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中心小学 汤毅权
看,数学也可以这样教
——《轴对称图形》感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中心小学 汤毅权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修订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3页到第86页的内容,是一节实验课。教学中很多老师怕上这一类的课,一方面在于这类课课前需要准备的教具、学具较多,另一方面担心课堂的掌控到不到位,学生会不会和你预设的一样等问题。正当我也在思考这一类的课堂该怎么上的时候,恰巧翻阅到有一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杂志时,有幸看到了其中有位教师正好提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追求“六性”:(一)学习过程需追求主动性;(二)信息交流需追求互动性;(三)知识获取需追求实践性;(四)掌握知识需追求理解性;(五)教师指导需追求桥梁性;(六)监控学习需追求反思性。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这节课也许可以从一开始就这样来教学,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玩耍,也能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还感觉不到很难。于是我产生了自己的观点:
创设最佳心理情感,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片段一:
出示PPT(配乐:虫儿飞,月光下有很多蝴蝶在飞)。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在这首美妙的音乐声中你还感觉到哪些美?
生:蝴蝶飞舞的场景很美。
师:对,让我们一下子就有了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师:看,老师这里也有一只蝴蝶(少了半个翅膀),它也想和其他蝴蝶一样飞起来,谁来帮它配上另一半翅膀让它飞起来呢?(出示五个半边的翅膀)
生:第4个翅膀。
师: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
生1:因为左右两边大小一样。
生2:因为两边的形状一样。
生3:两边是对称的。
师:(板书:对称)你能说说对称是什么意思吗?
生3:两边的大小相同,形状也一样。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体的照片(课件出示蝴蝶、飞机、天坛等图片)。
师:仔细观察照片上的三个物体,你能用刚才我们找蝴蝶翅膀时的眼光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么?
生:他们都是对称的。
师:除了这些物体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
[设计意图:课前我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心静下来,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接下来的环节我出示了一组蝴蝶的半个翅膀的图片让学生配对,再通过提问:“你为什么选这半个翅膀?”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概括出“对称”的含义。]
片段二: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这么多轴对称图形,现在老师想看一看我们班的孩子会不会玩,(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你会玩吗?
生1:可以折纸。
生2:可以画画。
生3:可以做成一张美丽的卡片送给朋友。
……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棒,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的吗?
生:想。
师一边演示一边说:先把这张纸对折一次,再在这张纸的半边画一个这样的图案,然后用剪刀沿着我刚刚画好的图案剪下来,之后打开,你看到老师剪出了什么?
生:松树。
师:你们也想玩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彩纸,自己也玩一玩(课件演示并播放音乐)。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
[设计意图:我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来这里面还隐藏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通过教师先动手演示操作再让学生玩一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来数学有时候真的就这么简单,离我们这么近。]
片段三: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与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一下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师:别忙着发言,先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可以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的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师:很好,请同学们从第二个信封中拿出这几个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初步判断后,要求他们拿出书后剪好的图形自己折一折)
师:通过对折,你知道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说说你的理由。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和这个大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小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那想一想,为什么都是三角形,大的是轴对称图形,而小的不是?
生:小的三角形无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都不能完全重合。
小结:看来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也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它对折后左右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如果学生中有不同意见,请上来折一折。
……
[设计意图: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直指学生的思维“误区”,让学生通过思辨、交流、折纸、验证等活动,明辨“两边完全一样”与“对折后重合”的区别,深入理解“对折后重合”这一轴对称的本质因素。
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几点感受想和所有的数学老师分享一下:我们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探索过程,当学生们在攀登了一个个台阶后,才发现自己的收获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结果,更丰富的还在于追求结果的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有所为,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