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峰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深入理解教材和浅出教学就有所体会,所以,借助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研讨课和展示课这两次教研活动,将我的体会展示给老师,让老师们也议一议、评一评我的理解。这两次研讨活动我都确立了行程问题当中的《相遇问题》作为研讨课,进行展示。通过这两次的教研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深入和浅出在教学中的真正含义。
【试教后的困惑:“钻”进去,丰富教材】
《相遇问题》是青岛版教材(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了解了速度、路程、时间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打下基础。并且相遇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所以,在我看完教材之后,觉得没什么可教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当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几个关键词,学生就能很快解决问题。然而,在上课时却出现这样的场景:
在教学开始,我让学生先说,再演一演什么是相遇。学生大多都停留在相对而行的相遇上,对相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在我加入到表演的行列,和学生相向而行追上学生,问我们是不是相遇了,只有30%的学生能够理解。这让我感到,对学生的了解太少,整堂课下来,感到很迷茫,我不断在反思,为什么学生会这样?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出现同样问题,求的是两人共走多少米。而有许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求两人共走的路程。让学生画图,整理信息,学生也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越难理解。
【新的思考和尝试:在磨炼中不断前进】
想想这试教过程中的设计,学生表现。细细品味,不仅反问自己:“我是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呢?”使我想到,教师要深入教材,教师的深入并不是要让学生也深入,而是在教师浅出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适合自己的“简单”的数学,这才是教学的深入和浅出。顿时,我有了底气,开始了我第二次试教。
于是我把第一环节设计为学生上学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说一说,在上学过程中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用我们学过的哪几个量来表示?经过我的启发,学生逐渐一步步从“走路”说到“行程”,从而引出了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及他们的关系,复习了旧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相遇问题。
第二个环节,我先从学生认为最简单的相对而行这样的相遇问题出发,通过演、画、说理解题意,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先从学生最简单的理解开始,我把主要经历用在找关键词、演题目意思、画线段图上。通过三步走,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逐步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议(读题找关键词句理解题意)、形(通过画线段图表现题意)、理(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还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环节是在练习过程中,以判断的形式出現相向而行、相背而行,让学生判断解决问题的对错。出示练习题时,先出示两辆车相背而行的线段图,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什么,求什么,再判断解决的对与错,让学生对相遇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悟】
经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感受到“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课堂上突发问题的处理及如何抓住学生新生成的东西进行有效引导,都需要教师心中有一个牢牢的理念,那就是学生需要什么,让学生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思考。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却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上。一切研讨和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促进行为的跟进和改善。我想:“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把遗憾转化为经验,才会让遗憾更加精彩。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从中得到了不少收获。
一、理解教材要深入
只有深入,才能知道、明确怎样教?如何教?让学生怎样去思考、去实践、去交流。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挖掘,只有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才会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的影子,进而找到知识的“源头”(我们不妨让生活中的现象更生动些)。而我们的教学就是从“源头”出发,让学生一步步去探索交流,尽量去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一般途径吧!
二、我们要追求“浅出教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有兴趣,能够积极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浅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算理形象化。比如,什么是“相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有难度。我们可以演一演,学生演,有困难,教师可以加入到学生的表演当中去。教师先和学生演,再让学生演。学生就会感到: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来学习,对题目的理解不只是读读读,写写写,还可以演,还可以画。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就可以解决数学问题,这难道不是“浅出”吗?
三、我们要懂得“舍弃”
如果不懂得“舍弃”,就抓不住根本目标,虽面面俱到,却没有目标。就像我这节课的教学,什么方法都想教给学生,找关键字、画线段图、演题目意思。结果在面面俱到的圈子里转来转去,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使最基本的方法画线段图学生掌握得不扎实。所以,我在教学时就应该舍弃“杂念”,紧紧抓住“目标”这个中心,让学生探究过程中得到最基本的方法和精髓。
参考文献:
[1]布莱兹·帕斯卡尔.会思想的芦苇[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