改性等手段取得一定的进展,虽然目前关于g-C3N4改性的研究仍然较多,但对于改性后的g-C3N4化学稳定性以及改性后对其机制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探索,今后,对g-C3N4的研究仍将会以改善光学活性和实践应用为主。
[1] 曹春兰.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2] 吴思展.类石墨氮化碳(g-C3N4)的合成、加工处理、修饰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3] 陈路呀.基于石墨烯或类石墨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4] LIU A Y,COHEN M L.Prediction of new low compressibility solids[J].Science,1989,245(4920):841-842.
[5] TETER D M,HEMLEY R J.Low-compressibility carbon nitrides[J].Science,1996,271(5245):53-55.
[6] LIEBIG J.Uber einige stickstoff-verbindungen[J].Annalen Der Pharmacie,1834,10:1-47.
[7] KROKE E,SCHWARZ M,HORATH-BORDON E,et al.Tri-s-triazine derivatives.Part I.From trichloro-tri-s-triazine to graphitic C3N4structures[J].New Journal of Chemistry,2002,26(5):508-512.
[8] 郭淑慧.g-C3N4/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9] 楚增勇,原博,颜廷楠.g-C3N4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14,29(8):785-794.
[10] 李宇涵.石墨型碳化氮的微/纳观结构优化及可见光催化净化气相NO的性能增强机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11] 章天涯.碳纤维布上氮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6.
[12] WANG X C,MAEDA K,THOMAS A,et al.A metal-free polymeric photo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under visible light[J].Nature Materials,2009,8(1):76-80.
[13] 刘景海.基于石墨烯和氮化碳的新型高活性光催化材料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14] 杭祖圣,陆炎,黄玉安,等.低光照强度下Fe掺杂g-C3N4/PVDF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44(5):50-52.
[15] 高尚尚,陶卫国,郭婷,等.Ag/g-C3N4的合成及其对不同电荷的染料的光降解性能对比[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158-162.
[16] 李鹏,王海燕,朱纯.金属掺杂类石墨相氮化碳的理论研究[J].化学研究,2016,27(2):152-160.
[17] 徐赞,于薛刚,单妍,等.一步法合成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光催化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17,32(2):155-162.
[18] 刘成琪,王利平,朱晓峰,等.微波辅助法合成S掺杂g-C3N4降解孔雀石绿染料废水[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2):50-54.
[19] 余竞雄,崔敏,陈倩倩,等.以SiO2为模板制备高比表面积g-C3N4光催化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1):36-42.
[20] 冯宇,沈建超,蔡奇凤,等.无模板法制备多孔g-C3N4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45(S1):416-420.
[21] 李娜,王茗,赵北平,等.g-C3N4-BiOBr复合材料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6,32(6):1033-1040.
[22] 张志贝,李小明,陈飞,等.g-C3N4/Bi2S3复合物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MO[J].环境科学,2016,37(6):2393-2400.
[23] 刘旭隆,邹学军,董玉瑛,等.BiPO4/g-C3N4可见光催化氧化RhB[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1):46-50.
[24] 李红.α-Fe2O3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甲苯性能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5] 刘欣,李家科,李艳艳,等.ZnO/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6,45(11):2688-2692.
[26] 张倩,胡绍争,李法云,等.高效可见光响应Zn0.11Sn0.12Cd0.84S1.12/g-C3N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37(3):521-528.
[27] 李凯.g-C3N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6.
[28] 董伟霞,包启富,顾幸勇,等.g-C3N4/CaTi2O5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7,33(2):292-298.
[29] 刘晓萍.g-C3N4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0] 齐璠静,李一兵,王彦斌,等.H2O2强化g-C3N4可见光电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7,47(3):376-382.
[31] BAI J,CHEN X,XI Z Y,et al.Influence of solvothermal post-treatment on photochemical nitrogen conversion to ammonia with g-C3N4catalyst[J].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2017,33(3):6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