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方法

2017-03-01 11:12张翔余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1期
关键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张翔 余蓉

摘 要:近些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逐渐受到研究界的重点关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在中学生的身上尤为明显。现阶段,全世界各地新闻都有播报一些中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或心理存在问题引发的校园惨剧和家庭惨剧,自杀、伤人事件屡屡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引起了世界各国心理研究工作者的重视。中学时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处于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高发期,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围绕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 方法

中学生的身體和心理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性格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沿着相应的方向发展,而其发展方向取决于学生接受的教育和家庭引导。若是不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教育,那么学生心理状况就会逐渐出现问题,一旦学生心理出现问题,那么将对其未来的人生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学校教师就应当联合学生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不健康的心理得到有效疏导,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具体因素

在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众多因素中,除了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以外,较为明显且影响较大的后天因素就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下面针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中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1.社会因素

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中,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导致人们产生浮躁的心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进而使其心理得不到健康的发育。

除此之外,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大量的国外文化涌入国内,使得一些带有暴力、色情的文化随之而来,学生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侵蚀,使其心理成长发生偏移[1]。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使得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生改变,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对学生、生活以及人格的形成造成严重的影响。

2.学校因素

在学校方面,大多数中学仍然摆脱不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仍然促使学生保持高强度的学习,导致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下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难以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的成绩波动,若是成绩下降则会陷入深深的懊悔、自责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自身产生怀疑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

3.家庭因素

据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在我国的广泛实施,城市家庭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城市家庭人员构造方面呈现出“4+2+1”的形式,即四个老人、两个孩子家长、一个孩子的形式[3]。这种情况导致大多数城市学生都是“蜜罐”中长大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打击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明显下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中学时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奇的主要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无论在心理方面,还是在身体机能方面都发生了较为快速的变化,学生对异性会本能产生好奇心理,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两性形成正确的认识,还能使其在明确两性关系的前提下正确看待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设青春期心理学专题讲座,促使中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青春期健康知识,进而有效的防治学生的心理问题。

2.加强对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教育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当将心理调节、情绪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促使其能够理智的看待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宣泄自身的消极情绪。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转移注意力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进而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同时,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种种问题[4]。另外,教师还应该联合学校为学生组织集体活动,以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促使其在集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应用环境心理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和谐、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在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健康发育[5]。同时,教师还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师道尊严”的思想,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真诚、平等、积极的态度与学生相处,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针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联合学校、家长在多方面进行努力,可以定期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辅导氛围,强化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促使其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同时,还应该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促使学生在集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另外,教师和家长还应当付出真挚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以积极的态度来解决学生心理的问题,为孩子未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强泽平.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雪莲,2015(26):137.

[2] 佟美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方法分析[J].科学导报,2016(9):334-334.

[3] 张丹.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2):149.

[4] 徐维学.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教育界,2014(26):14-15.

[5] 崔竹莲.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9):182-183.

猜你喜欢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